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加拿大、法国、智利、捷克等九个国家的九位作家齐聚前晚举行的思南读书会,以“世界文学的共性和多元”为主题,与沪上的文学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身的美丽之处,诗歌能否翻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取决于诗歌本身的语言和目的语,语言和内容应当在翻译过程中相辅相成,译者不可以自我的想法为中心。”来自斯洛文尼亚的芭芭拉·保加可尼克认为翻译诗歌的过程能够使得译者学会谦逊。
如何处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是小说家们长久以来在写作中碰到的难题。“生活中多样的情绪,个体的爱恨情愁或者生老病死,都是小说家作品当中想要表达的,将真实生活的零散碎片拼贴还原,给读者以原貌是作家的职责。”丹麦作家福劳德·欧尔森表示。对于现实主义的理解每个国家的作者也都不尽相同,意大利作家兼汉学家雪莲谈到了中国现实主义与西方现实主义的差别,在她眼里,现实主义在中国作家的笔下更为温和,常常用幽默的语言来描述一些比较戏剧性的事情和故事。而在西方文学里,现实主义就意味着残忍和严酷,有时甚至会让读者不适。
作为世界文学版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拉美文学的独特现象不容忽视,但普通读者往往会给拉美文学贴上如“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拉美诗歌=聂鲁达”固定标签。智利学者罗伯特·艾多认为,这个现象的产生缘于拉美文学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文字中强烈的异域风情往往让读者忽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但若细细阅读,拉美文学中对于现实的思考、对于历史的回顾和在创作中叙事角度的转换都值得深究。
参加读书会的九位作者都参加了于上月正式启动的“鲁迅文学院2018国际写作计划”,该项目意在推动文学国际交流和互动,为不同地域背景的作家提供平台,探寻共通的文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