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精微写实通向精神书写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晏杰雄 编辑:王嫣 2018-03-09 10:00:51
时刻新闻
—分享—

  晏杰雄

  物化时代给人类精神家园涂上了一抹灰色,锻造人类灵魂的校园也成了金钱利益场。周晓波的《老夫子》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乡村中学教师王敏之的“老夫子”形象,直击基层教育的腐化现象,在尖锐的批判中也隐约流露出了无奈。作品通过“老夫子”短暂的一生,折射出了师魂堕落、利益至上的灰色校园生态,从某种程度上堪称社会转型的微型标本。

  《老夫子》当中,我看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闪光点,就是延续了湘中、湘西南地域优秀的写实传统。蒋牧良、张天翼这些湘中湘西南作家开创的现代乡土写实传统,像一个文化基因,在不同年代的地方作家当中呈现。这部小说的气象非常可贵,是一部久经打磨的精品,具有精品小说的特质。

  作品真实细微地传达了湘中湘西南地方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可贵的写实能力,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写作上体现了精益求精,扎实的写实功夫。怎样评价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水平,我觉得就在写实能力,对生活本身那种原生态扎实的反映、微妙的描写。这种能力,可能重新成为小说家的核心竞争力。当下许多作家、特别是长篇小说作家,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扎实的写实能力,这也是我肯定周晓波创作的原因。他的作品中诸多细节,水分很少,很干净,没有多余的东西。作品打磨了20年,有很多颇具文学意义的细节体验与表达。

  作品写活了两个中心人物和基层中学的教师群体。教师王敏之和校长关海南。我开始看的时候,只看了两节就被吸引住了,看到十几页就看到王敏之和关海南两个人物写活了。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是评价一部小说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王敏之坚守知识分子的气节和传统文人的气节,小说通过大量鲜活微妙的细节,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与审美意蕴的底层知识分子典型形象。关海南丧失气节,是在生活当中、在商品经济物质大潮下腐蚀了灵魂的灰色人物,也是一个典型人物。其他教师群体,像刘承祖、王松、唐明锋、薛正新、徐运清、仇学军、唐立勤等,各个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没有重复,个性鲜明。众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奠定了精品小说的坚实基础。

  作品在写实的、生活经验的铺陈当中,注重精神意味的书写。这种书写,不完全是原生态的,零距离的,自传性质的生活摹写,而是有精神指向的,是寓言性的书写,能让人感到一种精神内力的暗中运行。王敏之房间的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中间加了小楷,《劝学》的文字,实际是精神标志,代表传统知识分子气节的坚守,人格尊严的坚守。这样的对整体性精神意味的书写,是其可取之处。有人说,近两年写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有两部,一部是写大学生活的阎真的《活着之上》,还有一部是写中学生活的周晓波的《老夫子》。阎真《活着之上》是中型标本,因为是写大学生活,辐射的社会生活更加广阔,所站的知识文化层面更高,生活视野更加宽广,算是社会转型期精神嬗变的中型标本。《老夫子》这部小说,算是微型标本。立足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自己长期浸淫其中的生活。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写大学有阎真,写中学有周晓波,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老夫子》的文字达到了一定的火候。该作语言是精炼的,没有欧化的长句子,也没有大段大段的抒情,景物描写是经济的、干净利落的。他的语言是三种语言的复合。一种是民间语言,鲜活的民间歇后语,地方生活的歇后语。一种是笔记体文笔,老到的、老辣的笔记,像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文笔,像唐传奇、魏晋笔记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干净,基本上是干货。没有我们熟悉那些前卫作家、学院作家那种大段大段的表白抒情,基本是通过细节、行动、对话来呈现人物特点,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心理。

  合理而充分地调动生活积累,着力写活人物,致力于精神意味的书写,以及艺术上写实功力深厚和火候分寸的把握,使这部小说具备了小说精品的四个优势。在湖南的小说作家中,周晓波是一个有特点的个案。他启发我们,小说不一定要写得很前卫,很先锋。也不要太虚幻,太个人化。《老夫子》这种对实在生活世界的精微描写,体现了一个作家创作上的功力。站在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视野,周晓波的长篇小说《老夫子》确乎抵达了文学精品的境界。

  (《老夫子》周晓波 著 长沙文艺出版社出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