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良
这几天,小区附近的生鲜市场有一个写春联的摊子,生意很好。两位年轻人,一个笔走龙蛇,一个当下手:铺纸、研墨、挂春联。写的人累了,当下手的那位便转换角色替换。或气势的狂草、或清秀的楷体、或端庄的隶书,一看就是习研书法的“老手”。
简单的摊位就是“舞台”,两人是主角,观众便是周边小区的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是观众,也是顾主,偶尔有孩子围观。一副副春联在年轻人笔下成型,立马又被客人买走。生意好得让附近几个卖现成春联的摊主都走过来看稀奇。
手写春联的售价和其他摊位上的印刷体春联比略高一点,纸张分两种,用印有底纹的专用纸写成的春联,自然会比普通红纸的春联价高,用什么纸,全凭顾客喜爱。至于内容,既可以从他们备着的春联大全上挑选,也可以由顾客自己拟定。一桩买卖下来,顾客满心欢喜,年轻人接过钱还不忘道上一声“谢谢”。
有人感叹,好多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了。
春联是春节的必备之物,家家户户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对联中,期望来年一切顺意。鲜艳的红纸,乌黑的墨汁,笔走龙蛇间,一副副蕴含着喜庆、散发着墨香的对联展现在眼前,这也成为过往春节集市上的一道景观。记得上大学期间,班上一位同学写得一手好字,寒假的前半段就在县城摆摊设点,一个寒假下来收入不菲。
有一段时间,手写体春联淡出了春节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到处可见的印刷体春联。这样的春联尽管印制得越来越精美,材料也愈来愈考究,但内容大同小异,不仅让人陷入审美疲劳,更让人感觉到缺少文化特有的韵味。
有人说,手写春联是在用墨香传递传统文化,它可以展现书法之美,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尤其是在“私人订制”中融入更多的地方特点、家庭特色等元素,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这样的春联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优美和中国文字的神奇,也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足以烘托出春节的文化年味。
手写春联再度获得市场的认同,不仅是传统节日习俗的回归,也展现出春节的文化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