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朗读者》第二季同名图书出版 “朗读依旧,初心不改”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魏玮 2019-01-17 11:04: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朗读者》图书立体封面。

2017年,央视《朗读者》第一季播出后,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引发公众热烈讨论,成为当年的一种文化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基于第一季节目编撰的《朗读者》图书同样受到读者的喜爱,迄今总销售册数已突破200万。《朗读者》第二季节目在去年8月落下帷幕,第二季同名图书于1月14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在国家博物馆剧院举行的图书发布会上,董卿、白岩松与节目嘉宾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著名导演贾樟柯等人温情对谈,共同朗读,呈现出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读者》节目。

《朗读者》第二季节目立意更巧妙,视野更开阔,制作也更精良,在豆瓣上超越第一季获得9.2的高分。董卿说在发布会上说,做节目的过程跟种地的过程差不多,“它很像南方的水稻,一年有两次收获的季节。从头一年的冬天就要开始选种子,像薛其坤校长、贾樟柯导演,都是优质种子,他们能够保证我们的收成。只不过种子是稀缺资源,有时候不太好请。”董卿分享了亲自邀请贾樟柯导演的“曲折”过程,从2017年开始联系,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贾樟柯在2018年6月登上了《朗读者》的舞台。

“当贾导站起来轻声细语地说‘我好像很久没有这样敞开心扉了’,当毕飞宇说‘两个多小时了吗?我觉得我只说了20分钟啊’,当张弥曼院士走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说‘董卿,这个过程太愉快了’,我觉得很值得。”谈起无数次坚持后收获的成果,董卿的言语中满是幸福。

董聊表示,“文学仿若道道星光,而朗读者是采撷星光的旅人,把星星的亮度与温度传播到更广、更远的地方,照亮所有黑暗的角落。《朗读者II》能让这样的点点星光更加明亮,更加久远地照亮在每个人前行的路。”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特别为本书作序,她写道“《朗读者》已经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它向我们证明,诚挚、深沉、优美、健康的内容,在今天依然能够获得普遍的关注,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

《朗读者II》中的“朗读者来自多元领域”,有三类人群格外引人瞩目:以贾平凹、余华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强化了图书的文学属性;以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物理学家潘建伟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以96岁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为代表的老人群。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各领域颇具代表性的普通人作为朗读者出现,他们的故事也格外动人。

全书共收录62位朗读者的深度访谈,这些朗读者比第一季更具稀缺性和代表性。图书以节目为基础,用12个主题词架构全书。主题词融合温情与思辨,更具当下性、社会性和时代性。既有“初心”“父亲”“谢谢”这样以情感为主的主题词,也有“路”“城市”这样比较中性的主题词。每个主题词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延展,比如“想念”中的故事加深了我们对器官捐献领域的了解;“生命”这个主题则涵盖了环境保护的讨论;“痛”自然而然地延伸出女童保护的话题。不同的主题词道出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故事,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相较第一季,第二季节目的朗读读本加大了国学经典的比重,更具经典性和丰富性。71篇朗读读本,从《礼记·大学》到《在细雨中呼喊》,从《哈姆莱特》到《追风筝的人》,既有中外经典,也有畅销杰作。第二季图书则深化了《朗读者》的阅读引领性,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读本内容加以扩充,同时甄别版本,确保权威性和包容性。同时,为读本增补名家点评,如朱光潜点评丰子恺的散文《渐》、铁凝点评杨绛的《我们仨》等,提升了解读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书中还新增了“走进朗读亭”和“导演手记”,展现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出版方还全面升级了AR技术,只需下载“人文AR”,便可扫描观看1400分钟的节目视频。

《朗读者》不仅在国内实现了“现象级”传播,它的影响力还辐射到了国际舞台。据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介绍:“2018年,在第70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朗读者》与俄罗斯、德国、印度等6个国家出版社签订版权合作协议,未来将输出8个语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