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写月季精神 古画传月季真容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钟葵 编辑:李子璇 2017-12-26 10:06:31
时刻新闻
—分享—

清 雍正瓷胎画珐琅绿竹长春花纹碟及局部

清 雍正瓷胎画珐琅绿竹长春花纹碟及局部

清 居廉 《月季图》

  我们现在所见的月季,多为“现代月季”,一般人所了解的月季文化,也是西方文化居多。月季原产中国,中国的“古老月季”是“现代月季”之祖,中国的月季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画中,就可以领略到中国月季文化的丰富多彩。

  文、图/钟葵

  月季栽培,最早追溯到汉武帝时代

  俗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四季红。但月季花就与众不同,它不仅好看,而且花期超长,几乎每个月都可以开花,因此深受大众喜爱。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月季,绝大多数是1867年之后利用中国的月季、法国的玫瑰及其他国家的蔷薇,经反复杂交以后育成的一个观赏群类,国际上称之为“现代月季”,而1867年以前的月季则称之为“古老月季”。

  “现代月季”和原产于我国的“古老月季”,在品种和含义上都有所不同。“现代月季”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已栽培出2万多个品种,比“古老月季”的品种多出不知多少倍。而自中国的月季传入欧洲后,欧洲逐渐形成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月季文化。随着上个世纪“现代月季”重返故乡,欧洲的月季文化对中国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月季代表圣洁、和平与爱情,而不了解“古老月季”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在解读中国古代以月季为题材的艺术品时,往往产生误解。

  月季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不过,在宋代以前,尚未出现“月季”之名,月季花的艺术形象,在宋代以前也极少出现,仅见于唐代绢画《引路菩萨图》中。月季是蔷薇属植物,虽然宋代之前以“蔷薇”为题的诗歌有可能是写月季,但严格来说,中国的月季文化,是在宋代才形成。宋代的诗词、绘画、丝织品等,都出现了月季,其文化内涵已经很明确了。

  “月季”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人宋祈的《益部方物略记》:“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寒暑不改,似固常守。右月季花,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蜀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花亘四时”,是说一年四季均能开花,“月一披秀”,是说每月都能开花,月季花很有可能因此而得名。而在当时的东部地区,则称这种花为“四季花”。月季花的这种特性,自然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不仅描写月季的特性和形态,还提炼出月季独特的文化内涵。

  苏轼借月季传达乐观向上精神

  苏轼有诗曰:“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晩,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牡丹号称“花王”,芍药为“花相”,在百花中的地位本来高不可攀。但苏轼此诗别出心裁,称牡丹虽雍容华贵,但晩春才开,芍药虽繁花似锦,但初夏才开,只有月季四时常开,能与牡丹、芍药拼时间,从而赋予了月季藐视群芳的资本。宋人韩琦则拿月季与牡丹、菊花相比较,赋诗曰:“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深浅红。”与苏轼的月季诗异曲同工。宋人杨万里又出新意,用桃、李、梅来衬托月季,其《腊前月季》诗曰:“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霜雪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不仅写出了月季的花期、花色,花香、花形,还写出了月季敢与梅花一起“斗霜雪”的精神,可谓咏月季的千古绝唱。

  此外,月季花虽是低矮灌木,但根系粗壮、发达,生命力顽强,这一点也受到了苏轼、苏辙兄弟的赞美。苏氏兄弟被贬谪流放期间,曾有咏月季诗互相唱和,以月季不畏艰难、昂扬向上的精神互相鼓励。在苏辙的住所后面,有一丛月季的枝干被人砍掉,但被秋雨一淋,又顽强地长出新芽,虽说秋风已经凛冽,但仍长得颇为茂盛。苏辙以《所寓堂后月季再生》为题写道:“客背在芳丛,开花不遗月。何人纵斤斧,害意肯留泋。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势穷虽云病,根木不容拔。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茇……及春见开数,三嗅何忍折。”来年春天,这丛月季竟然开了花,给身在贬谪中的苏辙送来了一些慰藉。苏轼收到弟弟的诗后,回了一首《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诗中道:“也知宿根深,便作紫芛茁。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苏辙的诗重在表达月季的顽强精神和惜花之情,苏轼则借月季花传达出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

  宋代文人对月季的赞美,使月季有了“月月红”、“长春花”、“斗雪”、“胜春”等富有文化内涵的雅号。另外,月季还有一个外号叫“瘦客”,很多人都不知其意。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解释道:“所苦者树不能高,故此花一名‘瘦客’。”李渔还根据月季四季能开的特性,又增一名,叫“断续花”,理由是:“花之断而能续,续而复能断者,只有此种。因其所开不繁,留为可继,故能绵邈若此。其余一切之不能续者,非不能续,正以其不能断耳。”李渔新增的名称,不仅有新意,亦颇有哲理。

  艺术家刻意将这种内涵表现出来

  文人赋予了月季种种文化内涵,艺术家则刻意将这种内涵表现出来。宋人的月季画留存至今的虽不多,但从屈指可数的作品中,亦可见其意蕴。宋代著名花鸟画家赵昌有一幅《岁朝图》,其中就有月季花。《岁朝图》是我国传统的绘画题材,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吉祥寓意或历史典故来表现美好的新年祝福。赵昌这幅画,是现存最早的《岁朝图》,此图描绘了山茶、梅花、杏花、水仙、月季五种花卉环绕园中一奇石迎春怒放的情景,色彩浓艳,富丽堂皇而又纯雅高古。画中的月季花,显然是象征四季如春,风调雨顺。宋人沈铨的《松鹤图》,也出现了月季的倩影,松和鹤的组合,象征延年益寿。图中出现月季花,也应以“长春花”视之。

  在古代的绘画及陶瓷、丝织品等纹饰中,常见月季花与其他花鸟的组合,如月季与牡丹、月季与竹、月季与白头鸟等。月季与牡丹的组合寓意“富贵长春”;月季与白头鸟的组合寓意“长春白头”;花瓶上插着月季花,代表“四季平安”;月季与“万寿”二字组成的图案,代表“万寿长春”;月季与竹,则象征“节节长春”。

  表现月季生命力顽强的作品也有不少,如清代画家居廉的《月季图》,描绘了一株生长在岩石缝中的月季,不论环境如何恶劣,依然枝繁叶茂,花开朵朵。如果想认识中国“古老月季”的真面目,也可以在古代写实花鸟画中找到“标本”。据宋人邓椿《画继》记载,宋代一少年画家曾画一斜枝月季花,十分逼真,连宋徽宗也赞叹不已,可惜此画没有流传下来。明代画家周之冕曾绘《百花图卷》及《花卉图卷》,其中绘有多株月季,颜色有紫红、粉红、黄、白等。擅长画人物的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工笔花鸟画也极精细,他画的月季,有红白两种,瓣极少,深杯状,与现代的茶香月季类似。清代的恽寿平、钱维城、邹一桂等人的月季作品,也比较写实,可供参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