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 俊
对于走过的历史,我们会时常回望。时过境迁,不同时期,不同的心境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寻找桃花源》(卫毅著,鹭江出版社 2017年9月版)是80后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献给读者的一本记录历史的书。这是他十余年来思想的沉淀,是他用“80后”眼光来看百年中国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这里有当下的故事,有十年前的故事,还有一百年前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通过文字被记录来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故事里的人,有乡村教育志愿者,如卢安克、萧望野;有幸存者,如汶川地震灾民;有农民工,如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有艺术家,如黄永玉、张充和;有学者,如王德威、孙康宜、张灏;有作家编剧,如萧红、许地山、刘震云、李樯;有导演,如吴宇森、许鞍华;有商人,如施永青。与之平行的,还有卫毅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复调”的世界,不同的声音在此汇集,不同的命运互相交织。他们的故事与经历集合起来,就是一幅时代的画卷。
作为记者是幸运的,卫毅能面对面倾听被采访者的故事与心声。十多年来,卫毅通过接触不同事件的人物,记录下一个群体和一个时代的侧影。书中的很多人物是他的采访对象,有些还被他时隔多年后二次采访。通过他的镜头,我们见到了采访者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变迁。
卫毅有一颗宽广而细腻的心,冷静而有感情,独到而又贴切,他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气象万千的人生,这是一幅充满了中国人百年冷暖悲欣的立体图景。在广西一座贫困的大山里,来自德国的乡村教育志愿者——卢安克,默默坚守奉献着。10年来,他研究教育,用自己的爱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之所以这样做,卢安克说:“我能做一些我认为在世界上需要有人做的事。”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同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中穿行,去寻找那些“寻找桃花源”的故事。秋日的下午,他走进萧红的故居,也走进了一代才女的故事里,关于她的才学、爱情、命运,通过文字得以精彩呈现。《百年萍聚》里,《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的人生起起伏伏,有悲惨、有遗憾,也曾怨恨,更有淡忘。最终,饱受磨难的她选择了原谅,在岁月里老去。吴宇森是华语电影人的骄傲,通过对他的电影的解读,我们认识了一位坚持梦想、有独立思想、念旧、有情怀的优秀电影人。
之所以取名“寻找桃花源”,是种隐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地或者精神归宿,但“桃花源”似乎总在变动,一直在更远的地方,大概永远无法抵达,可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
古人眼里的桃花源,是一片避世的净土,而记者的梦想,则是脚踏实地直面人生。若推动社会的力量受阻,至少也能记录当下,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那个无法企及的桃花源,因了一批追梦者,才总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