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十月做客“文学名家讲堂”

来源:湖南作家网 作者:刘香林 编辑:王进文 2017-11-01 09:22:5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刘香林)10月31日下午,由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17期“文学名家讲堂”在毛泽东文学院报告厅举行。著名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十月主讲“小说创作漫谈”。湖南省第十六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和第六期新疆作家班学员及文学爱好者听取了讲座。

  王十月,著名作家,中国新野性艺术家。《作品》杂志副总编辑。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未来大家TOp20、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中篇小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广东省第八、九届鲁迅文艺奖等。作品百余次入选各种选刊、选本、排行榜。译成多国文字。丰富的人生经历、文学经验和对现实的仔细观察思考,使得他对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讲述了中国现代“纯文学”的文学状态和文学评论习惯、文学的本质和作家的文学情怀,他认为情怀决定高度,文学性是众生平等的,从来不与地位高低相关,并鼓励和呼吁作家定立一个较高的文学理想,用文学手法如实记录揭示时代现实生活的本质,成为一个视野开阔,思想开放的优秀作家。

  课上,王十月详细讲解了 “纯文学”的概念。纯文学指的是主流的严肃写作,这个概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文学走出“前三十年”误区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走入为文学而文学的狭义观念之上,他认为“纯文学”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文学变革深入推进。他提出文学的本质是“文以载道”,认为只有弄清楚了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才能确定自己写作的目标,才能透过纷繁的迷局而不为所动,才能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写作。道,其实就是作家思想的体现,说通俗一点,就是作家对读者假定的责任,是他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每个作家,对道的理解都不一样,因为每个作家的思想,都离不开他的经历、他成长的环境和他的学养。鲁迅先生的文学之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沈从文先生在他的习作选集的《代序》中说,“我只希望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这便是他的文学之道;汪曾祺先生说,“我有一桩好,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人间送小温”,便是汪先生的文学之道。如此看来,文学之道,便是文学之用。中国人在体和用上,曾经争论了近百年,文学之“用”并不是功利,而是责任。王十月说,对他而言,二十余年的打工经历,无疑在他的灵魂深处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记录下他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为他们的青春作证,书写了他所熟悉的这个群体的精神荒原,让无力者前行,这大抵便是他信奉的文学之道。

  课后,王十月与学员做了互动交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