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苏丹模式”,开启中国教育援外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乔伊蕾 编辑:王进文 2018-06-22 14:43:41
时刻新闻
—分享—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立国之本。

  5月中旬,由我国顶尖教材编写专家首次为国外编写的第二批共55.9万册教材,承载着中国的友谊和智慧,运往万里之外的南苏丹,为这个饱经战乱的东非国家提供渴盼已久的高质量教学资源。而这,仅是我国创新教育援外模式的一个缩影。

  在商务部立项主导、中南传媒具体承担实施下,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化援外项目,从顶层教育设计、教材开发,到教师培训、ICT教师培训中心建设、教材印刷,一座全新教育援外模式构建的友谊之桥,正横跨亚非大陆,成为我国加强中非友好、增进理解信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参与顶层设计,分享中华文化和中国经验

  南苏丹共和国,正式成立于2011年7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

  然而,多年战乱,社会动荡,使南苏丹百废待兴,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各方面亟待发展。特别是教育,几乎从零起步:入学率低、教学力量薄弱、教材匮乏……教育发展面临的窘境,使之被当地政府列为仅次于国防的重点发展领域。

  “南苏丹非常重视教育,尽管国家动荡,但教育发展不能等待,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确保教育的投入。在南苏丹,每天都有孩子出生,这些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教育就意味着和平。”南苏丹教育部次长隆格里奥的话语,道出了该国对于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但捉襟见底的财政实力,难以满足该国对教育发展的渴望。这个新生的东非国家,呼唤各方伸出援助之手。

  此时,远在东亚的中国,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向世界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彰显了中国加强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商务部援外司的领导和支持下,作为我国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领头羊,中南传媒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这一历史洪流之中。

  早在2012年,中南传媒了解到南苏丹最强烈的教育需求,便立即开展与其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接触,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而从根本上对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创新,从教育体制机制、教学资源、教学语言等方面摆脱前政府的影响,则是南苏丹人民和政府的利益和价值诉求。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对非教育援助的主要形式是提供奖学金、校舍建设和设备提供等,更多的偏重人员交流与硬件建设。但国际经验表明,“硬件”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人员能力和机构能力建设等。

  对此,中南传媒首先立足顶层设计,为对方“问诊把脉”,分享中华文化和中国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立足长远、治标更能治本的系统性教育发展良方。经过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调研,中南传媒编制并向对方提交了英文版顶层设计咨询报告《南苏丹教育发展考察报告》《南苏丹教育现代化建设指南》和《南苏丹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通过这三份报告,中方专家为南苏丹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和把脉,总结了南苏丹教育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教材匮乏、师资薄弱、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入学率低等。同时,结合中国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南苏丹教育现状,为南苏丹教育发展提供了长期的、分步骤的、可实施的咨询建议。

  3个顶层报告得到南苏丹教育部部长、次长的亲自审阅,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认同,有力传播了中国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发展经验。

  抓住关键人群,形成情感认同一致的教育价值观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6月22日,来自南苏丹的30名学科教师来到长沙,参加中南传媒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教师培训班。至此,中南传媒已在国内为来自南苏丹的教育工作者培训200人。这条不远万里的求学路,将成为他们教育生涯中的难忘经历。

  “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下的教师培训子项目,是南苏丹和中国两国人民相互信任和交付给中南传媒的一份责任,我们会认认真真做好,为这个年轻的国家打下扎实的教育基础。” 湖南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感言。

  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育下一代,传承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责任。但在南苏丹,教学力量薄弱,却是当地教育发展的最大软肋: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数比为1:16;在现有教师队伍里面,学历教育程度不高,甚至一半以上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培训。

  南苏丹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援助项目的承接者、受益者,也是援助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该国现状,中南传媒设计了在华培训南苏丹方骨干教育管理人员、骨干教师、IT技术人员和课程教材专家200人的方案,以此为纽带,建立起南苏丹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经验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并通过他们在南苏丹以致周边国家形成深广、持续的传播效应。

  同时,为更好地构建南苏丹整个教育体系,中南传媒帮助该国在当地建立了一个ICT教师培训中心,送去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南苏丹人民打开一扇了解和体验数字教育的窗口。

  2017年3月,位于北京北郊的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迎来南苏丹的首批以中小学教师为主的60名骨干教师。在1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培训以中小学实地观摩和名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全英语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负责主讲,包含课堂教学案例、教师行为研讨、学校领导力建设等等多个实用课目。外交部、教育部等部委还派员向学员介绍了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就和经验。

  此后1年多时间,中南传媒先后分3批在国内为南苏丹培训教育工作者200人,使他们对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以及优秀的教育发展经验有了充分了解和认识,学习了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同时对中国文化、中国现代化成就有了感性认识。

  南苏丹教育科技部长约翰·盖·尤阿对在华培训教育工作者项目给予高度赞扬,“这样的培训非常有用,他们现在变得更加专业。这很重要,我们需要让南苏丹教育体系的管理者们变得更加专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200名在华培训的南苏丹学员,充当了中国和南苏丹文化交流的最平凡又最生动的“使者”。他们纷纷表示,在华培训受益匪浅,将把培训所获传递给更多南苏丹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会把中国人民的友谊和热情带回国,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和长久合作播下更多种子。

  掌控关键环节,打造成文化传播直通车

  “希望中方继续帮助南苏丹教育部完成小学二年级到八年级,甚至中学、高校的教材编写,希望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能更加深入和长久。”今年3月,在来华审定教材成果的交流会上,南苏丹教育部次长迈克尔·隆格里奥审阅由我国顶级教材编写专家为该国量身打造的教材后,激动地表示满意。

  在南苏丹,教材奇缺是他们面临的最为紧迫的教育难题。南苏丹中小学所使用教材,部分来自其他国家的援助,部分仍沿用苏丹时期的旧教材,没有统一规划、设计,且不同教学材料来源不一,造成教材衔接不当、不成体系等问题。同时,南苏丹的教材在数量供应上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根据南苏丹官方数据,小学阶段学生与教材数比约为5∶1,即5个学生共同使用1本教材,中学阶段则约为7∶1。

  根据教育援外计划,2017年,中南传媒集结国内顶尖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团队,与南苏丹方合作编写数学、英语、科学的教学大纲,并编制一年级数学、英语、科学教材及教师用书。

  为确保教材实用、可读,以助力南苏丹教育重建,从开发理念,到教材内容,再到本土化的考量,中方团队在编写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以英语教材为例,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南苏丹本土文化特征。教材的人物形象全部根据南苏丹教育部提供的当地儿童照片进行设计,发型、服装等参照当地的特色,人物姓名也由南苏丹教育部提供,并注意选取来自不同部落的不同的孩子姓名,旨在全面获得当地儿童的认同感。教材中的民居也是根据南苏丹教育部提供的图片绘制尖顶草屋,交通工具则绘制了日常的公交车等,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此外,学校及学校活动设置体现了本土化的特点:学校外围环境、校园、建筑物、教学设备设置模式的设计与绘制,均参照了南苏丹的专家和老师的意见及参考资料,以便切合当地实际情况。在介绍南苏丹动植物时,还请教了南苏丹教育部的官员,请他们提供了当地有特色的动植物图片及名称。学习内容及课程设置时,则考虑南苏丹的国情,介绍了Social Studies(社会课), RE(宗教教育)等课程。

  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三科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师用书得到南苏丹教育部、商务部委托的验收单位中国教育学会的高度认可。

  根据南苏丹政府的要求,为满足当地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用书,中南传媒发挥“出版湘军”优势,印刷了129.9万册教材并运至南苏丹首都朱巴,将在今年9月进入南苏丹学校。数万南苏丹学子将依托这本凝结双方教育专家的教材,展开自己的求学生涯。

  “我想这个项目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项目印制好的教材已经分发到各州,我们希望小学里最终能达到人手一册教材,这批额外的教材是很好的补充。能够让那些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孩子继续用这些教材进行学习。教材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学生纯粹以教材进行学习的环境中。”南苏丹教育科技部长约翰·盖·尤阿如此评价。

  “通过中国政府的无偿援助,以教育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帮助南苏丹解决目前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正是我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表现。”龚曙光表示,中南传媒将继续设计好、规划好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系统性教育技术合作开发项目,通过此类民心工程增进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沟通,使得我们和这些国家真正做到“民心相通”。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通讯员 乔伊蕾 长沙报道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