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文|穿过社区的那条路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宁刚 编辑:王嫣 2018-01-09 09:22:01
时刻新闻
—分享—

  宁刚(高三学生)

  从我住的地方去学校有很多路供选择,比如,出门沿着马路向南,一直走到T形路口再向左走;又比如,顺着北边的路向西走,到了广场向南走,等等。不过,这几条路我很少走,我常走也更中意的那条路,是从我家社区中穿过,以其独特的轨迹,连接着学校和我家。至于我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很少去想。

  我大概是两年前搬进这个社区的,对这儿的第一印象感觉像“四面环山”,说得诗意一点那叫“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它周围的高楼是连绵不断的山,川流不息的马路是涌动着的水,山水的这边和山水的那边,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让人茫然。

  这里的一器一物像定格在过去某一时刻的照片,房屋的布局有些凌乱逼仄,到处晾晒的衣物飘动着,似乎还可以闻到肥皂味。楼梯是回字形的,老式的排气扇嗡嗡作响,窗户上贴着带颜色的塑料膜,雨棚缺了块,它们像诗的意象,却又各自独立成诗。它们沉默不语,却又分明在展示着什么。

  不过不得不承认,如果来这儿之前,你告诉我说,我每天上学得走一条有些坑洼的路,并穿过一堆气息奄奄的老房子,其间还将目睹众多庸碌的人们的生活现状,那么我一定会非常失望。因为在此之前我是那样畏惧平庸,而看到那些我认为平庸的人也让我畏惧未来。畏惧让我的生活浮躁不安。但随着穿过这条路的次数越来越多,“平庸”的那些人无形中给了我很多温暖。挂着“6元一份”的馄饨摊前,老妇人面容祥和;杂物房改成的小作坊里,年轻女人在昏暗的灯光里专注地烤着蛋糕;食杂店店主是个老头,一对双胞胎兄弟面带着微笑和店主的孙女玩耍;干洗店阿姨顶着忽明忽暗的灯光手持着熨斗不急不慢;褪色的红木门后有水声,想必主人又在准备晚上的烧烤摊。路上时常路过三五成群的小孩,吃着零食,做着游戏,笑容灿烂。有老人在门前来回走动,两个水果店的老板有时会斗嘴,但没几天又一起看电视,一起唠叨。这一切都那么自然、朴素。

  我不由思考所谓平庸之辈和社会精英之间的差距,所谓的好与坏的差别。是否只有成为精英才是成功,沦为平庸则为失败。这些平庸的人身上透着一股实在,不多想什么,似乎就这么日复一日,重复劳动着自有他的意义所在。有时候像诗人余秀华所说的:“当一个人生活着急时,不关心国家,也不关心人类。”但为什么这样的生活之前竟会让我恐惧,被定义成“平庸”定义成“坏”呢?

  正如我不知道为什么选择这条穿过社区的路去学校,我也不试图了解那些人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但我知道,走在这样的路上,我内心感到平静和安稳。有时会做梦,梦见自己在一条没有灰尘发着光的路上走着,没有尽头。醒来时,眼前的马路上,车流依旧,人声依旧。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