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世界的来路上逆行 ——评龚曙光散文新著《满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庄向阳 编辑:魏玮 2019-07-23 15:18:06
时刻新闻
—分享—

文/庄向阳

QQ??20190723155849.jpg

《满世界》,龚曙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去年7月,龚曙光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日子疯长》;这个7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满世界》又在同样的季节面世。如果说《日子疯长》是“迢递隽永的归乡之路”,那么,《满世界》则好比是在世界的来路上逆行。人们多是经行走世界来认识世界,而龚曙光不同,他满世界行走的时候,已经对文明、文化及世界有了相当的认识,具备了韩少功先生所称的“高精度、高敏度、大口径、大焦段的世界观透镜”,龚曙光行走世界是瞻望世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坐标,校准思维的多重维度,表达世界的深切看法。

从“走向世界”到“满世界”

在书的序言里,龚曙光坦承,是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游记》催生了他对“满世界”的向往,也催生了《满世界》一书。《欧洲十一国游记》,湖南编辑家钟叔河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中的一种。走向世界,中国人精英阶层100多年来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国门甫一打开,中国人再一次急切地张望我们身处其间又与之隔绝的这个世界。正是在此背景下,“走向世界”丛书出版了。丛书收入了1840年至1911年间中国人赴欧、美、日等国家的见闻及所感,虽然时隔百年,但仍能为我们观察现代世界提供了一种参照。

撰写《满世界》时,龚曙光的案头应当会放着一本《欧洲十一国游记》,不过,康龚二人的书写是迥然有别的。写作《欧洲十一国游记》时,康有为书写的是“见闻+评论”式的类新闻文本,而龚曙光书写的是文学文本;两人都以对西方国家和现代西方文明的观察为写作起点,但康有为的眼光仍属于那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旧传统,而龚曙光已然是现代世界的现代眼光。只举一例便知,谈论19世纪的法国政治,康有为写道:“宪法十变,而摇摇不定;政党士派,而互轧无权。以其言文明,则犹十龄之学童,而夸于儒村文人前也。”无怪乎康有为得出了“法之文明远不如我”的结论,当他得出这个结论时,也标示了他的位置远在现代文明之外。而写法国大革命,龚曙光写道:“革命每每成了人们最激情的人生表演。革命的目的,在于表演革命的过程,没有人知道结果,也没有人需要结果。”

若要打比方的话,康有为虽属于最先睁眼看西方的第一群人,但来到西方世界的大门外,稍一探头,看到两三画面,便匆匆折返,连声惊叹,惊叹里夹杂着太多的误判;龚曙光作为挺立新时代之潮头者,能够平视世界各国,既有对异文明的精确评判,也有对自身文明的深入反思,还有对各国文化产业的比较和思考,以及关于未来的洞见和建言。

写作《满世界》,龚曙光怀有很高的期待和企图,他希望把自己的这本书写成“一部灵魂的环球历险记、一本灵性的文明辨析录、一册灵动的艺术流变史、一卷灵异的风物写生集”。不同的读者,可以在龚曙光的笔下发现不同的世界,读出不同的韵味,就我而言,这本书至少意味着三种文本:一个文明观察者的深刻省思;一个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的行业思考;一个深谙散文写作之道作家的艺术探索。

文明观察者的深刻省思

《满世界》一书收文14篇,书写了14个国家,涉及作者对这些国家的行踪、访问、交往及思考。所写的14个国家颇具代表性,其中既有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中国外的四大战胜国,美、英、法、俄(苏联),也有三大战败国,德、意、日;既有作为中国近邻的俄罗斯、日本、韩国,也有遥远的希腊、瑞士、葡萄牙、保加利亚。这样的篇章结构已经先有了一种意味,更重要的是,龚曙光的书写拥有其独特的视角。行走在俄罗斯,进入到他笔下的是“复活的暗黑大地”;来到法国,看到的是“历史的调色板”; 在他的眼里,英国的经典意象是“机车和玫瑰”;一次次进出美国,他对这个国家的最后意象定格于“灰度”……

有与众不同的书写,首在有与众不同的旅程。龚曙光总是行在世界深处。到俄罗斯,龚曙光的第一站是远在图拉州的老托尔斯泰庄园,单单往返路程就要耗去一整天时间,这样的行程让见多识广的导游都瞪大了眼睛;到圣彼得堡,他不忘穿过大街小巷去瞻望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去法国,他会去到一座叫蒙达尔纪的小城,蔡和森、邓小平等革命者曾在那里勤工俭学;到夏威夷,他特意订了临海的喜来登酒店,1994年后张学良移居美国后的安身之所,他无意打扰先生,却充满崇敬地来到先生所住的15层房门外肃立,双手合十献上祈福。

至人所未至,方才见人所未见。有了见人所未见,更重要的是写人所未写。记录了龚曙光美国印象的《灰度》一文,也是全书中作者最着力,也最值得细细品读的一章。作者从“机长找不到了”这一亲历事件切入,发现在中国绝对是个事儿的事情,在美国根本不算事,纽约机场和航空公司平静以待,媒体根本没有报道,他由此察觉,也许“这个国家的宽容度,大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对待个体是宽容的,对待经济的运行力量同样是宽容的。两度去华尔街,他得出判断:

危机是美国金融制度允许的一种灰色结果,也是为有序释放金融破坏力而设计的灰色制度的一部分。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红色制度维护的是社会基本公平,灰色制度保护的是社会运行的潜在力量,那是一种潜在规则式的社会忍耐力、自愈力和生长力。

作者并非专业的金融工作者,但上述见解是独到而有专业眼光的。作者进而注意到,从肤色来说,美国并不是纯粹的白色,更不是黑色,而是一个杂色拼盘,或者说,“美国的本色是灰色”。这种灰色遍及美国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的五光十色,经济的放任自流,政治的左摇右晃,学术的标新立异,公共管理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社会发展的小折腾换大不折腾……” 看到美国的“灰度”,作者不忘对中国的重新认识:“我们要的是纯度,他们要的是灰度。”由此再来理解当下的中美贸易冲突,便站上了更高的瞭望台。

阅读《满世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对“常识”的反叛。比如提起达·芬奇,人们会自然地把他等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然而,站到宏伟的米兰大教堂跟前,龚曙光意识到,达·芬奇其实是“虔诚侍奉上帝的教徒”,若将其视为基督教的反叛者,恐怕是历史的误读。行程里,他一次次用亲身的行走纠正“常识”的误读,并给出正读。他指出:“文艺复兴的真正武器,是威尼斯、佛罗伦萨商人手中的金币。艺术,不过是那场战争留下的战利品。”

到异国去,深入异文明的深处,对于龚曙光这样的行走者,不仅在于观察别人,更在于反观自己,反观之后接着是反思,反思之下便是深入的批判。在伦敦,龚曙光注意到富起来的中国人结队而来,写道:“放眼望去,那些往往来来、吵吵闹闹、箱箱包包的国人,似乎都不是为了引领世界而是观光世界、不是为了耕作世界而是消费世界而来。”是的,倘若在世界民族之林里,一个民族只会消费,而少有创造,其生存价值又在哪里?

在莫斯科,站在远不及天安门广场雄伟壮丽的红场上,龚曙光深深地为俄罗斯民族的英雄情结所折服,心情异常沉重:“我的民族,也曾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种族,然而英雄崇拜,却从来没有成为民族文化的灵魂。”读到此处,作为中国人怎能不为作者的情怀所感动?

在日本,写到“员工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成为新型企业管理架构的坚固底盘”,笔锋一转,“我们一提改革,首先是人往哪里去,仿佛不把老员工赶尽杀绝,企业就活不了。”作为一家有着数万员工的集团公司老总,龚曙光能够如此想,不仅难得,更意味着员工之幸。

产业领军人物的行业思考

阅读《满世界》,要忽略龚曙光“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的身份,是不可想象的;相反,进入他的角色,跟着他的思路,则可以读出新的况味。用一个流行词来形容,龚曙光是国内文化产业界当之无愧的大咖,从未有过报业背景,领命创办《潇湘晨报》一战成名,后出任中南传媒董事长,中南传媒多次入选“中国文化产业30强企业”,他本人也获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他本身就是一位文化产业的操盘者和深度思考者,他如何看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以及他的看法是如何生成的,这些都有着独特的参考价值。在米兰,他逛了两天名品店,到头来两手空空,什么也没买,原来他“只是为了去感受文化风尚和审美流变”,“绘画、音乐、影视、文学,没有哪个行当,比时装对审美心理和文化风尚的变化感受更准,响应更快。”只有对文化产业的深刻洞察,才可能创造出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读到此处才明白,产业领军人物原来是这样“炼”成的啊。

看了韩国的文化产业,龚曙光起初的评价不高,在他看来,由于“文化底蕴太浅,文化格局太小,文化市场太贫”,“韩国的文化产业后劲不足”。但是进一步考察却发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却正在被博物馆化。韩国文化单薄简陋,却依旧在柴门寒舍生长。”文中写道:“传统不赓续,文化不激活,再辉煌的文明,也会如楼兰古城一般,被岁月的流沙掩埋。”也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文化反思,中国文化及文化产业才会拥有希望。

深谙散文真义的艺术探索

美国文学批评家贝维拉达曾说,“语言使用密度”对一首诗非常重要,其实,散文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何谓语言的密度?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的密度,二是修辞的密度。正如前文所述,龚曙光散文的思想密度是毋庸讳言的,他的视野之广、观察之准、反思之深、批判之直奔痛处,都使得《满世界》一书具备了第一种阅读价值,决定了这本书可以流传多远。不过,修辞的密度才更能标示了一本散文集的文学价值,决定了书能流传多久。在《满世界》书中,龚曙光显然具有一种清晰的语言自觉,这也决定了这本书的修辞密度。

14篇文章,收藏着14次前往不同国家的旅程,每一篇都有着不同的开头。写意大利行,作者从黄永玉先生独爱意大利,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意大利度过写起;写法国行,由19世纪的一句旧话写起,“人这一辈子,唯一不可不去的都会是巴黎”;写英国行,从抵达时间写起,“飞临伦敦,正值一天中最美的黄昏”;写俄罗斯行,从天气写起,“一查天气,心情顿时暗淡”。将这样的文字叠在一起,便可见出作者对文字的敏锐和锤炼之功。更不用说,作为一位出色的演讲家,龚曙光对于排比与对比这两种“演讲修辞”运用之娴熟。

值得一提的还有,龚曙光对于事物具有一种精准的把握力,他常常善于用精简而独到的语言进行概括。比如,写威尼斯,从“没钱的人关注钱怎么花,有钱的人关注钱怎么来”这一现象便引申出,“在任何一个时代,财富关注点的差异,都会衍变为道德立场的对抗。”龚曙光由此写道:“在人类的历史上,欲望每每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力量。其结果,道德赢了当时,欲望赢了未来。”正是遍布字里行间的这类“龚式话语”,使得《满世界》一书具备了更高的阅读价值。

有人说,年长莫学诗;反而言之,散文是否可以说是属于有阅历者的文体呢?龚曙光把他的人生阅历、生命体验、对世界的观察、对文明的理解、对文化及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以及文学修养的积累,都浓缩在《满世界》里,使得这本书成为难得一见的散文精品。(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