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到来 天闻数媒构建行业新生态的底气何在?

来源:出版商务网 作者:余若歆 编辑:王嫣 2017-11-30 09:24:4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近日,在武汉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从十九大以前的1.0探索期逐步走向以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共享以及智慧为主要特征的2.0时代。依托中南传媒和华为的先天内容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成长起来的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闻数媒”),已经走过7个年头。在业内众多在线教育平台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天闻数媒紧跟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步伐,推出首款商用教育开放平台“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并通过建设五大样板区的“样板驱动”全方位整合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天闻数媒董事长向江看来,在当前万亿级的教育信息化市场中,一方面,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行业巨头尚未出现,整个行业还处于焦灼的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各自为阵”,缺乏统一标准造成的数据壁垒普遍存在,亟需通过开放平台,连接应用,联结能力,从而构建良性的业界生态。

  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天闻数媒已形成三大业务板块,包括以教育平台、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云课堂为主的数字教育,以公共文化服务、融媒体服务、大数据服务为主的数字文化,以教育咨询、教育培训、教育信息化等为主海外文化教育业务交流。其数字教育产品已经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39个区县,服务将近3000所学校,服务人数达到上亿人,并将产品和服务成功输出到荷兰、南非等数10个海外国家。而此次高调推出“天闻ECO云开放平台”,旨在实现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长效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建设。

图片1.png

天闻ECO云开放平台正式发布

  产品的常态化运用和精耕细作是“底气”所在

  纵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BAT巨头到硬件生产商、软件生产商等各种上下游公司,模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企业都想“分一杯羹”,而不管是平台、技术还是内容,最终都要归根于资源应用上来。再看整个出版行业,从各大出版发行集团成立专门的数字公司到各地方教育出版社探索教育信息化,也不外乎平台、题库、o2o等几种发展路径。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行业细分已经越来越深入,不管是做综合评价的、还是做项目化学习课程的,专业门槛都越来越高,全能型公司正在“退潮”。在天闻数媒总经理杨沐看来,相较于其他在线教育公司,天闻数媒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落地,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在全国3000所学校的使用。“我们的产品覆盖了全国3000多所学校,并不是把这当成生意来做,而是实现了每个学校的运用,在线教育产品的常态化使用是我们的核心优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配合、学校领域和校长的主动适应学习之外 ,天闻数媒为所有的合作学校配备了教育信息化“咨询师”,深入到校园和课堂帮助老师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这种“保姆式”服务实现运用增值,有效避免技术和教育“两张皮”现象。

  此外,天闻数媒还在以下几方面具有独家优势,并借此不断发展壮大。首先,内容资源方面,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教育出版服务商,其母公司中南传媒的内容资源优势明显,天闻传媒与培生集团等国际化内容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天闻数媒实现了全学科、全学段、全版本数字化教学内容的覆盖,并形成常态化应用。

  其次,天闻数媒的教育信息化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市场分配合理。一是覆盖了北上广深等国内重点市场,且这些城市具有引领和标杆作用。比如北京市东城区、深圳市龙岗区、广州市越秀区等都是教育部的信息化试点区域。二是扩大中西部地区的产品覆盖面,比如“三通来两平台”建设也照样推进。比如地处中原的郑州七中,从2016年秋季开学起,天闻数媒AiSchool云课堂已经覆盖该校高中部36个班级、初中部20个班级、国际部14个班级,总计4500余名学生和300余名教师,为全校师生构建起一个高效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最后,在产品结构方面,形成了以核心应用Aischool为主、以及智慧校园、三通两平台等核心产品群。“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拿下了嘉兴教育云、淄博教育云等项目,公司产品结构比较集中,且产品运营已经较为成熟,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平台+应用’夯实了基础。”

  教育信息化市场已经一片红海,一开始从C端切入的公司只剩下“猿题库”等头部公司,许多都销声匿迹。天闻数媒在整体战略上一直坚持2B的平台战略,面对市场变化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来构建良性生态,调整战术”。向江表示,未来,天闻数媒将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发力C端,比如新推出的校比邻App下载量已经突破一百万,“我们通过校外的校比邻App,校内的云课堂、智慧校园等相关产品,实现整个运营系统的有效链接,B2B2C模式更加浑然天成。”目前,天闻数媒放慢了扩张步伐,致力于在线教育领域的精耕细作,在全国核心区域打造“五大样板区”各有侧重,即包含了区县一级的建设,也有单一学校的建设,根据每个地区的特殊教育情况提供解决方案,等到应用成熟之后再有侧重地在其他地区推广。“我们希望‘样板驱动’来实现自身在信息化教育领域的新突破,在谋求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带有天闻数媒特色和理念的经营质量。”

1790863563.jpg

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展览会上,天闻数媒展出了数字教育全系解决方案的迭代版本、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5大样板区

  教育开放平台真正解决行业“痛点”

  7年时间,天闻数媒不断思考的是“要从技术上解决教育、学校、学生、老师在使用信息中的难点和痛点,学校到底真正的需要什么?能够帮客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应运而生。

  “我们看到的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籍管理系统、办公系统、校园门户……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运用产品在学校扎根,每套系统都会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使用特别不方便,而且这样的问题不只存在于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同样存在。”从2016年开始,在调研了上千所学校之后,天闻数媒成立了一个近30人的开发团队,启动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开发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已经过初期的试运行,公司所有应用全部接入平台,同时接入大量外部应用,首款教育开放平台即将交付使用。

  针对由于数据孤岛应用的分散,导致的教育信息化长期规划难以实现的问题,天闻ECO云开放平台首先实现了身份认证、应用接入、应用管理、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安全管理六大方面的统一。 “天闻数媒不是关起门来做自己的标准,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天闻数媒常务副总裁郑贤刚表示。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一家公司解决所有问题几乎已经不可能了,用户不会关心应用是谁的,他们只关心能不能解决问题。”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用户只能选择一种应用的窘境,在天闻ECO云开放平台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厂商,而是集合了大量优秀的应用,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应用。例如某个学校的OA系统和云盘系统是两家不同厂商的产品,通过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即可将二者打通,老师在OA上看到一个文件,可以立即同步到云盘上去。同时,所有的应用均可通过天闻ECO云开放平台的开放接口接入,各个应用之间的基础数据可相互打通,用户也不再需要纷繁复杂的账号和密码,真正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打个比方,校长或者是教育局长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时看到自己所管理范围内实时的师生人数、学校开课其情况,真正通过教育大数据实现高效教学、管理。”郑贤刚说。

图片3.png

天闻数媒常务副郑贤刚介绍天闻ECO云开放平台

  因此,不管是对于客户还是第三方开发者,天闻ECO云开放平台都大大降低了门槛标准。一方面,对于没有实现教育信息化基本服务的区域或学校,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可提供低成本的基本服务,例如教学平台、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选课排课等应用对于有更高需求的客户,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可提供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等微服务,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无缝接入新的应用或微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第三方的应用开发者来说,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同样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开发效率。今年10月,天闻ECO云开放平台引入了一款名为“Ai作业”的App,这是一款由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的应用,能够实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业,系统个性化推荐习题等功能,将完成作业的流程大大简单化。这款“Ai作业”应用,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发,需要10个人花一个月才能开发完成,但基于ECO云开放平台,3位开发者仅用了1个月就开发完成,大大降低应用开发复杂度,减少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实现应用快速上线。未来,随着开放环境的不断成熟,外部开发者可借助天闻数媒的能力,实现自身应用价值,共同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作为首个商用教育开放平台,实现真正的落地并非易事。郑贤刚也坦言,首先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成本较大,且研发周期较长,对于天闻数媒来说是一大挑战;其次,在平台实际使用中,必须对原来的数据重新进行牵引,建立统一标准;最后是引量问题,要让更多的第三方平台商看到这个平台的作用,加入到行业生态建设中来也需要一些时间。

  天闻数媒也清楚地意识到,传统教育在中国已经存在2000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育才短短几年时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从业者更加需要一个培训、学习、接受以及更新理念的过程,这也是天文数媒除技术和内容之外,努力解决的问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