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贾平凹《山本》:以平实之笔书写历史的波澜壮阔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李菁 编辑:王进文 2018-04-28 11:59:29
时刻新闻
—分享—

《山本》

媒体见面会现场

  贾平凹第16部长篇小说《山本》近日出版,这也是其酝酿多年立意为秦岭做传、为近代中国勾勒记忆的“史诗性”作品。他在《山本》的题记里这样写道:“这个山就是秦岭,是中国最伟大的山,《山本》的故事正是我的一本秦岭志。”4月22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山本》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会上,贾平凹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翻译家罗鹏、责任编辑孔令燕以及媒体记者一同畅谈创作心得。

  《山本》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的涡镇,以女主人公陆菊人与涡镇枭雄井宗秀之间的命运纠缠为主线,推演了一部宏阔浓烈又深情悠远的秦岭地方志。“秦岭是贾平凹很多作品的背景,如今在《山本》中将曾经的背景地转变成‘前景’来书写,这是怎样的过程?”面对罗鹏抛出的问题,贾平凹谈到,这部小说主要就是书写他的故乡商洛地区,而商洛地区就在秦岭之中,所以,秦岭也算是“扩大版”的家乡。“我之前的写作主要通过梳理历史来展示人性的复杂,现在更多的是挖掘人和人的关系,人和万物的关系,展现不论在怎样的困境中,人性所展现的魅力,比如书中陆菊人和井宗秀两个人的关系。” 他谈到。

  在潘凯雄看来,《山本》有“以小博大”、“以平博曲折”、“以文博史”的特点,贾平凹用平和、内敛的手法,通过描写“涡镇”的变迁,反映中国那段军阀混战、英雄乱世的时代, 读者读到的虽然是一个小镇的日常生活场景,但掩上书卷能感受到历史的流淌。这是《山本》与其它的作品所不一样的地方。

  将历史演绎、转化成文学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比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如何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转化成文学?贾平凹认为,所有历史书籍并不仅限于写历史事实,而是有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和思考。历史转化成文学非常复杂,当历史慢慢变成一种传说的时候,就是文学化的过程。他坦言自己走的是《红楼梦》这条路。“中国小说有《红楼梦》这条路,也有《三国》《水浒》这条路。《三国》《水浒》讲究传奇性,故事性特别强,文笔硬朗;《红楼梦》阅读是缓慢的,没有太多阅读快感。《红楼梦》教会我自己怎么写日常生活,《三国》《水浒》教会我怎么把作品写的更加硬朗,如果用《红楼梦》的角度来写《三国》和《水浒》这样的故事,后来就有了《山本》。”

  与会者认为,除了战争与死亡,贾平凹笔下的秦岭充满灵性与神秘,凡遇见品德佳者便会落下皂角的老皂角树,能预感战争的老鼠,听得懂兽语的奇人都在书中详尽其说。此外,书中还悉数描写了大量动植物的外貌特性,很多情节读起来颇有《山海经》的意味,平添了更多与天地神灵对话的意境。神秘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脉络的一个支脉,是贾平凹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文化内核。他的16部小说能既有创新和变化,又有始终如一的文化坚守,实属不易。

  “对生活要有精灵警觉之心,始终对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情保持敏感,不要与社会隔断。”贾平凹的创作理念引起在座与会者的共鸣,大家表示,《山本》不仅有对秦岭的“百科全书”式书写,也有对近代中国的深度反思,是一部怀有生命、苦难、悲悯的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