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术之桥”:源于出版,不止于出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张君成 编辑:魏玮 2019-03-22 15:53:58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

不到两年时间成为中外出版人、设计师沟通的重要桥梁——

“艺术之桥”:源于出版,不止于出版

□本报记者 张君成

“每年的‘艺术之桥’展台都是我最期待看到的中国面孔。”这是前不久在伦敦书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艺术之桥”展台上,一位法国出版界同行对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副总编辑、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广汉说的话。

对于这位法国同行来说,这次他肯定也会不虚此行。今年的“艺术之桥”汇聚了白明、张永和、李翔宁、沈榆、朱赢椿等5位中国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同时“艺术之桥”的活动形式更加立体,内容更加丰富。

2017年,“艺术之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正式亮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中外出版人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也成为中国艺术与设计国际传播的共享平台。

这里有出版的优势

在刘广汉看来,每年春季的伦敦书展、秋季的法兰克福书展和BIBF,就像3次全球出版界的约会,出版人聚在一起,看看彼此的新变化,聊聊彼此的新动向,而“艺术之桥”在每次书展都带给参观者崭新面貌,打动着中西方出版人。

“‘艺术之桥’项目源于出版,但不止于出版。”刘广汉说,通过两次成功的海外收购,广西师大社由“艺术之桥”项目开启了国际化发展之路,建成具有全球产业链的跨国出版平台。

在刘广汉看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艺术之桥”发展的关键。在两年时间里,借助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书展两大平台开放的全球化视野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艺术之桥”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国际出版传播优势,积极推动中国出版、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真正走出去和走进去。

现在,“艺术之桥”汇聚了越来越多国内优秀的艺术家、设计师,逐渐在国际出版平台上崭露头角。而刘广汉也看到“艺术之桥”更多可能性:“借由这个平台,出版社可以从出版出发,集聚包括博物馆、策展商、建筑事务所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和升级。”

今年的“艺术之桥”在伦敦书展上开启新一年的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活动,以“出版+展览+交流会”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和前沿理念,展示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做出版是我们的根基,但不是我们的终点。”刘广汉说。广西师大社通过“艺术之桥”这个项目打开了一扇门,从出版出发,集聚包括博物馆、策展商、建筑事务所在内的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寻求产业转型和升级。

这里有艺术的惊艳

用好对方接受的语言,作为展示艺术与设计图书、推广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平台,为此,“艺术之桥”在书展展台设计上可谓下足了功夫。2018年,为视觉艺术家朱赢椿打造的白色展台惊艳亮相伦敦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2019年,邀请了“年度系列”的几位重量级艺术家和设计师携新书参展,为他们辟出专门的展示区域,同时也邀请他们参与展台设计。

刘广汉告诉记者,除了用好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外,“艺术之桥”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下脚步。2018年法兰克福书展创新性地把VR技术运用到图书展示中,将《上海制造中的设计》中的内容制作成了虚拟博物馆。

“今年我们在伦敦书展上,推出了虚拟博物馆2.0版,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新技术近距离感受上海设计的魅力,同时增加了互动体验,从老式收音机里可以听到广播,在上海轿车里可以看到精美的设计内饰,文化和体验完美融合。”刘广汉说。

这里是出版与艺术的对话

伦敦书展是个国际大舞台,不同的声音在这里传播,不同的观点在这里碰撞。刘广汉认为,“艺术之桥”力图让中西方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用书籍交流的同时,更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2019年“艺术之桥”首次在伦敦书展举办交流会,邀请“年度系列”的5位艺术家和设计师齐聚伦敦设计博物馆,共话艺术与设计的各种命题。

对刘广汉来说,除了认认真真做出版,踏踏实实进行国际化传播,更应该为中国的艺术文化传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他们是中国的,更应该是世界的。我希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能在全球范围内发行。”

刘广汉表示,“艺术之桥”是一个中西方文化共舞的平台,在这里,大家用出版、书籍这种古老的形式彼此了解,用艺术、设计这样的新技术、新语言进行对话和沟通。“广西师大社期待这个舞台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中西方艺术家和设计师,一起携手突破界限藩篱,为彼此创造更多的表达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创、共享和共赢。”

对于“艺术之桥”的未来发展,刘广汉希望能放眼于全球视野的艺术与文化产业,汇聚全球范围内更多优秀的艺术家、设计师、艺术匠人和艺术新人,全面进入艺术与设计这个更大的领域,谋求新的发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