“上过哈佛又如何”?我有些好奇地翻开书稿,揣想该是有论辩风格的青年教育读本吧?
因为我所认识的郭宇宽,就是一个以论辩高手著称的老青年,大学时代参加过新加坡的大专辩论赛,是我知道的杰出辩手。他不拘一格、自成一格,不惧强权、敢说敢当,经常妙语连珠地针砭现实,让朋友们捧腹大笑不止。
近些年他从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转型参与商业,发起设立了多家社会企业,自嘲是“最没钱的投资家”。我去过他投资的晨画廊,坐落在798艺术区,不仅展览许多青年画家的画作,还通过青年艺术家网络,支持帮助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乡村美农空间。不过,谈笑间,我也发现他温和了许多。
打开书稿,我看了没几行,就被吸引住了,原来这是宇宽采访加点评的友成基金会小鹰故事集。文笔流畅像汨汨泉水,我一气读完后感慨不已。宽评的风格更加成熟,游刃有余,锐利中见深刻。我特别欣赏他的如是说:“要对‘体制’,特别是对一种强势到对人的观念具有压迫性的体制,怀有警惕”。更触动我的,是视野之于青年之重要,对一生影响之大,远超越学业和知识,任何时代都是这样,而在今天这个多极化、多元化、风险不确定、变革时时发生的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
这十几个年轻人奋斗的故事,还让我感慨,原来帮助青年人扩大视野最有效的方式,的确不是我们的灌输,所谓谆谆教诲,以及种种先入为主的教育,而是体验!是创造各种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去乡村、去边疆,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从未经历过的一切。
小鹰计划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帮助青年在一年间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去做体验。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可以打开心胸,比较从容地在乡村生活一年,从而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在北上广深中国之外的乡村中国。
这些青年,尽管家庭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甚至民族不同,但他们身上闪烁着的共同特征,就是把人生当做不间断的体验,不断从一次次的自身体验中寻求自我,逐渐明心见性,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都深刻地刻下参与社会,参与乡土的经历。被他们称为“脱离校园的农村生活体验”去“观世界”的这一年,是“你在认识一个真实的基层社会过程中,完成了对政府机构、公益组织、商业企业等完整社会结构的现实感知,可将它称为一个公民的社会教育”; “只有在农村的土地上打两个滚,才感到自己活过来了”;“ 心灵疆域拓展了”;“ 即使一两段经历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但真的在无限的逼近世界的真相”;“不管以后身在何方,我将都永远葆有跟农村那块土地的联结,即使我没有留在农村,也没有做跟农村有关的事,但这种‘联结’将永远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我这个不懂农业技术,也不懂植物学的人能做到,曾经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曾经忘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现在我相信我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热,为社会承担我的使命。”
这本书里的很多案例来自于友成基金会发起的小鹰计划,这个计划是我也关注的。一个“小鹰”这样说:“它从来不仅仅是中国公益领域、社会创新的一个项目,它的意义从来不在于一方的现实是否得到改变,也不在于我们这些小鹰得到多少成长,还不在于这个项目是否得以拓展,他真正的意义在于播种。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当我们掌握社会资源的时候,我们想起当年的感动,然后去回馈这个社会,这才是小鹰计划真正的意义。”而这,正源于体验,以开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去寻找去打磨自己的人生选择。
我相信,记载了十几位年轻的探索者生命体验的故事,一定能在同时代的青年中引起共鸣,不仅大陆,海峡两岸台港澳的青年们可能也会喜欢读。中年人读一读这本书,会从这些青年身上发现曾经的自己,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而对我们这些“老帮菜”,可能会改变些对这一代青年的偏见。我们得平等地和他们做朋友,不强加给他们任何我们自以为正确的观点和认知。这样的代际关系,才是可传承、可持续和纽带般牢固的。
最后,作为读者,我要特别感谢宇宽和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项目组的成员为这本书所做出的全部努力。
因此我热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