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6 月 1 日
《新课程评论》创刊两周年
杂志总编辑彭兆平女士写下寄语
星星点点的光
深蓝色的天幕下飞着的星星点点,微茫却坚定,那是萤火虫的光。
读到曹永健老师的《萤火虫的光》,突然就觉得,已经两周岁的《新课程评论》的生命意义,教育工作者的生命意义,都在这一个意象里了。
每一个生命都有光。认教育为使命的人,就是不弃微弱,不惮孤单,不忧迢遥,用自己生命的光,去照亮每一个孩子,并且指引他们一路行向更明亮处。
世事浩荡,总是一人一事积筑而成。一个人、几个人甚至一个群体的涓滴光芒,也许改变不了世界,却一定能照亮一些事一些人。
这是对光的信仰。
小的时候,我随当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乡村学校生活,记忆最深的是母亲用自创的一套方法,教会了一个贫困农家的聋哑孩子识字、阅读和计算。记得第一次陪母亲去家访回来的路上,走在手电筒照出的光束里,她叹息:这孩子,得学会认字算数呀,不然长大后卖个鸡蛋记个工都为难,怎么过这一辈子哟!随后的日子,下了课,放了学,她把那孩子带在身边,用各种手势配以对应的书写,一遍又一遍,尝试建立起与他交流的特殊语码,终于成功。
那时,我依稀悟得:教书,跟一门纯为谋生的技艺,是有些不一样的。
我在那个乡村小学就读时的班主任,是一位民办教师,丈夫病故,娘家力薄,她独自带着一双儿女住在学校的一间屋子里,日子过得极为潦草。一天的课下来,进得房门便是大儿闹小女哭,她手忙脚乱照应,往往连饭都难以到口。妈妈看不过,常让我过去帮老师淘好米,把饭煮上,而下饭的菜,跟我家一样,不过是从坛子里舀出的一碟剁椒或是几片泡菜。但是这一切潦草,在课堂上不露丝毫,讲台上的老师,从来都是衣着整洁,笑意盈盈,仿佛她的日子波澜不兴。
那时,我依稀悟得:老师,就该是这样只把明亮的一面给学生的吧?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教育担当的就是对世道人心的引导和守护,但是,教育又难免遭遇现实的困境 , 尤其在变化成为恒定主题的当下 , 曾经熟悉的一切似乎都已在时代里走失,曾经确定的东西变得缥缈无凭,喧嚣尘世的通行价值将理想和热情一点点消磨,让解惑的人也常陷困惑。
育人的人,不是活在真空,无论贴上多少标签,一份职业本身不可能必然地将千万个性情各异的个体塑造成一组与社会期待完全吻合的脸谱化群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教师的神化其实是一种苛求;教育职业又有其特具的引擎,驱动教师成为一个道德意识和自我成长意愿超常强烈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教师的指责大多源于不识真相。
教育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关于教育目标和教育公平的话题是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抽离了生存能力的养成,过滤了平凡生活的精彩,局限了心灵的疆域,屏隔了人性的温度,这样偏离航道的教育只会结出一树谎花;忽略了偏远乡村 , 边缘化了进城务工人群 , 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汇集,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将会加剧社会矛盾。这些几乎已成社会共识的忧思,对教育人来说则是内忧外伤的日常,而且正因为身在其中,他们的感受更强烈,强烈到让他们无法从追问和改变的立场后退半分。
福建泉州市教育局廖伏树局长言:" 如果我们今天的教育忽视了广袤的农村,忽视了日渐被挤压甚至边缘化的乡村学校,我们怎敢奢谈坚守教育道义,维护教育公平,捍卫教育良知?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将目光定在标准化知识的灌输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升学率上,忽视了基本素质、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怎敢奢谈恪守岗位职责,推动教育改革,肩负历史担当?"
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武建谋校长说:" 做教育,有人追求规模,有人追求速度,有人比拼分数,我们想树立一种价值观,即用心丈量教育的深度,而不是于外在评价中迷失自己。"
苏州十中唐岚老师写:" 我意识到唤醒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远比培养他的求知意识要重要得多。人性和伦理的层面,永远是高于知识层面的。"
……
2015 年 5 月,受国家商务部委托,我带领一个 11 人组成的考察组,前往南苏丹做一个教育援助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在战火纷飞、饮用水缺乏、疟疾和贫穷一样肆虐的南苏丹,座谈、走访、听课,走进一所所简陋的学校,坐在一间间蒸笼般的教室,面对一张张羞涩的笑脸,我恍惚回到匮乏的儿时,那些一颗糖、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室灯光都成奢侈的乡村岁月,又恍惚回到自己的祖国,看见大山皱褶里那些至今被贫穷缚住梦想的孩子,一腔悲悯不知如何安放。那是一段被无力感深深攫住的日子。
《新课程评论》将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在我眼前展开:
在遥远的阿富汗,莎肯娜 · 雅库比为了将教育带给那些处在战乱中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重建起一个提供大众教育和公共卫生教育的体系,惠及至少 1200 万生活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国民;
在我们的国家,有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帮助乡村班主任开展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持之以恒的付出,有四川阆中持续十多年以朴素幸福教育为主旨的乡村教育探索,有山西芮城县风陵渡中学立足于将农村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顶天立地的人而开展的村校联动教育创新,有江苏南通中学的蒋维老师和兴化市实验小学的朱银华老师致力于乡村儿童音乐教育的不懈实践,有山东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王菲老师通过开展网络直播课堂教学解决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积极尝试,有广东兴宁市罗岗中学的刘海霞老师通过带领乡村孩子扶老帮困以滋养向善向美人格的努力,有四川成都的胡忠、谢晓君夫妇在甘孜藏区的孤儿学校整整十八年的支教,有湖南邵阳的蒋能杰老师穷尽所有拍摄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纪录片、建设乡村公益图书屋的坚持,有湖北黄梅县、吉林通榆县、山西晋中市、江西上栗县通过倾斜政策改善农村学校、充实年轻师资、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成功经验 ……
这一个个不停奔走的人,他们必定也有深感无力的时刻吧?却始终不肯卸下心上的荷重,始终不曾停止对弱小的顾念,这种平凡生命不屈的光芒,正是 "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 的不竭能量。
无分别的爱,是信 " 教 " 的人最坚韧的凭依。在他们心中,教育的公平,一定也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平等相待。
" 以学校的每一天成就每一个师生的本色人生 ",这是北大培文学校总校长、苏州十中原校长柳袁照对教育的理解;
" 一直以为对待每个孩子应该一视同仁,每个机会都要给所有孩子,这是一所学校的本能 ",这是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兼福州一中校长李迅的办学理念;
" 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这是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白市小学施建珍老师的从教感悟;
"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有欣赏的眼光和期待的心境,能够承认和尊重个体的差异 ",这是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欧阳根根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心得;
" 每走访完一个家庭,这小镇上似乎就多了一盏我熟悉的夜灯,孩子、家长和我,因为家访而编织在一起了 ",这是长沙市天心区青园中信小学曹永健老师的支教分享 ……
这一个个教育人,就是一盏盏灯,他们照亮的,是自己的学生,他们的深情,却是给整个世界的。
与《新课程评论》同行的两年里,我们看见了太多教育人的倾心坚守和发于本心行诸文字的思考。我们看见了教育之术的精微,更看见了教育之魂的博厚。
作为跟随者、见证者、记录者,我们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教育的明亮,也想为这个时代的教育做一份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存档。
从终极意义上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溃退——纯净败给芜杂,梦想败给现实,青春败给衰老,健壮败给孱弱。那些选择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的人,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悲悯;不是因为单纯,而是因为透彻;不是因为能避过终极宿命,而是因为不肯辜负一世生命。
那是一些历经风雨摧折依然不损光芒的灵魂。我们以目光,以文字,以共振的心,以岁岁年年的守望,深深致敬。
我们渴望,这星星点点的光,聚成明亮的星河,照见未知,照见远方,照见世界理想的模样,照见我们山长水阔,一路相伴。
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18 年 6 月号(总第 24 期)。
《新课程评论》2018 年 6 月号目录
总编辑寄语
星星点点的光——写于《新课程评论》创刊两周年
彭兆平(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新课程评论》杂志总编辑)
名 家
深度学习之 " 深 "
郭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 题
乡村学校的美育
1. 美与教育:歌声里的校园
夏风(三峡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创新文晖奖获得者)
2. 审美快乐:当下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追求
罗炜(长沙市开福区新安寺学校副校长)
3. 乡村学校美育课程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焦忠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长青乡海格小学教师)
4. 我所理解的美育:还孩子蜜一样的童年时光
黄勤(四川省宜宾市李端镇中心小学校教师)
5. 蒲公英飘落何方——乡村学校艺术教育思绎
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纵 横
1. 重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常生龙(上海市虹口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2. 明德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方略
程红兵(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3.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精致?
钟杰(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
研 究
1.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设计理念和策略
——以鲁迅作品研读为例
李煜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研究生,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财商素养的培养
陈海敏(浙江省象山县涂茨镇中心小学校长)
3. 以 " 可见 " 促进儿童科学概念学习
徐莹莹(广东省深圳市海城小学校长)
4. 让我们共绘时光
汪琼(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高级教师,安庆市儿童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秘书长)
5. 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与学实践研究
王晓波(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副校长,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弦 歌
1. 我的成长自述
郝景芳(作家,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小说《北京折叠》获第 74 届雨果奖)
2. 先生之风
——写在吴稷曾先生《我说语文教育》之后
黄耀红(教育学博士、编审,湖湘教师读书论坛发起人)
环 球
看见、耕耘、相信
——从全球 " 学习者之声 " 项目活动体悟教育的智慧
杨博雅(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心理教师,全球教师奖首位入围全球前 10 名的中国教师)
彭兆平
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新课程评论》杂志总编辑。
《新课程评论》杂志
《新课程评论》杂志团队
评新课程,论大教育。《新课程评论》设置「名家」「专题」「研究」「纵横」「弦歌」「环球」等栏目,刊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理性、建设性助力教育发展,展示一线教育教学成果,加强学术交流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