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背诵诗文不用愁 古代牛人来支招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卜松竹 编辑:王嫣 2018-04-03 10:11:11
时刻新闻
—分享—

  苏东坡雕像(资料图)

  脑子要健康,要不断强化训练。

  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标,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原先的14篇增加至72篇。此外,中小学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也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对此举,有些家长和老师叫好,认为经典古诗文是国学精粹,值得精读、背诵,但也有些家长和老师发表不同看法,认为背诵太多没意义。其实,古代那些牛人们通过他们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背书不仅不是无用功,反而很可能是成才的必由之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有道理的。

  文、图(除署名外)/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过目不忘是真的

  不过记忆力差的曾国藩也成才了

  《倚天屠龙记》里的一个著名人物,是黄药师的夫人。她最出名的事迹,是过目一遍,就记下了《九阴真经》的全部内容。但是自己也因为复写《九阴真经》过于消耗元气,早早离世。这个过目不忘的故事很惊人,一般大家都当成小说里的演绎看看就罢,不会当真。实际上,现实中有类似能力的人真的不少。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载了两条超强记忆力的轶事。一条是:“尹少稷强记,日能诵麻沙板本书厚一寸。尝与吕居仁舍人坐上记历日。酒一行,记两月,不差一字。”就是说他一天就能背下一本三四厘米厚的大书,喝几杯酒的功夫,就能背下黄历上的各种宜忌。尹穑是今山东兖州人,宋代文学家,与南宋文人陆游、韩元吉、曾几、范成大、王洋等人多有诗词唱和。他支持对金议和,弹劾张浚,终遭罢免,人生并不光彩。但天赋异禀则是毫无疑问的。

  另一条是说,肃王赵枢和沈元用一起奉命出使金国,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无事可做,就一同游览寺院,偶然发现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非常优美,共有三千多字。元用将碑文朗诵两遍,肃王边听边走,好像全不在意的样子。沈元用这个人比较高调,回到住宿的地方,就当着人的面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着,一共缺了14个字,洋洋得意。实话说,这已经相当厉害了。但没想到赵枢看了后,拿起笔把他所缺的字全部补上,又改正了他写错的几个地方。改完之后将笔放下,和别人聊天,一点也没有骄傲的样子。元用又惊又佩服,从此不敢再如此张扬。肃王赵枢是著名的文艺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五个儿子,继承了他父亲在学习方面的天才。他在出使时被金国人违约掳走,没有留下更多的作品,非常可惜。

  陆游感慨道:“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翻译过来说就是:不要晒命。不管是比记忆力还是什么其他力,都要知道强中更有强中手。

  那么背书背不下是不是就一定完蛋了呢?当然不是。一个例子就是曾国藩。有天他在家背书(据说是《诗经》里的几首诗),前后背了百来遍也没记住。正好当天有贼入户,贼就躲在他床下,想等着他睡着了下手。没想到等来等去他也背不完书,也不睡觉。贼实在忍无可忍,跳出来骂他: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在床底下都听会了。说完把他背的那几首诗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扬长而去。如此“笨拙”的曾国藩后来凭借苦读也成才了。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苏东坡也用这招

  按照现在科学的说法,25岁以后,人的记忆每十年会自然下降约2%。但很多研究记忆的专家又指出,记忆力与很多因素相关,保持记忆力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保持情绪平静,排遣压力,加强有氧锻炼等等,还有就是要勤用脑,下苦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触类旁通。

  苏东坡在11岁左右时,就已经在专门的学校里认真为科举考试准备了。准备考试,熟读经史诗文是必须的,而且通常都要背下来。老师为了让学生达到极为熟练的程度,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背着老师站立诵书,以防他们偷看老师铺在桌子上的文章。这种背诵并不是记住大意、要点就可以过关,必须整篇背下,文字、措辞,都不可忽略。由于那个时候的书籍是竖排版,没有标点,学生还得自己标点文字。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很多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也干过这样的事儿。这种方法非常痛苦,费时费力,但如果结合自己平时的心得思考,的确是强化记忆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今天读苏东坡的诗文,感觉他旁征博引,对各种典故信手拈来。这些功夫都不是白给的,是一点点熬出来的。

  广东乡贤,中国民俗学的开创者钟敬文先生小学时就诵读《唐人万首绝句》,出行时也必备此书,睡眠前放置枕边,有空暇就读。鲁迅幼年就能背诵《纲鉴》,之后的求学过程中也经常是整本书地背诵。这就是不断地对大脑负责记忆的部分进行刺激。好比要练肌肉必须去健身房认真举铁,锻炼记忆力怎么能不强化背诵呢?

  今天我们读的《尚书》,里面有28篇就是老书生伏生背下来的。当时汉文帝派重臣晁错亲自到山东去寻访已经90多岁的伏生,亲笔记下他的口述。你看,在当时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人们的平均寿命还比较短的时候,伏生可以享有90多岁的高龄,这会不会和他勤于用脑,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劲头有关呢?其实,在某些方面,大脑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有人提出“晶态智力”的概念,也即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

  背几十万字的目的

  其实为了“启发”而非“注入”

  有些人说了:现在搜索引擎那么强大,在电脑上或者手机上点几下,要什么有什么,背诵东西还有什么用?可是人毕竟是靠脑子生活的,脑子要想更健康,显然要不断强化训练。

  以前,古人背书的量是相当大的,仅以应付科举考试必备的要求而言,就要背下《十三经》。《十三经》里,《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公羊传》44075字,《谷梁传》41512字,《论语》13700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共计641326字。但背书的目的,不在为背诵而背诵,而在于将之内化为自己知识积累的一部分,需要的时候自然信手拈来。五六岁的小孩儿背古诗,背经书,能理解吗?显然不能。但他们记下的每一个字词,日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逐渐由外延而及内涵,自然生发出自己的理解,熔炼为自己知识素养的精华。好比喝陈年老酒,最初尝试的时候只觉辣喉,渐渐地才能识别出层次、韵味。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真去背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的过程,培养的是一种认真精神,不断积累,积少成多,能使我们形成专注的习惯。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传统教育的启蒙阶段,是非常轻松愉快的,是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所说“弦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现在采用的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的结晶,儿童不用绞尽脑汁,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这种启发式而非“注入”式的教育法,才是古人要求“背诵”核心的要义。显然,它对今天的教育也一样适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