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家鲁敏随笔三册:虚构者的非虚构之路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编辑:魏玮 2019-11-11 10:20:11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9日,“鲁敏随笔三册——《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在南京奇点书集首发。作家鲁敏和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黄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媒体人罗拉拉以及主持人聂梅一起,从“一个虚构者的非虚构之路”出发,与读者分享这三本新书的创作历程。此次活动也是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活动之一。

11月9日,“鲁敏随笔三册——《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在南京奇点书集首发。鲁敏(中)、黄荭(右)、聂梅(左)。

《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二十余年来非虚构作品的首次完整结集,收录了她的个人随笔、创作漫谈、阅读笔记、文学对谈与演讲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由译林出版社于今年8月出版。

据悉,这三册非虚构文本均由鲁敏个人亲自编选,从“我读”、“我写”到“我说”,揭示了一个“70后”代表作家的文化滋养和创作经验。《以父之名》《母系》《胡迁之死》等曾备受关注的文章亦全文收录,其中《母系》已被译成英、俄、阿拉伯和保加利亚语等多种文字。

鲁敏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写小说,一直写虚构故事,讲述别人的世界、别人的空间、别人的时间。但我也悄悄地或者默默地说了很多我自己的话。我愿意一下子很实诚地全捧出来,交待我写作20多年来在各个方面的所思所想,所得到的,所失去的,我觉得它也许会对一部分人有一定的阅读意义吧。”

进入她的文字世界,才能感受她的勇气

1998年的某个黄昏,鲁敏站在一栋写字楼上往下看人行往来,心念一动,决意踏上小说之路,以小说之虚妄抵抗现实之虚妄。她记得自己正怀着女儿,大着肚子穿上所谓的防辐射服,野心勃勃又心神不宁地坐到电脑前,写出了作为小说家的第一篇小说《寻找李麦》。

“这么些年来在,总在小说里替我那些虚拟人物诉说,这回,也听听自己的声音,就算沙哑,也是真嗓子。凋敝的时间望着我,发酵的记忆望着我,苦涩的路人望着我,老年的我在望着:我为着这些目光而写。”这些声音,这些目光,被鲁敏放在了随笔集《时间望着我》里。

《时间望着我》书影

罗拉拉感慨,鲁敏在这本随笔集里有着非凡的勇气。“书里两次提到西瓜。一次写父亲,鲁敏的父亲在去世前大概一两个月送了她一只西瓜,但因为她与父亲关系不好,她就死活没有吃一口;还有一次写母亲。鲁敏和她的母亲本来高高兴兴地把一只当时对他们还挺稀罕的大西瓜带回家,不料途中颠簸,西瓜四分五裂,她母亲就跟她两个人坐在地上,把这只西瓜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可能都遇到过窘迫的事,但恰恰是那些事给了我们非常深刻的记忆,就是痛和甜夹杂在一起的记忆。”罗拉拉说,她是记者,采访过很多人,不少人会要求把采访里有伤体面的内容删掉。“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所以当一个作家真的有勇气把 ‘不体面’写出来,我非常感动。”

“表面上看,鲁敏是一个很审慎,很闭合的人,但你进入她的文字世界,才能感受她的勇气、她的激情、她的挚爱。”

不是小说家,我是路人甲

从1998年写作《寻找李麦》2000年发表《转瞬即逝》开始,鲁敏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已出版《奔月》《六人晚餐》《九种忧伤》《荷尔蒙夜谈》《墙上的父亲》《取景器》《惹尘埃》等三十余部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郁达夫文学奖、中国小说双年奖等。《路人甲或小说家》是她有关创作随笔、文学访谈与演讲的首次结集。

这本书也收录了何平和鲁敏的对谈。在何平看来,鲁敏是“70后”这个年龄段里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就像跑马拉松,鲁敏不是起跑时跑得最快的作家,她在 ‘70后’作家里入场不早。但她的短篇很快就引起了很大反响。到了近几年,她的长篇《六人晚餐》《奔月》都成为了这个群体里特别优秀的作品。如果谈到 ‘70后’作家而不谈鲁敏,对这一文学版图肯定是一个重大缺失。”

“对于今天的文学而言,鲁敏还有一个关键词—— ‘暗疾’,就是有关我们都市人内心有怎样难以言说的疾病这样一种文学表达。”何平称,从这个角度来看鲁敏还是处于一种特别活跃的状态,他甚至预言近三年里鲁敏可能会有一部长篇出炉。

《路人甲或小说家》书影

在与批评家对话之外,《路人甲或小说家》中也收录了鲁敏和《中华读书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的对话。鲁敏说:“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一个文学圈里谈论文学,但跳出这个圈子,从社会媒体或者社会人的角度去谈,我觉得也很有意义,尤其对那些有志于写作的人。”

“所有写作的人,最难的就是确认自己究竟有没有写作的才华。我们会碰到两种写作者,一种特别不自信,还有一种自信过了头。”她表示,“假如有人对自己的才华或者对未来之路有什么想法,《路人甲或小说家》也适合这部分人来读。其实不管你做什么职业,你走在大马路上,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你就是一个路人,一个他者。每个路人都有自己独立的、隐秘的、伟大的愿望,但是我们怎么照顾它,奔向它,成全它,这是我们最要学习和认识的事情。”

除了对谈,鲁敏还把自己对当下写作的观察与思考写进书里。她举例:“比如里面有一篇对流行写作的反思。大家经常认为所谓严肃写作与流行写作是水火不容的,其实不是。我在写作中会借鉴很多流行小说的叙事节奏,体会流行小说对读者的尊重。还有一篇写到眼下中国版权书特别活跃,出现了很多中国当代小说翻译成不同语种。但如果对其进行观察,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

阅读是安全高效且令人愉快的社交

在鲁敏看来,阅读是最安全、最高效且最令人愉快的社交途径。她最喜欢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的那句——“我们阅读不是因为我们不能认识够多的人,而是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不完美的同情和家庭生活及感情生活种种不如意事情的打击。”

《虚构家族》书影

《虚构家族》收录了她多年间的文学阅读笔记以及推荐书单。“穷年累月、点灯熬油的阅读生涯里,自然也有许多败笔和痛苦的记录,但滋味最好的那部分,我特别想与同道人分享。”

黄荭发现,这本书里收录的多是西方当代文学作品。鲁敏回应道:“书里西方当代经典比较多,东方老祖宗的经典比较少,是因为我觉得大家读我们中国的东西是比较容易的。像是《白鹿原》或者《活着》,根本不用我推荐,看的人自然很多。又比如像《追风筝的人》,我也觉得根本不用推荐。但我可能会推荐一些别的作家,分享他们在这个广泛世界中提供给了我们什么经验。”

“我是一个写作者,但也算半个专业读者。在《虚构家族》中我就想把我在当代外国文学现场看到的比较好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把阅读精华里最好的一层奶油给 ‘撇’出来。”鲁敏说,“我这个人除了写书之外就是读书,甚至于我是更愿意读书的。读了那么多书之后,我想告诉你,假如你时间紧张,比如要出差,我这里有一篇叫《轻薄之书》。因为我自己出差会很焦虑到底要带什么书,经过长期实践,选出了一些比较薄但又特别吸引人、不烂俗不肤浅的书。又比如我还写过《你想不想大笑一下》,就写到了我这些年读过的比较好或者让人看了真的很开心的书。”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