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味唐诗》:去和所有欢喜的时光相遇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王嫣 2018-02-28 14:13: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人间行路,有多少艰难险阻是我们所能预见的呢?唐诗,字字精粹,仿佛一只鸟,可以高歌,可以飞翔,可以冲破层层险阻,迎向光明。让我们翻开《品味唐诗》,在熹微的晨光中,展书吟诵;面对着满天云霞,诵读唐诗,画上一日丰美的句号。

  基本信息

  书名:《品味唐诗》

  作者:琹涵 著、毛树来 绘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作者简介

  琹涵,台湾知名散文家。曾获得中山文艺散文奖。创意、唯美是她作品的特质。她的书无一不美,本本都是带着阳光和祝福的“礼物书”。作品常映现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怀。引领古典诗词现代化风潮,深受好评。该套诗词系列在台湾多次加印、再版。

  毛树来,字淼冰,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副院长、牧虎苑专业画家,东方大学客座教授。擅长山水兼花鸟,醉心于工笔画虎。作品重视书写对生活的真挚情感,质朴而清新;具有鲜明个性,深受大家喜爱。

  内容简介

  作者深入寻常生活,当心情相近时,便援引唐诗,或为印证或为画龙点睛,将对生活的体味,与对唐诗的感悟融为一体。作者认为,所有的文学都必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有活泼的生意,才能盎然成长、开花结果。

  纵然只是寻常生活,因着经典文学的加入,日子也可以变得如诗如歌。唐诗宛如一座桃花源,有落英缤纷,让人忘路之远近,徘徊流连而不忍离去。亲近唐诗,探究人文之美,让诗的隽永美好,浇灌我们枯寂的心灵;那也是生命的源头活水,为我们展现了它活泼不息的生意。


[NextPage]

  书摘

  蔚蓝天空

  我喜欢蔚蓝的天空,你呢?

  或许,我更喜欢的是蓝天上的白云。

  记得,我曾读过孙逖的《宿云门寺阁》: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这首诗说的是,香阁位于东山之下,一片烟云缭绕,香花散播着芬芳的气息,超然于物象之外,显得格外幽静清雅。夜里,挂上灯,外头的千峰屏障也都黝黯,白天卷起了帘幔,又有凉意袭人,想是五湖已临秋色。忆起昨日观看那壁上的图画,只留鸿雁的身影依稀可辨,晚间睡在山房里,透过纱窗,只看到斗牛二星在天际。这时候,我怀疑因为地势高,几乎与天相近,所以梦寐之中悠悠荡荡,仿佛置身白云之上呢!

  细读来,真正令我悠然神往的,该是“梦与白云游”吧!

  我的朋友刚从西班牙和葡萄牙旅游回来,兴冲冲地拿了照片来和我分享。

  我们逐一细看,三百多张,很是花费了一些时间。终于都看完了,我由衷地说:“拍得还真不错!不论人物、建筑、景色,都很好看。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蓝天白云。”的确,圣家堂固然别具一格,市政厅、旅馆、都会区……也都美不胜收。然而,让我一见倾心的,却是那蔚蓝的天空有如一片汪洋,飘浮的云朵竟像是浪花,洁白无尘,不断地簇拥而来。

  怎么会有那么漂亮的天空?蓝得那般迷人,有如宝石。

  朋友却说:“希腊的天空更美。其实,我们的花莲也不错。”接着又说:“除了台北,台南的黄金海岸、屏东的垦丁……也都有着美丽的天空啊!”

  只是,为什么台北没有?它还是台湾最大的城市呢。是因为空气的污染日渐严重?是由于没有美丽的湖光山色相互映现?

  唉,台北人文荟萃,然而,大量排放的废气,却使得这座城显得灰蒙蒙的,日益暗淡,多么让人不忍。

  每天当我路过华江桥时,总要瞧一瞧天空,偶尔看到浅蓝的天际,有白云悠缓地行过,常不免为之雀跃。那一整天都有着不错的心情,做起事来,也很欢喜。

  是因为我的心也随着白云去流浪了?在宽阔无边的蓝天里,竟觉得一切都可以悠游自在,没有挂碍,也难怪日日都是好日,时时都有好心情了。

  我愿是蓝天里的一朵白云,自由舒卷,游走在我梦想的国度里,有着说不尽的逍遥。


  孙逖

  (六九六—七六一)

  自幼能文,才思敏捷。孙逖十五岁时,曾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援笔立就,妙趣横生,让人惊叹。唐玄宗开元十年(七二二),孙逖经崔日用推荐,以超凡文笔,得玄宗器重,升为左拾遗,后又升为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起草诏令,文墨优美,无人匹敌。张九龄阅其文稿,曾反复推敲,竟未能易一字。孙逖任信州刺史时,一年,遇大旱,令开仓放粮,以低价直接售予百姓,使他们渡过灾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