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仁福
曾国藩率领湘军进入安徽后,集中兵力,围攻安庆。安庆是太平军仅次于首府金陵的重镇,洪秀全见势不妙,派出大军,直扑湖北,以围魏救赵。湖北是湘军粮饷兵源基地,湖北一失,湘军必然危殆。可曾国藩还不能抽兵回援,否则安庆敌军追出城来,与湖北方向的太平军两面夹击,湘军非亡不可。就在曾国藩一夕数惊,急攻安庆,牵制太平军时,咸丰阴使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偷袭天津英法军舰得手,英法为复仇,组成联军,从天津打向北京。咸丰大骇,急旨曾国藩,派鲍超率部北上勤王。湘军人数本来有限,鲍部又是湘军劲旅,把鲍部抽走,没法攻下安庆,湖北也保不住,湘军存亡难料。曾国藩不愿分兵北上,可抗旨不从,又得罪咸丰和朝廷,也没法立足于天下。两难之际,曾国藩嘱诸幕僚,一人上道条陈,以博采众长。众僚条陈很快呈上,无一例外都主张给皇上救驾,比替其攻打太平军更急更重要,也更能获咸丰欢心。此理好懂,又何须众僚教育?曾国藩双手一划拉,把半桌子条陈划到地上,生起闷气来。
气没生完,才意识到没见到李鸿章名字。李鸿章是曾国藩学生和幕僚长,见识远,主意高,且才思敏捷,来事最快,怎么偏偏他毫无反应?派人找来一问,李鸿章轻描淡写道,老师有必要如此小题大作吗?就算大题,也没必要大题大作。曾国藩这才听出,李鸿章已有主意,脸上由阴转晴。李鸿章说了八个字:大题小作,按兵请旨。理由是英法联军进京,并无灭清意图,无非教训清廷一番,安徽离京迢遥,派兵北上,没到半路,京师已陷,结局无非金帛议和,联军撤走,而湘军白忙一番不说,却会因抽调精锐,给太平军可乘之机,坏我大事。只是不可能跟咸丰讲理,只能先按兵不动,请旨把题目交皇上来做。题目不难出,就说保君卫国,关系重大,鲍超是四川人,没去过北京,人生地不熟,容易误事,请皇上在曾(国藩)和胡(林翼)两位主帅中挑一人领兵勤王,定能马到成功。
曾国藩大喜照此而行。果然奏折还在途中,北京已破,恭亲王奕訢与英法议和成功,联军拿银走人,撤出北京。朝廷复旨曾国藩,不用再北上勤王,还褒扬他忠君爱国,其情可嘉。京师危急,咸丰和满朝文武乱作一团,两千里外的李鸿章却心明如镜,料事如神,实在令人钦佩。所幸曾国藩一点就通,能采纳学生高见。否则,太平军趁机猛扑湘军,湘军败亡,清朝及君臣命运都只能改写。
再说李鸿章替老师化解勤王危机后,湘军集中全力,收复安庆,乘势顺江东下。太平军不得不放弃湖北,回援金陵,转战苏南和浙江。曾国藩于是让李鸿章组建淮军,东征上海,平定苏南,扫清金陵外围太平军,助湘军攻克金陵,终至大功告成。李鸿章也从此走上晚清政治前台,兴洋务,办外交,建北洋海陆防军,创三千年未有之奇业,成为大清支柱,名扬中外。
李鸿章的巨大成功,无疑得益于贵人曾国藩的扶持,可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然曾国藩身边文武数以千计,为何李鸿章受恩最深,脱颖而出?四个字可概括两人关系:情投意合。李鸿章早早投入曾门,成为曾老师唯一认可的关门弟子,师生感情深厚,情投不用说。两人性格一缓一急,可智商与情商等高,凡事意合,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共创晚清同光中兴,成为千古师生佳话。
曾国藩成就了李鸿章,反过来李鸿章也成全了曾国藩。事实是没李鸿章率淮军扫清金陵外围,湘军不可能顺利收复金陵。湘军裁撤后,朝廷调曾国藩征讨北方捻军无果,李鸿章代替老师征捻,为老师挽回颜面。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失败,英名扫地,又是李鸿章出面了难 。曾国藩死后,李鸿章言必我老师,处处维护恩师,致使曾国藩身后声誉超过生前,也属不争事实。
世人都知曾国藩是李鸿章贵人,其实李鸿章同样也是曾国藩贵人。
谁是你的贵人?自然是那个跟你既情投,又意合的人。贵人可成就你,同样你也可成就贵人,彼此互为贵人,相互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