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本《催眠师手记》引起关注。除了作者高铭人气加持以外,情节、文笔也是读者点赞的关键词。从出版以来,它的评价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但这部书,并非毫无短板。有人提出:据介绍,该书属于非虚构作品,但可能涉及隐私的就诊案例能披露吗?另外,从通篇叙述手法来说,心理学和“催眠”,更像是为了提升作品可读性的“梗”。
神似《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设置
《催眠师手记》内容并不复杂。它包含若干个故事,核心人物是两个:催眠师和心理分析师,俩人合作开了一间工作室,整天与形形色色来做心理咨询的人打交道。每个故事,实际就是描述了一个就诊案例。
两个人的分工明确:催眠师负责对每个案例的主角进行催眠,但心理分析的能力稍弱;心理分析师,也就是书中的“搭档”,负责和案例主角聊天、分析其心理,是故事情节的主要推动者。
故事的主人公,有白领、天才少年……他们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夜惊魂》这个小故事中,一位漂亮女孩的童年悲惨经历,基本是通过“就诊——催眠——心理诊疗——复盘分析”得出的。两位主角的对话顺畅还原了这个过程。
此类固定组合模式很让人眼熟,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他们的故事大概就是“催眠师手记”系列。
在豆瓣上,《催眠师手记》第一季一直保持9.4的高分,第二季也在出版后约两个月时间,暂时评分稳定在7.9,还曾一度升到了8.0分。
神奇的“催眠”和“心理分析”
“可读性强”是《催眠师手记》的一大特点,不少给出5星评价的读者都说,这是一部相当好看的推理小说。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梗”,大概就是平时常人较少涉及的催眠和心理分析。
出版方比较倾向把该书归类为“心理学”的“非虚构作品”。一般来说,非虚构作品指以表现真实现实为原则的创作。高铭也明确表示,书中内容均出自其数年间深入催眠、心理诊所,接触到的真实案例而来。
只不过,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许多案例原型的身份、背景、细节、特征被打乱,经过拼图处理后创作。但不能否认,在增加故事性和可读性方面,由“催眠”和“心理学”的神秘,而引起的读者好奇,起到了不小作用。
比如,还是《夜惊魂》中,有着相当详细的催眠描写:“……很好……慢慢闭上眼,试着想象你正身处在一个旋转向下的回廊里……”“就是这样,很好,你沿着楼梯慢慢地向着下面走去,仔细听的话,你会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
会不会一下想起影视剧里的某些镜头?迫切想知道催眠的神奇在哪儿?也正是经过催眠,《夜惊魂》的女主角在催眠师的引导下,慢慢看到了梦境、看到意识深处的东西。
同样,在《衣柜里的朋友》故事中,一个非常聪明的少年经常在家自言自语,“搭档”与少年交流后,准确判断出他不过是装神弄鬼,借机逃避学校和讨厌的人,这也是通过心理分析实现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催眠”“心理学”是两个未知领域,当单纯依靠逻辑进行的推理略显乏味时,它们无疑勾起了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好奇心。
真实就诊案例用在文学作品里合适吗?
这部正走红的作品,也并非没有读者发出疑问。读完全书,很容易让人想到,如果每个故事都是由真实案例而来,那么很多心理问题都涉及一些隐私问题,这是否可能违反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太过冗长的心理分析复盘,也容易让人失去阅读欲。
高铭遇到过这个问题。心理问题是行为自控的正常状态,要讲清楚,必须说明他的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性别和年龄等。
他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一个一个去确认,征得同意后再发表故事。
真正的催眠,神秘吗?
现实中,催眠和心理分析的工作实际中通常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心理医生的诊室很简单,但要治疗的却是变化万千的“心病”。催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曾经有人去体验过被心理医生催眠。在被催眠的状态下,甚至能够变成“人桥”:颈部和脚腕分别架在椅背上。很轻松,但清醒状态下,做这个动作却很容易伤到颈椎、腰椎。
其实,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对于自身的认知还不是那么深入。人的心理是个进程,时时刻刻都在推进、变化,所以,当我们面对它时,许多心理问题时变得扑朔迷离、异常复杂。
对专业医师来说,这本书依然显得外行。但换个角度,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人注意或者重视心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大概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