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现代中文学刊》改刊十周年纪念论坛、“中文学术与期刊生态”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生学术论文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华东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朱国华主持。“中文学术与期刊生态”学术研讨会分两场。第一场“中文学术期刊生态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由《现代中文学刊》副主编罗岗主持;第二场“中文学术期刊生态与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由华东师大中文系副主任文贵良主持。与会者就中文学术期刊的生态与青年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
现代中文学刊
改刊十周年,前身为《中文自学指导》
《现代中文学刊》是一份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学术刊物,侧重近代以来包括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尤其注重新史料的发掘和解读。其前身为《中文自学指导》,自2009年8月起更名为《现代中文学刊》,迄今已整整十个年头。
十年来,《现代中文学刊》学术视野越来越开阔,不断推出研究专辑,包括纪念"五四"九十周年和一百周年、新诗和新诗理论研究、左翼文学研究、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鲁迅研究等,首次披露郁达夫、茅盾、巴金、沈从文、穆旦、张爱玲等现代著名作家的重要集外文,发文范围还扩大至现代文学与电影、戏剧、美术关系的研究。该刊作者不仅遍及海内外,还包括硕、博士生和非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者。
《现代中文学刊》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回忆说,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文自学指导》曾为指导上海乃至全国的中学自学考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自学考试的萎缩,期刊发展面临新的难题。
“怎么走出这样的困境?当时华师大中文系的领导高瞻远瞩,提出要创办一个学术型刊物。当时中文系在古典文学文艺理论方面已经有了专门的研究刊物,所以就决定办成中国近当代文化研究期刊。”陈子善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种情况下,陈子善“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一改刊、办刊的任务。在后来十年的发展中,《现代中文学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得到了学界广泛的认可,并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文学类核心期刊。
陈子善表示,今天《现代中文学刊》也尝试着比以前更生动、更活泼。“学术本身不是枯燥、干涩的东西,而是有活泼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很多努力,希望大家给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让它办得更好。”
集学术性、史料性、趣味性于一体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自己在整理过去四十年累积的研究材料时只保留了四份刊物,其中之一就是《现代中文学刊》。他说:“我觉得这个刊物很好,文献资料丰富,有很多在其他刊物上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些资料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从1998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会的工作。他感慨,十年前经历改刊的《现代中文学刊》很快就在众多的中文研究刊物中脱颖而出,产生了非常大的学术影响力。
在刘勇看来,《现代中文学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争鸣与对话中保持鲜活。《现代中文学刊》多期设有 ‘回应’、 ‘争鸣’等专栏,专门针对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对话。此外,还有对学术热点的追踪与营造。”
“第二,对史料的绝对重视和全面运用。《现代中文学刊》对史料的重视首先体现在史料专栏的设置。自2009年第4期开始,几乎每一期都设有 ‘史料’专栏,史料专栏既有对作家年谱的梳理,对作家佚文的补集,也有作家日记、通信等的搜集与考证,甚至包括作家史迹的考辨,内容丰富多样,对于补充文学史的现场和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专栏设置灵活多样。首先,它不局限于学术论文,还有专门的访谈文章、文学批评、学术随笔、学者书评、译文等形式多样的栏目,还有例如 ‘1940年代文学研究’等特别专栏。每期的封面背面或封底还有作家的故居照、手记,研究者最新研究著作、当代作家相关著作的推广等,能够兼顾较多读者的阅读兴趣,真正做到了集学术性、史料性、趣味性于一体。”
学术与期刊一直以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本好期刊往往能够推动学术整体向前发展。但在当下“唯C刊是举”的环境下,本应纯粹的学术生态却受到了很大影响。
陈思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状的担忧。他说:“现在的生态不是中文期刊的生态,而是核心期刊的生态。”
他举例,比如《读书》杂志是80年代知识界非常重要的旗帜,这份刊物是非学术性的,但很有思想。90年代大量学者自创的刊物也都各有亮点,代表着学术前沿的希望。“但我们今天看不到了。大家都愿意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给C刊,而C刊恰恰又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被大量人情关系包围着,学术质量究竟怎样,其实很难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傅光明就此提到 “学术期刊当以学术立刊”。“这是一句正确的 ‘废话’,学术期刊命在学术,不以学术立刊小命休矣。问题是,我们的学术期刊都能做到学术立刊吗?”
傅光明坦言,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编辑,他深知此事不易。“学术期刊乃学术公器,编者要用心尽力把它办成多元、开放的学术伊甸园。事实上,我一向觉得学界的口碑是评价一个学术期刊的晴雨表。所以,作为一个编辑,如果听到有人说,怎么这么次的论文你们也发,或者,你们退了我的稿,但哪期发的什么稿还不如我的,这时,编辑的心里一定不是滋味。”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风认为,现在学术刊物的发展,背后隐藏着很大有问题,“学术的体制化固然有它的好处,所谓‘规范’都有它的道理在,不过要警惕规范化对多元学术的致命威胁。现在的‘学术规范’,更像是防范注水作弊,而不是为了学术的有效运转,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其实是目前学术败坏在发表环节的曲折反映。但学术靠的是‘自律’而不是‘纪律’,前辈大学者都不‘规范’,但治学元气淋漓。无限制地限制学术表达方式,学术刊物这方面越归于划一,对学术多样性和生命力带来的损害也会越大。如何平衡其间的关系,是个要害甚至要命的问题。”
他以文体问题为例,指出“学术文体的单一化”是造成整个学术活力减退的关键。
“我在北大开讨论课,要求学生写札记,大部分学生不会写。不少人认为札记是很初始的学术文体,而实际上几百年来,不少学术巨著使用的就是这种文体。其中许多学术内容是别的文体,尤其现在的论文无法表达的。我跟学生说,札记是读书最直接的结果,问题的根本不在不会写,而是不会读了,不会读书而治学只能做出假学术。学术千门万户,相应的文体也千变万化。现在越来越统一为一种或少数几种八股化的写作方式,作为学术本质的思考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变成‘操作’。治学没有风格,学者没有个性,这种局面不改变,中国人文学术固然会越来越热闹,但同时也会越来越僵硬。”
青年是学术的希望
当天也举办了第二届语言文学学科博士生学术论文研讨会。与会学者也谈到,在学术期刊由专家、教授管理的现状下,想建立良好的期刊生态更应融入青年学者的力量。
华东师大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表示:“博士生在刊物的发文,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既有评价体系的问题,也有学术环境的问题。但是对于中文系,对于中国的学术成长来说,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刊物是非常重要的平台。我们的刊物如果不能给这些年轻的博士生,年轻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发表空间,长远来看,对中国学术,对人文学科来说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限制。我们可以搭建这么一个平台,有所呼吁,更多关注青年人学术发表的问题。”
《复旦学报》编辑罗剑波也强调要关心、支持青年学者,尤其是对在校的硕士、博士给予大力支持。《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也提出在史料越来越边缘化的研究现状下,特别希望中青年做访谈史料,为当代文学的史学化、经典化提供新思路。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饶龙隼说:“我们的学科在于后继有人,把年轻人成长的路给关掉了,他们成长不起来就会断层,我们作为老师,真的呼吁把刊物留些版面给年轻人。”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实习生 刘欣雨
编辑: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