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科学遇上艺术, 大咖带你看“霍金与乔治的宇宙展”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唐兵兵 编辑:魏玮 2019-08-08 10:00:00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霍金书房(陈正摄影)

?????????????????.jpg

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昼夜更替(陈正摄)

????8.jpg

逃离黑洞(陈正摄)

盛夏的长沙, " 霍金与乔治的宇宙 " 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动体验展在长沙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一开展,便火爆了长沙,人们纷纷前去打卡。展览将贯穿整个暑假,持续到 9 月 20 日。

这次展览以宽阔的国际视野,严谨的科学态度,炫目的艺术表达,成为受到全国关注的 " 长沙霍金展 " 现象,也吸引了国内外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目光。中国行星专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叔叔 " 郑永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陈松柏,国际著名艺术家、策展人詹姆士 • 普特南,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季铁和我们一同走进 " 霍金展 ",在这些科学家、艺术家眼中,霍金展是什么样子?当科学遇上艺术,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

【对话】

问题一:这场展览为什么这么火爆?

霍金展在开展之初就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许多成人也纷纷前去观展。这场展览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这么火爆?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眼中,从专业视角来看,这次展览具有什么样的特色?

??4.jpg

行星专家," 火星叔叔 " 郑永春。(张云峰摄)

科学家

郑永春:用趣味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宇宙科普,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次宇宙科普展,在长沙这么火爆,说明湖南的科普市场潜力巨大。这次霍金展是一个破冰之旅,因为湖南之前还没有以市场方式来运营的科普展。一个科普展,既有科普性又有艺术性和互动性,是很不容易的,这对主创人员是一个挑战。长沙是文化之都,艺术是文化,科普也是文化,通过这次科普展,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对宇宙感兴趣的市民,霍金展是个很好的尝试,也是个良好的开端。长沙文化产业实力很强,其实可以还考虑一下做科普产品的多元化开发。

陈松柏:中南传媒的霍金展是体验式的,非常直观,让大众特别是少年儿童感受到了宇宙的神奇与奥妙,将高深的宇宙物理非常形象地展现给大家,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与好奇心。同时体验式科普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能让观众参与其中,一定会成为未来科普的重要方式。这次展览的火爆证明了这一点。

??1.jpg

著名策展人詹姆士 • 普特南(中南国际会展供图)

艺术家

詹姆士 • 普特南:当大家走进这个展览的时候就仿佛进入到了霍金先生的大脑当中,可以听到霍金先生的声音。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不同的音效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沉浸式的体验过程,这对于观展者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次展览的主题非常复杂,因为霍金先生的观点是非常复杂的,但是这种呈现形式让霍金先生的观点和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

??2.png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季铁

季铁:霍金与乔治的宇宙展,是一个璀璨而宏大的艺术品,是一次全新的观展体验。这次展览是一场全沉浸式的互动艺术体验展,结合了视觉、听觉、触觉及肢体语言,可以多方位、多媒体、多角度观展。它破除了常规的观展模式,观众可走进作品,将观众作为展览呈现的最后元素,以最终的在场性实现展览的完成性。这个展览结合了装置艺术、雕塑、油画、涂鸦、声音艺术和多媒体交互语言,是由跨学科领域人员共同完成的一场视觉艺术联合展。

此次展览最大的艺术性,在于它不是一场单纯的科普展,还通过艺术语言进行了视觉呈现,让观众对科普知识产生理解,具有全新的 " 观看视角 ",并很好地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问题二:该如何向孩子讲述头顶的宇宙?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场宇宙科学的启蒙,他们将从这里开始,走向真实深邃的宇宙。关于我们头顶的星空,这次展览告诉了孩子们什么呢?在科学家看来,霍金展想要传达的,不仅仅是关于宇宙和时间的科学知识,还有一种更为宏大的宇宙观,孩子仰望星空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思考的过程。

郑永春:中国的教育一般都只学地理,不学天文,有限的天文知识都是地理老师教的,不知天文也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古代,看到星斗才能识别方位时间,所以树立宇宙观的第一个意义,是时空定位。

了解宇宙还有一个独有的功能,就是宇宙会影响人的三观。仰望星空时,你会发现银河系就有几千亿个太阳,几千亿个地球,地球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暗淡蓝点,人类更是宇宙间的尘埃,这会让人懂得谦卑,知道人生短暂,激励人们应该怀有梦想,做点有意义的事,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

??3.jpg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陈松柏

陈松柏:让孩子了解天文学、了解宇宙,知道宇宙之浩渺、宇宙之神秘,感觉到人类、地球、太阳系乃至银河系的渺小,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宇宙科普,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立志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问题三:当科学遇上艺术会有什么样的奇迹?

科学与艺术如交织的双螺旋,编织出人类的文明谱系。本次展览,是一次科学与宇宙的完美碰撞,当科学遇上艺术,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听听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分别怎么说。

科学家

郑永春:科学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是机械的、枯燥的,其实科学也是美的。就像我们看岩洞、地缝,第一感觉会觉得很美,但是当你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这就是科学之美。科学的美,需要艺术的想象来加持,但是这种艺术的想象,不能违背科学,科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陈松柏:我认为艺术是表现自然界的美,科学是揭示自然的奥秘,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在学校,学科本来就应该是交叉的,让文科生学习理科知识,理科生学文科知识。

艺术家

季铁:此次展览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 " 暧昧 " 的。首先从宇宙物理科学知识,从霍金先生的重要理论出发,融入了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观念性,并在多媒体交互体验和各种技术手段的辅助下,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平衡,才有了最终的展览现场。所以,展览最终呈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而不是单纯的科普展。这两者的结合,是具有纵深意义的尝试,当我们运用科学的精神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会让看似天马行空般的艺术语言,变得合情合理,会拉近观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会让我们体会到许多无解或待解的问题,换一种角度去看去思考,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这就是跨界的魅力所在吧。

相关链接 和科学家一起去看展

" 火星叔叔 " 郑永春对展览里的 " 时空隧道 " 情有独钟。在时空里自由穿梭,曾是少年的梦。置身 " 时空隧道 ",镜面和高速灯带营造的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也酷炫到 " 眩晕 ",让人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人在前行的错觉里,以至于解说在一旁不停地喊:" 向前走啊,这不是自动前行的电梯。"

" 现实的宇宙更加璀璨。" 陈松柏在 " 黑洞 " 前停下脚步,一道圆形拱门成了 " 黑洞 " 的入口,绚烂的光影像陷入旋涡,被 " 黑洞 " 吞噬。" 生动形象,我们读书的时候,别说图像,就是资料都难以找到。" 陈松柏感慨。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