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最美的书 “醉美”于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李多 编辑:魏玮 2019-03-01 11:38:2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见习记者 李多

一本书,用的是过去老店铺包点心的纸张,拿在手里会“掉渣”,打开翻看怕碰坏,像一册老账本,记录着渐行渐远、充满智慧的民间老行当。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在国内斩获多项大奖后,又于近日在德国莱比锡从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摘下“世界最美的书”荣誉奖。

十年磨一剑 三载得收尾

“这本书的酝酿过程有10年了。”书籍设计者,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审、艺术出版中心主任周晨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2008年年底接手《泰州城脉》这一出版项目时,遇到了摄影记者龚为。龚为致力于拍摄泰州兴化地区的老行当,这让周晨很受触动,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展开这一选题的挖掘,既是老行当,周晨便建议把眼光扩大到其他区域。

苏州,是周晨的故乡,含蓄内秀的水乡文化滋养了他,并成就了他书籍设计的韵味与灵动,他创作的《苏州水》《绝版的周庄》《泰州城脉》《阳澄笔记》《留园印记》,都把自然简洁纯净的江南风情融入其中。老行当这一本,自然也不会例外。在苏州,周晨向龚为介绍了多位手艺匠人,如书中收录的緙丝大师王金山的照片就是龚为于2009年拍摄的。此后他们又找到了关注老手艺的苏州媒体人、编导、作家潘文龙,多人合力,通过实地采访和资料收集,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

“正式进入书稿梳理编辑环节是2016年了,选题启动后,为让老行当分类和区域分布更具全面性,我们采集的素材远超书中展现的90多题。”依据行当的特点和旧时的传统,他们将江苏的老行当分为衣饰、饮馔、居室、服侍、修作、坊艺、工艺、游艺八类。周晨既是策划编辑,又是设计者,因此这本《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整体设计理念极强,他希望书的编排与装帧方面遵循手工的原则,但不采用纯手工的形式,“印刷环节由机器完成,装订则大部分借助手工活,可以说是机器与手工各展所长、有机结合的结果。”最终,该书于2018年6月正式出版,还在南京八卦洲老行当艺术节上首发。

设计唯求精 土味成最美

“纸张掉粉,雅昌在印刷时换了14块橡皮滚子。”周晨坦言,这样的效果和结果,既有预见也是意料之外,但刚好契合了老行当传统的特质以及逐渐没落的现状。据介绍,纸张的选择是测试后的结果,为得到质朴、自然、柔软的感觉,周晨曾测试过内页中拉页的雅宣,但气质过于雅,偏向文人的感觉,与底层百姓、民间手艺距离较远;之后又测试了牛皮纸,虽有素朴和原味之感,但纸感偏光、较脆,柔软度不够。“雅昌被我逼着在库房里找到了目前的这款包装纸,十分朴素、无光,极度柔软,特别是纸张里还夹杂着一些白色的杂点,很丰富,很温暖。就是我要的感觉,进货上机测试,效果更佳。”周晨告诉记者,“后来才知道这款纸有个很贴切的名字——仿古土工纸。”

纸张的味道有了,还要再配上优中选精,能很好表现行业特征、匠人精神的照片。书中照片全部由龚为拍摄,风格统一。图片色调有两种,主体是仿古土工纸,印刷单黑,体现厚重的张力与原始的质感;少量插页,选择的是雅宣,能更好地还原一些工艺美食色彩的感染力,同时,插页也能丰富全书的节奏。

书印好后,周晨又开始自己新的试验——用一种传统的装订方式“纸钉”,搓纸为绳,穿孔插入,灌胶固定,以此解放了书脊。成书后,周晨特意将纸钉露出来,让读者直观地触摸并感受到原始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图书还使用了打毛边工艺,四面毛边,进一步突显质朴感,为让呈现效果尽可能自然,毛边采用冲击钻手工加工,浑然一体。

文化不打折 传承大可为

“该书印量较少,印制成本高,又采用手工装订,定价不菲。但不同书籍有不同的受众,在阅读方式发生变革的今天,纸质书的出版要有自身的个性,目前国内已有一批坚定的纸质书读者群,他们对收藏纸质书的品质版本有自己的要求。我认为新书打折是出版行业不好的惯例,这本书一开始就没有打折,坚持一分价钱一分货,原价销售。这也是对作者和出版工作者辛勤付出的尊重。”周晨说。

江苏老行当,受到土工纸张、纸钉工艺等传统要素的启发,跃然鲜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亮点,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复活于此书,让其更加具有典藏价值。

苏州码子,起源于南宋算筹,是古老的民间数字系统,因易记、便捷曾被广泛使用,后逐渐被遗忘于历史长河中。周晨意识到,苏州码子就像那些远去的老行当一样,没有什么比它更适合于安放在书中作为页码使用了,于是,他经过大量的追溯研究与严谨的实物考证,终于在旧书店的晚清稿本中找到佐证,并以手写苏州码子作为《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全书的页码。

作为作品先后8年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的设计师,一直以来,周晨都想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的资源与养分,这也是我国目前设计教学体系所需要的。“中国文化如此博大深厚,能为现代设计所用的资源相对分散,如何加以现代的提炼概括,是我思考的,也是在尝试的,还很不成熟。比如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设计师所能接触的数量和研究角度受限,因此还需要研究者同设计者一道努力探索。”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掘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内涵,并使其形成适合当下的审美范式,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正如周晨所说,“书籍是一门时空间的艺术,所谓继承传统也不是简单的复制或者拟古,而是要通过设计手段,进行当代审美价值的视觉转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