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月1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赵颖慧 记者 蔡娟)明天,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又将如期而至。站在时代的前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刘清华敏锐感受时代的丝缕变化,思考着作为精神塑造者的出版业,如何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刘清华认为,过去三十年,时代更迭大约每十年一次。而现在,每三年几乎就是一个时代。以数字化为潮流的新技术正在迅速地、并且是以加速迭代的方式席卷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重塑出版流程,IP运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逐步形成,知识付费渐趋兴起成为新风口,网络直播行业迎来变革期……在这样高速变化的时代,内容被大量生产,又被迅速更替,持续提供不断被超越、被更新的科学文化产品,正是出版人的使命。
科学:让科学精神照亮前行的路
未来,科技就像今天的空气,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与科技相处,更重要的是具备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
25年前,在那个烹饪、服装裁剪、摩托车维修等实用知识性科技书籍充斥科技图书市场的时代,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带来了宇宙、时间、原子、细胞等关键词,引来了史蒂夫·霍金、罗杰·彭罗斯、刘易斯·托马斯等一连串闪亮的字眼。
当年,“第一推动丛书”《爱因斯坦尚未完成的交响乐》讲述的引力波,今天已经被证实;《物理天文学前沿》中讲述的稳恒态宇宙模型今天已被证伪,这个曾经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对于宇宙学学科范式的建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科学和知识不断更替、发展,但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却可以照耀现代人前进的道路,这就是今天《第一推动》丛书25周年纪念版再次合集出版的意义。
我们一直关注着时代的变化,12年前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是平的》,提出全球化进程下的科技和通信领域闪电般的迅速发展,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世界渐渐变得平坦。
12年后,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原本以为里面的分析架构还能用好几年,但没想到,这个世界从2007年开始出现巨大的转变,在这十年中,世界开始被具颠覆性的三大力量(3M)所重塑,包括:摩尔定律、市场和大自然。
第一大力量是摩尔定律,科技产品每24个月就会迎来更新换代。第二大力量是市场,尤其是数字全球化,脸书、阿里巴巴、推特、亚马逊、云计划等是今天市场的主导力量;第三大力量是自然生态,尤其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加。
于是,《谢谢你迟到——以慢制胜,破题未来格局》来了,告诉我们: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格局:看清世界,看见中国
时代变化,信息庞杂。即使机器收集了亿万条信息,也不可能像人类一样有一种全局观和大视野。好的书籍应该不断回应时代所提出的新课题,记录时代发展的足迹,帮助读者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清晰认知,找准自己的定位。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乡村国是》体现的是我们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的中国贡献;《中国脊梁》再现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阐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决心与能力,进一步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乡村国是》展现了中国大地波澜壮阔的扶贫开发热潮,为中国脱贫留下了一份鲜活的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人虽然不如文体明星那样有名,但正是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拼搏和奋斗,打碎了中国只能制造鞋子、衬衣、农产品等低端产品的古板印象,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创造:立足未来的不二法门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用什么来抵御机器的“侵袭”?创造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就是原创,它是文化产业市场诸要素中最具活力、最有价值、最核心的要素,坚持原创也是中南传媒一直秉持的理念。因此,中南传媒花十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跟踪一部原创作品的案例并不鲜见。
《艾约堡秘史》就是一场十年之约。十年前,这部作品就开始组稿。今年终于问世。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是一个对时代变化十分敏感的作家,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对已逝和当下的时代进行着充满思辨的审视和书写。这部近30万字的长篇小说关注的正是改革开放后的巨富群体。小说从人性角度,凸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人性的嬗变,以拓荒精神直面财富激增时代,以勒石毅力再度反思社会演进得失。
当这个世界变“平”,人们个性越来越张扬,也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所看见。我们关注那些充满了个性和才华的作者。人称刘备我祖,喜欢写“史记列传”的刘黎平,善于在历史的犄角旮旯里找出所谓的“硬货”的张发财都由中南传媒“看见”和“挖掘”。
讲述“70、80年代的成长奋斗史”的《花田岁月》,是刘黎平讲述的一个让人充满了欢笑与感动、泪水与励志的爱情故事。“一本适合所有非严肃时段阅读的历史书”《人五人六》,是张发财在传统正史里寻找的死角,在史学论文网站发现的兴奋点。张发财说,“李清照是个‘女酒鬼’,因为《漱玉词》里,‘醉’字就出现11次,‘酒’字出现19次。这数字组合‘1119’翻译过来就是‘要要要酒’……”
“蜀中奇侠”冉云飞大赞:“几千年的风马牛都在这里活起来了”。
未来:孩子放飞想象,父母需要学习
今天学习的知识,可能是明天的旧闻。机器可以瞬间记住成千上万个公式,今天的孩子要如何学习知识,面对未来的世界?
物理学家、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告诉你,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给孩子讲宇宙》《给孩子讲量子力学》以及即将推出的《给孩子讲相对论》,将孩子们带回一代代伟大天才的思考现场,张开想象的翅膀,遥想神秘又迷人的宇宙,惊叹于造物的神奇和人类永无止境的求知欲。
那么,今天的父母又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早在1919年11月,鲁迅先生就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长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近百年过去了,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在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家庭。
据《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四成的父母不懂相关的教育方法,有一半的父母表示,当孩子出现教育问题时,希望得到专业的帮助,有80%的家长认为在家教问题上需要学习和培训。
《这样爱你刚刚好》就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套父母的“教科书”, 依托朱永新先生和孙云晓先生领衔的专家团队,指导父母从孕期开始直到孩子成为大学生的父母系列读本,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孩子的父母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父母,孩子最初的老师,也需要“持证上岗”。
诗与美:无法替代的创造力
当一切都可以精确计算,唯有诗歌和美是无法替代的高级创造力。
当我们疲于奔命时,唯有诗歌和美,能放慢我们的脚步,反思我们的心灵。
建筑大师姚仁喜的《内境·外象》,让你“看见”建筑的灵魂,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活了。建筑不只是一门独立的美学、理论或思维的抽象系统,它更是情境的塑造。
如果你感到孤独、焦虑、无力,读美国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的《我们生活的故事》吧!他一生获奖无数,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
如果一年365天,每天都用诗歌来点缀,会是怎样的日子?春天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夏天是“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秋天是“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冬天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余光中生前最后一次推荐,当代著名诗论家、散文家李元洛新作《一日一诗》,让你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品一篇字句灿烂的诗词,赏一幅古韵留香的名画,让传统的诗画艺术融入现代日常奔波忙碌的生活中,在清词古韵中寻觅一份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雅趣、生存哲学,收获一刻属于自己的惬意、静谧的时光。
疲于奔命的只能算日子,有了诗与美才算得上生活。
情感:总有一个地方,让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栖息之所
读者群的更替,内容载体的更新,读者习惯的变迁……
无论如何变化,人类面临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于是,近年来暖文治愈系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是“最会讲故事的人”张嘉佳,还是“野生作家”大冰,他们动辄百万的销量,都折射出人们对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他人的求解渴望。
写书的人很多,大冰只有一个。当下中国的青年作家里,这条山东大汉是个独一无二的异端,他的文字是有根的,有血有肉的。他写的书和他的人一样,野性十足,笑骂由人,苦口明心。仿如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十年如一日坚守藏地、为藏民基础教育尽一己之力的书店老板;亦正亦邪浪荡洒脱,散尽家财救助灾区、带重病母亲游历世界的东北浪子;心系31年前阵亡战友、不愿偷生于世、为古城安危置生死于度外的不死老兵……”书中的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在对命运说:我不!他们因不,而不同。乃至不凡。
马克·李维,作品热销全球49国,连续17年蝉联“法国十大畅销作家”榜单,12年位居榜首。《偷影子的人》是马克·李维的第10部作品,也是他最负盛名之作。新作《你在哪里?》单本累计销量超过260万册,书中有催人泪下的爱与友情,有感人至深的亲情。
他以温柔细腻的文字抚慰现代人的心灵伤痛。这世界或许残酷,生活也许并不够完美,但总会有一个地方,让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