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在北京发布 为中国科学存信史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刘异 编辑:刘威成 2018-08-28 22:59:31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28日,“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举行。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揭幕。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

  红网时刻8月28日讯(通讯员 刘异 记者 蔡娟)8月28日,“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举行。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孙鸿烈与葛能全、郭传杰、刘钝等科技专家一起,以丛书的史料价值、科学精神的传承、科技创新的启示等话题展开讨论。

  从2006年春开始至今,由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整整历时12年。12年间,近400位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经历,通过他们的讲述以及采访者的整理,成为54种(56册)丛书中最鲜活的故事,为世人捧读、流传。

  活动现场,韩启德、孙鸿烈还与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胡建勇,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步高共同为丛书揭幕。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张天明、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一起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代表赠送了“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希望他们了解、传承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抢救,填补科学口述史出版空白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亲历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一批著名科技工作者的口述实录,还原一系列重要事件真实、具体且鲜为人知的历史本原。截至目前,丛书已出版图书54种56册,收录了近400位科技工作者的自述文本或访谈资料,为大众了解2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与会专家认为,这套丛书是对20世纪中国科学历史和科学文化进行的一项抢救工程。丛书不仅介绍了数十位著名科学家及科学管理工作者的科学人生及成就,也回顾了“两弹一星”、青蒿素、杂交水稻、胰岛素、电子对撞机等20世纪中国重大科技科学工程的发展历程,呈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中国首套从科学家头脑记忆中挖掘20世纪中国科学史的大型丛书——在丛书主编、著名科学史家、原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樊洪业看来,丛书以挖掘和抢救史料为急务,搜求各种亲历回忆类史料,填补了国内科学口述史的出版空白,并推动20世纪中国科学史的研究。

  如樊洪业所说,丛书出版后,也得到了学术界、出版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先后入选 “十一五”“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及各类荣誉达85种,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强国”系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在实施。在此背景下,丛书所记录的“两弹一星”的技术突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的发明等,无一不是老一辈科学家们独立自主、创新创造的成果,了解背后的科学历史对当下科技自主创新也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匠心坚守,展现湘教人文化责任与担当

  “12年,对于丛书编写工作的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说到丛书的出版过程,丛书总策划、湖南教育出版社资深编审李小娜颇为感慨,在她看来,丛书出版工作之所以顺利推进,一方面有赖于全国科技界、史学界专家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也离不开“出版湘军”传承下来的敢于坚守、不言放弃的优秀传统。

  李小娜回忆说,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受访者因病辞世;即使是身体仍比较健康的受访者,由于年事已高,每次访谈的时间不能过长,记忆力也大不如前,需要反复确认和核实。

  合适的访谈者难觅,也是一大难题。比如,《黄培云访谈录》一书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中途易人,《钱信忠访谈录》由于需要更换访谈者,来不及另起炉灶时,钱信忠先生就已辞世。这套丛书就在这样的艰难跋涉中前行,但丛书质量的要求丝毫未得到放松。

  为此,樊洪业亲力亲为。李小娜给编辑制定了近乎苛刻的审稿制度,甚至为保证丛书的整体性,她对每种类型的图片尺寸都作了详细规定,对图片与文字的间距要求细致到毫米。她自己手持直尺,一页一页地量图片尺寸,量行距间距,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也正是这样严苛的要求,锻炼出一批优秀的编辑人才。湖南教育出版社年轻编辑曹卓卓跟随李小娜做丛书,经历了12年的艰难历练,逐步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编辑,对丛书的推进和完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青年编辑朱微在2010年加入口述史编辑团队,在李小娜的悉心指导下,养成了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受到相关作者的认可与好评。

  最让《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等四本书的作者侯艺兵感叹的是,这套丛书的耐心。“只要编委会认为选题有意义,他们就会耐心地等待,直到书稿质量合格、审查通过,才最终出版。我的四本书出版前后长达8年,他们一直耐心等待,没有放弃,这很难得。”

  “我们要向丛书所有参与者致敬。”李小娜、曹卓卓说,“身为编辑,能够与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最杰出的科学界精英因书结缘,携手合作,为20世纪中国科学史留下一段段生动鲜活、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幸莫大焉。

  如李小娜所说,“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的出版体现了湖南出版“敢为人先”的精神,“从2006年开始,出版社的社长换了又换,但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从未停止。”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步高说,通过丛书的编写工作,湖南教育出版社一批批年轻的编辑得到锻炼,成为出版社重要的编辑力量。他表示,湖南教育出版社将以“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为基础,继续发扬匠心精神,为记录新时代的科学精神而继续努力。

  记录“冰点”,还原那些尘封的科学往事

  一个世纪的科学历程,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谱写了一段光辉的科学史,被“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所记录的科学家之中,既有广为人知的袁隆平、屠呦呦等,也有少被提及却在科研一线默默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不论“热点”与“冰点”,只要是为中国科研做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就应该被记录。按照这样的原则,“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为读者揭示了科学史上不为人知的往事。

  时至今日,有关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那段历史,已经有很多报道,回忆录、人物传记、纪实文学等出版物也有十几本之多,但却很少有默默奋战在第一线的核武器研制单位亲历者发出的声音。丛书中的《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1964年春,托举原子弹的百米铁塔在罗布泊拔地而起,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现场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二机部九院派出222人的第九作业队奔赴试验现场。他们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押运原子弹元器件,在“596”铁塔下面装配原子弹,再把原子弹送上铁塔安装、测试,保温,直至插雷管,最后完成点火引爆任务。九院人在试验场区最核心的部位,围绕着“596”铁塔上的核装置奋战了三个多月,他们亲自引爆原子弹,更亲眼目睹了波澜壮阔的核爆炸场景。这些核试验的点火者、见证者,近50年来一直严守秘密。如今,他们第一次集体向外界披露核爆炸的有关细节,详细叙述了50年前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悠悠往事。

  “该书选的30位亲历者都是原子弹巨响的见证人。”访谈整理者侯艺兵介绍说,他们参加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时候正值年富力强,很多人是作为技术骨干从全国抽调到九院来的。他们的口述没有华丽辞藻,没有渲染拔高,却显得真实、生动。尽管当时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负责的工作各异,讲述同一历史事件时,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受访者用朴素而又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引爆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许许多多细节、一个一个故事。

  他们参加第一次核武器试验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完成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原子弹押运到原子弹装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是反复演练,真正做到一丝不苟,甚至拧螺丝钉的动作,拧上几圈都要烂熟于心。在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下,整个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出现一点纰漏。紧张、枯燥的生活之余,他们到断流的孔雀河中洗澡、嬉戏,在简易的球场上打趣味排球,凡此种种,展现了他们另一面,读来饶有趣味。书中还有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描写,如由张爱萍将军带给大家的一个苹果谁也舍不得吃,今天挂在这个帐篷里面,明天挂在那个帐篷里面,轮流看着苹果,闻着苹果的香味。

  该书中的30位受访者现居全国各地,采访颇为不易。访谈整理者侯艺兵花费了九年多的时间采访,花费了半年时间整理,送交审查经历了整整一年,至定稿、出版又花了近一年时间。正如侯艺兵所说,希望这部由九院人自己讲述、编撰的第一本口述著作,能给中国核武器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文本。

  还中国一个蓝天绿野、清新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人魂牵梦绕的情结和挥之不去的中国梦!半个多世纪以来,四代中国科学人为之默默奉献了青春甚至生命。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是我国第一个按生态系统理论,统一规划、设计的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创建于1988年。其中的一些站点的建设则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那时物质匮乏,条件极其艰苦。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荒漠进行科学观测和研究活动,需要克服当代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访谈录》访谈者温瑾历时3年多,辗转数十个生态站访谈了了亲身参与CERN第一批29个生态站的建设与研究的52位科学家,他们对CERN创建、发展历程的回顾,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科学家们远离家人,长期在边陲、荒野忍受孤寂从事科研工作的史实,感人至深,催人思考。 世界银行认为:“CERN的创建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影响政府政策,参加区域和国际科学活动的能力。”2012年,CERN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CERN的发展是几代人几十年的事业,先后有上千人参加。本书所访问的52位科学家是他们的代表,所叙述的人和事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是CERN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科技史料。当年参加CERN建设与发展的科学前辈,有很多已离世,健在的大多已至耄耋之年,本书的出版得以抢救和留下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重大科学工程的珍贵史料。访问者精心选择访谈对象,认真设计访谈问题,将这一延续20多年的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资源-环保领域重大科研活动,通过当事人的叙述真实呈现给当代读者。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