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9上海写作计划:以文学的名义“求同存异”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编辑:石凌炜 2019-09-03 10:34:02
时刻新闻
—分享—

MAIN201909030654000297491240083.png

大雨滂沱,秋意渐生,从上海巨鹿路上的作家书店看出去,窗外街景隔着一层雨帘变得迷离朦胧;但在书店内,来自十余个国家的中外作家面对面直接交流,气氛热烈坦诚……2019“上海写作计划”今天在这里揭幕,一批驻市作家除了当两个月“上海市民”,还将在作家书店聚焦“想象共同体”主题展开讨论。

“经过27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从圣保罗抵达上海,虽然还在倒时差,但我很高兴被选中。我喜爱读经典诗歌,享受交新朋友,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学及文化有着浓郁的好奇心,这份向往让我对接下来的两个月上海时光充满期待。”驻市作家轮流自我介绍时,巴西作家保罗·斯科特的一番话,颇具代表性,也引得现场的陈村、小白、陈丹燕、周嘉宁等中国作家不时鼓掌微笑。

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在致辞中说,驻市写作是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文学交流形式,因为“文学创作并非凭想象来闭门造车,无米之炊撑不起优秀文学作品承担人类精神食粮的作用。”诚如罗素所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交流中互换生活经验,在沟通中注入彼此鲜活的动力,或许才是文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走出自己的“桃花源”,在更广阔空间里分享差异

每年初秋时节,一批海外作家在上海风情中漫步、创作、寻梦。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发起的“上海写作计划”创办于2008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外国作家驻市写作项目,近12年来累计邀请了36个国家的百位作家,他们逛弄堂、挤地铁、吃生煎、品小笼,走进上海普通人的生活。

意大利加布里埃略·迪·弗龙佐、波兰多罗塔·马斯·奥夫斯卡、比利时伊萨贝尔·维瑞等作家,都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但“上海写作计划”策划的一系列“深度游”,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了解上海作家和中国文坛的机会。精心设计的“浸入式”交流,也让海外作家们从各自熟悉的环境里“抽离”出来,对中国的印象不再停留于之前的“浮光掠影”。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他们展望上海生活时,纷纷感叹“超级期待”。俄罗斯作家图卢西娃·埃莲娜第二次来上海,但“根本看不够的上海”让她立下flag“绝不在两个月里浪费时间看电视!”墨西哥作家诺·莫拉莱斯·穆诺兹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在祖父的影响下,他有次偶然邂逅了瓷器上的中国画,瞬间被神秘美丽的东方元素迷住,滋生了对中国汉字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这次来上海一定到处多走走,感受一座城的每个角落”。

MAIN201909030655000195971472351.png

墨西哥剧作家诺·莫拉莱斯·穆诺兹作品

“对写作者而言,不同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激发作家对世界的不同感知,孕育了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拓宽了文学创作的边界。”孙甘露说,远如西方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东方的《诗经》《楚辞》,近如大家所熟知的《百年孤独》和《红楼梦》,创作者们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笔触,把所处时代的人间百态转化为或悲或喜的文字,共同铸就了一座座文学的丰碑。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和多元化,才有必要也有可能让我们走出自己的“桃花源”,穿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迷惑,带着敬畏心、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分享彼此的文学体验,携手探究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共同营造想象共同体。

当今天谈论共同体时,我们是在寻求理解还是安于表达?真正的理解可能达成么?在作家们看来,共同体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也是文学问题。作为观察和叙述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创作者对身份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的关注,都表现出了漫长而持续的热情和创造力。而其中困难在于,想象的共同体得以完成时,也意味着不同共同体间的对话将开始变得困难。不同语言、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生活风俗的差别,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到底是自然的财富还是难以回避的阻碍?

这些问号带来的疑惑,或许会在一年一度的“上海写作计划”探索中变得日渐清晰。

驻市两个月不算长,却在彼此文学之旅留下烙印

十余年来,每年驻沪两个月交流中播下的文学种子,已结出丰硕成果。回国后,海外作家往往以不同方式记录怀念驻市经历——有的出版了关于上海题材的著作,有的把上海体验储存进了灵感素材库,有的热心翻译了上海作家作品并主动推介至国外,还有的甚至把家直接搬到了上海……“他们让我们相信,上海写作计划是积极而有意义的,他们的反馈也是我们将这场文学交流活动继续接力下去的动力。”主持人、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说。

除了与上海作家探讨文学的魅力与困惑、与读者分享创作感悟与经验,朗读作品,拜访作家家庭,与沪上师生进行交流演讲等一系列文学活动,“上海写作计划”的一大特色,就是安排外国作家住进与民居比邻的普通公寓,走街串巷,体验沪上日常生活,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沉浸在生机勃勃的市井气息中。“上海写作计划”并不要求作家定时交出与上海有关的作品。但这段上海经验或多或少会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在彼此的人生和文学之旅留下深深浅浅的烙印。光是去年推出的“上海写作计划”十周年纪念文集中,《上海小笼包》《萦绕不散的茶香》《鲁迅的四个梦》等文章就可一窥驻市作家在上海的冒险与惊喜。

MAIN201909030656000085402004429.png

波兰作家多罗塔·马斯·奥夫斯卡作品

“上海写作计划”创办伊始,王安忆曾自嘲,全世界的“写作计划”中,“当初我们大概是最年轻无名的一个”。而随着计划的成长,从申请者中挑选出值得邀请的、有前途的、对文学有诚意的、能带来新东西的作家,就成了新的困难。但她有信心, “上海写作计划”正在搭建中外作家文学交流的平台,不仅让海外写作者走进上海,也能助力中国作品走出去。比如,近两年来,作家陈村的小说《象》被译成英文后,有驻市作家读完并写来一封长信,堪称一篇扎实的文学评论;保加利亚作家、出版商格奥尔基·格罗兹戴夫曾递给作家赵丽宏一份礼物,是后者散文《鹭鸶》的保加利亚语译本,而散文的选译者、保加利亚作家伊蒂莫娃,也是此前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

MAIN201909030659000238673922770.jpg

情缘仍在继续,手持文学这本“共同的护照”,两个月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