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术与文化的传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不断接受与掌握西方学术与文化范式,并以之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构建起中国的近代学术与文化体系。毋庸置疑,西方学术与文化的传入,对中国近代学术与文化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的借鉴与推动作用,但在许多方面,也形成明显的限制与制约。比如,一些学者在解构中国传统文化时,将原本富有特色、内涵丰富的整体性的传统文化,以西方学术与文化范式加以分割、解析,难免有削足适履之憾。或者被曲解、误解;或者难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本义;甚或造就文化虚无主义的温床。近数十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兴未艾,各种研究类、普及类著作汗牛充栋,就其中相当一部分著述而言,并未脱出这一窠臼。近读山东大学马新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四季》,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感受到她与一批中青年学人以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和收获。
以学科体系为例,作者既借鉴学术界现有学科范式与研究理论,又不简单套用,而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构建适于中国传统文化本体的学科范式。如,在对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阐释中,学界往往依据既有的宗教学理论,将道教与佛教作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主要构成,将众多的民间信仰视为宗教形成前的原始崇拜与信仰的余绪。但作者认为,中国传统宗教信仰有别于西方宗教以神为本的神道宗教,而是现实性、功利性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人道宗教,因而,以泛神崇拜为特色的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民间社会对道教与佛教的信仰也打着这一印记。因而,作者在《兼容并包:中国传统信仰》分册中,依次叙述“传统民间信仰”“传统道教信仰”“传统佛教信仰”“传统民间秘密宗教”“传统民间巫术”“传统民间占卜”。这样,更接近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本来。又如,在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阐释中,针对学界流行的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的结论,作者认为,“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来说,这种说法可谓极不公平”。作者在各科技门类的叙述中,力图为中国科技文化正名,在对古代物理学成就的叙述中,指出: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大都立足于从实用技术上引出相关的问题和理论,相对于西方的“数学—物理学”,中国古代的物理学乃是“技术—物理学”。在具体叙述中,也注重进行相应的开拓,如专题讲述了墨子与力的概念,墨子与杠杆原理、墨子与小孔成像等问题。
以文化范畴为例,针对近代以来普遍流行的以西方文化范畴评论中国传统文化所存在的弊端,作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范畴,重新阐释各种文化形态,新意显见。如,对于中国古代思想,长期以来,学界多套用西方哲学范畴阐释之,往往不得要领,甚或得出中国古代无哲学的结论。作者从中国传统的思想范畴出发,围绕天人、古今、有无、动静、体用、损益、形神、心物、名实、知行、性情、义利、理势、经权、力命等命题,对天人合一、厚薄古今、轻重有无、动静相宜、万物一马、理一分殊、明体达用、形神分合、心物不二、知行合一、性情之辨、重义轻利、循理顺势、经权常变等思想主张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再现,较好展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要素与精华所在。又如,对于中国传统文学,作者未局限于西方文论范畴,而是运用气、风骨、韵味、意、神、肌理、格调、意境等中国传统文论范畴,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学之美。
以审美与认知为例,作者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审美价值,掌握中国传统认知意义,以中国式审美标准与认知原则评判中国文化,颇具特色。如,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作者未用西方散点透视、焦点透视以及主客关系去分析与介绍,而是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最大特色的“三远”理论解读中国传统山水画,认为,这一构图范式的最大优势是,观者既可看到自山底至山顶的高远之景,又能感受到自山前到山后的深远之境,还可放眼望向山后辽阔无垠的平远之势,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特色。又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教化的关系,作者也进行客观评述,肯定“诗言志”与文学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意义,实际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尽善与尽美的认知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结构与文化范式上,作者既立足当代,又充分尊重传统,整套丛书既包括当下已为人们熟知的传统文化门类,又充分吸纳人们关注不够、但确为中国传统文化独到之处的内容,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国传统匠作文化、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中国传统交通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等,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涵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风貌的框架体系。我还注意到,作者在对每一分册的书名设计上,也巧妙而准确地以中式话语为前缀,点出其中要义,如,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前缀是“精耕细作”;中国传统商贸文化的前缀是“货殖列传”;中国传统艺术的前缀是“神逸妙能”;中国传统科技的前缀是“格物致知”;中国传统思想的前缀是“天人之际”,等等,不一而论。由里而外,使我们看到作者用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诚努力。
《中国文化四季》:马新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