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陈奕纯散文新著《一毫米的高度》,上市不到两个月时间,首印几千册基本卖完了。我不知道是作者身为书画家兼作家的魅力,还是该书里有些文章曾经作为高考语文阅读试题的缘故,如此受读者青睐。
无论是散文还是画作,陈奕纯的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气壮山河的大气魄和大胸襟,笔端纸间透露作者发自内心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如,《山之吟》抒发作者绘制巨幅山水画的激越心情,泱泱万里尽朝辉是一个大背景,人中之龙在此吞云吐雾,播祥布瑞!这其实也是作者人生的一个大背景呀,东风万里,红旗千面,催人奋进,再创佳绩。
又如,《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激情勃发,入诗入境,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直奔“火”这一主题,“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紧接着,是对永葆火一般激情的韩愈的回望、总结和精神认知,把历史人物、游记文化、绘画创作三者有机结合,把“丹霞山”的性格赋予于韩愈,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男人的铮铮铁骨,读到的是一种昂扬的中国志气,“国还是那个国,家还是那个家,只有把‘国’放在了‘家’的前面,才能报国、爱家!”
“牢记历史、点赞人民、书写时代”,是每个青年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激情燃烧汀泗桥》也是一篇激励人们牢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文章:一座建于唐代的汀泗桥,历经风雨,从北伐到文革,从兵燹战祸到破四旧的毁灭,命运多舛,如今仍然雄伟屹立。作品从历史角度梳理了她的修建、毁灭与重建,也书写了当今这块土地上的繁荣和生机。桥是一个生命,也是一个见证。作品从文化视角描绘一座名桥的历史命运,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百年风云,寓示了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性格。作者纵览史实,勾联现实,激情澎湃,思索沉郁。
作者作文如做画,手法灵活多变,不拘一格。《五台山的白杨》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又是一篇大智大美的文章,我连续读了两三遍,被他美丽的语言、思想的光芒、从具体物象深入世界内部的幽径与洞明所折服。优秀画家与优秀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加倍的恩惠,真是为他的新高度而高兴。大美“隐藏在物事深处,只有心音相近相吸,才能深谙其神韵”、16棵白杨如香炉如莲花、白杨之美不在中原不在东西南北而在五台山、“怎知世道人心佛性,一体相融,一脉相承”、打捞灵性,还有文章最后的欲走还返的情感等等好多好多都是极好的。我近期读屠格涅夫的散文《树林和草原》,此篇可以相比美。
我又反复阅读了《遥远的椿树》,仿佛置身于浓烈的乡愁中,用唯美的文字去呈现这种思念之美,真是让人难以忘怀。一个题记,“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就把乡愁的高度定格了,永远美丽,永远感动。这篇绝不仅是画家散文,而是完全纯粹文学意义的美文章,非常有特色,心静、情真、具象、意象交融生辉,耐人品味!
《一毫米的高度》充满哲思,正如作者所说:“我是一位画家,禾苗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绘画的事情,在一毫米、一毫米的绘画艺术求索中,过程不重要,悲喜不重要,只祈愿‘人生长寿,天下太平’。” 读他的文字,我倍感他有无限闪光的思维的一毫米,他有无限创新的艺术的一毫米。他的一毫米就是滴水入海,滴水穿石,滴水出太阳。
我这几天,翻了好多的书。看大家们岀书,大多都不写前言,不导读,不先入为主的解释,全凭读者登堂入室,自已领赏卷中风景,更具大家气象! 何况《一毫米的高度》最后赋有个体气息浓郁的后记压轴,满足读者剖解大家的心理,很好,“写写画画,画画写写,四十个春秋转瞬即逝。四十年的行走,四十年的探索,四十年苦役般的劳作,一个昔日梦幻少年变为今天人到中年的我,我把人生最好的华年都全部地奉献给了艺术追索。绘画和散文创作上的收获,让我有了画家和散文家的双重身份。于是,我成了画家中的散文家,散文家中的画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愿我永远有澎湃的激情,有开源的力量,不断地转身,不断地上路,就这样一直行走在追寻的路上……”
就这样,浸润着作者的血液和汗水的篇篇佳作,把人间之大善大美呈现给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