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二十四节气·清明:梨花落后清明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赵洁 编辑:王嫣 2018-04-04 10:50:54
时刻新闻
—分享—

  赵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说的明明是九九重阳登高的事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在清明时节想起它,比起“清明时节雨纷纷”更加贴近此时此刻的心情。

  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而《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中是这样说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的前一天叫寒食节。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随从介子推为了让公子活下去,咬牙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力封赏流亡时期跟随身边的随从。没想到他最想赏赐的介子推却拒绝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最后决定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见到森林起火,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肯出来,于是这场大火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于是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把寒食节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先之外,民间还有踏青、荡秋千等风俗。古代的深闺女子只有在荡秋千这一天,才能看一眼外面的春色。现在的女子可以看遍风景,所以荡不荡秋千,也就罢了。

  写清明的诗,也是有喜欢的,比如苏东坡的那首“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二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还有晏殊的那首“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都是难得的好句。可不知为什么,总是在说起清明的那一刻,还是会想起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戊戌年清明节气方

  著名中医吕英认为,春分节气期间临床多见津伤化热之证,部分患者感受的是典型的风寒之邪,但几个时辰后除了流清水鼻涕、鼻塞、恶风外,咽喉干燥痛痒、头痛、耳蒙、口黏、口苦、大便不爽,精神疲劳又烦躁等症随之而来,而舌苔往往是白腻燥、甚则伴有裂纹。此时太阴气液不足而三阳之症亦同时存在。人活一口气,太阳太阴主开,阳明厥阴主阖,太阳虽主一身之表但又是人身最大阳,其根在地下水阴中,故此病机的对治利用少阳之枢来恢复阴阳之开阖是一条捷径。在生活中若有此病机端倪者,依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可服下方调治:

  核桃3枚带壳打,红枣6枚,生姜15克,葱白一根切四段后下5分钟。菟丝子15克,乌梅3克,石膏10克,柴胡5克,清半夏5克,黄芩2克,桂枝3克,赤芍9克。1剂。每剂加水450ml,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煮取45ml,供3人饮用,每人15ml。

  (此方由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吕英医生提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