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仅搜集旧书更集聚阅读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汤广花 编辑:魏玮 2019-07-08 10:13:16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

不仅搜集旧书更集聚阅读记忆

——湖北武汉集成古旧书社31年发展故事

31年来,书店没有搬过家,店内摆设也没有多少变化……在书店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狮北路四眼井65号的集成古旧书社成为湖北业界的一大“传奇”。因深耕行业多年,这家民营古旧书店将许多珍贵的资料从“废品堆”里抢救出来,避免了好书流失。店内读者多为常客,他们在这里搜集自己喜欢看的书,也将书店变成交流的平台,以书会友,邂逅经典,沉淀哲思。

店内一切仍保持创建时模样

集成古旧书社的位置并不好找,这家书店位于距离武汉大学大门口约500米处的一条小巷里,外面小吃摊、烧烤摊环绕。然而,在一片喧嚣嘈杂中,它却独享悠然:书店门前摆满绿植、假山,经主人的精心打理,颇显出几分雅意;门边巨大的白漆匾上写着“集成古旧书社”6个字。7月的武汉,屋外高温炎热,但读者在迈入书店的一刹那,一股清凉迎面扑来。

“古旧图书有恒温的功能,因此我们这个店冬暖夏凉。”店主吴恒熙介绍,集成古旧书社创办于1988年4月28日,至今已有31年,店内的一切都保持着创建时的模样。《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书店面积约120平方米,店里整齐摆放着直抵天花板的书架,大部分图书书页已泛黄,散发着一种旧书特有的气息。这些图书以人文社科为主,主题涵盖哲学、历史、文学、政治等门类,且时间跨度大,既有清朝、民国孤本,也有现代套装书。

2015年和2016年武汉两次遭暴雨侵袭,集成古旧书社也接连被淹,店内的旧书损失近2/3,10万余册藏书如今只剩下4万册左右。“我收藏的书偏史料、档案类,很多都是孤本。”提及此事,今年73岁的吴恒熙依旧痛惜不已。老人爱书,小时候住在武汉市武昌区横街,那里曾是古旧书店一条街,他没事就去书店逛逛,偶尔也会梦想自己开一家书店。1988年,恰逢国企改革,身为武汉毛毯厂副厂长的吴恒熙,干脆办理了停薪留职,与弟弟一起创办起这家旧书店。

从“废品堆”里抢救珍贵资料

集成古旧书社最开始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群体服务,但由于靠近高校,很多老师、学生都会把旧书卖过来,一传十,十传百,此后经常有学者、教授送书到书社。甚至有许多搬家、出国的朋友,将家中珍藏许久的“古籍”拿来“奉献”给书店。随着时间的推移,店内的藏书越来越多,吴恒熙也因此收到了一些极具学术价值的珍本书。

“把珍贵的资料从‘废品堆’里抢救出来,避免好书流失,是古旧书店的使命之一。”吴恒熙回忆,经营书店30余年,他抢救了不少好书。印象深刻的有两次大收书,一次是通过知情人了解到,湖北一批珍贵档案文献将流出来,他得知消息后去收了不少原始档案,包括1949年5月武汉解放的相关文件。另一次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位武汉大学老师告知他武大要清理一批图书,吴恒熙立即把那一批书都买了下来。

“收书往往不是一锤子买卖,渠道多而散,周期可长可短,买卖双方以真诚之心,达成满意价格之后好聚好散。”做了30年旧书生意,吴恒熙早已对市场行情了然于胸,什么样的书有价值,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书,他一看便知。他说,与新书的折扣优惠不同,二手书买卖要看内容、品相、版次、出版商及市场是否卖断等因素,并不以年份为第一标准。如近几年出版的新书都比原价便宜,老书尤其是市面上难以收集的书较贵,一般高价收购高价卖出。而对于滞销书或者无太大价值的图书,则直接凭经验将其“屏蔽”于书店之外。

时光留下独有的厚重感

采访期间,武汉大学数学系大三学生陈聪来集成古旧书社购买数学专业书,“一开始是老师和同学推荐的,后来发现这里有各种‘古籍’,就挪不开脚了。”武汉大学退休教师陈大爷也是书店的常客,在他看来,逛旧书店的乐趣还有时光附于其上的厚重感,而这种厚重感正是旧书独有的人文气息。

据吴恒熙介绍,来店里淘书的都是爱书之人,既有学生,也有大学教授、作家等。选书购书的多为常客,可当场结算带走,也可电话预约订购。吴恒熙指着书架顶部已经打包好的书对记者说:“许多老顾客都是一摞一摞地买书,那些是熟客提前订好的图书。”

年复一年,访客匆匆而书店恒久。“集成”二字不单是集旧书之大成,更集聚了许多人的阅读记忆。“当年在我这儿买过书的人,10年、20年后还常回来看看,什么都变了,就我这里没变,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因此,即使因地势低洼而多年饱受洪涝之苦,吴恒熙也决不搬家,他说,对于那些偶然路过或者返回江城的人来说,只要书社还在这里,就可以找到当初美好的回忆。

亦商亦友的氛围,使吴恒熙与许多读者成为朋友,书店内装饰用的乐器、字画,以及门口的绿植,有许多都是读者赠送的。吴恒熙有本牛皮封面的笔记本,上面密密地用小楷记满了读书心得。店内的每一本书,他都能说出来历。若有人需要收集史料,他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就是对古典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喜欢听古典乐,收集邮票,店里这些旧书都是我的宝贝。”吴恒熙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