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绘读中国”原创绘本创作征集:绘就美好生活,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程千千 编辑:魏玮 2019-11-14 14:41:4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2019上海国际童书展来临之际,上海教育出版社举办了“绘读中国”原创绘本创作征集活动。11月10日下午,征集活动在复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启动仪式。

此次原创绘本创作征集活动将从11月10日启动至2020年7月31日,为期8个月,按绘本图画创作组和绘本文字创作组分别征集作品,获奖作品将获得出版机会。

活动现场 本文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供图

上海市教委教材语管处姜冠成在致辞中提出,优秀原创绘本的研发与出版,尤其是本市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优秀原创绘本的研究和创作,能将原创绘本的创作、研究、阅读和教学应用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时代脉搏,通过不断研发和推出优秀原创绘本,让更多优秀原创绘本走进校园,丰富教学资源,推动青少年阅读,为青少年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培育科学探究的精神提供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缪宏才认为,优秀的原创绘本要体现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传播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树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崇高理想。为优秀原创绘本搭建出版平台,为孩子提供充满爱和正能量优秀读物,是教育出版人的职责所在。

在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原创绘本的创作研讨。人工智能科普绘本《别把老鼠带回家》的作者辛月和画家陈晨、《小小发明家》主编黄榆婷、上海师范大学李学斌教授、复旦大学周进博士、资深绘本作家和研究者魏捷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就如何创作一本绘本,从题材选题、生活积累、创作技巧等多方面与大学生做了深入交流和互动,并对原创绘本未来的发展表达了殷切的希冀。

李学斌创作儿童文学已有20多年,有许多作品获得了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一系列重要的奖项,同时还从事儿童文学的研究和评论。他在演讲中,从专业角度阐述了绘本创作的题材选择和内容结构。他介绍说,绘本即图画书,是一种融合了文字和图画的不同叙事功能的艺术表现方式,主要有6种形式,包括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演艺型创作、乡土化创作等等。绘本在中国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它真正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大规模发展还不到30年。

李学斌着重介绍了文化绘本。“文化是化在我们血脉当中的一种元素,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整体的表达方式,都和外国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的文化绘本,能够把中国孩子的童年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中国文化的方式。”他说,并鼓励在场的大学生尝试文化绘本的创作。此外,他认为写实向、生活化的创作,也非常适合年轻的创作者。

周进作为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在美术学研究和教育方面颇有心得。他也来到启动仪式现场,探讨了今天的美术学如何才能满足绘本创作的需要。他提出,现在的大学课程体系对绘本的支撑不足,在艺术学科的分类、美术学科中插图专业的处境十分尴尬,并提倡专业教学中设置绘本相关课程。他认为,在绘本创作中需要让“美”更容易被找到,他提倡从孩子开始鼓励思维方式的培养,并希望能将优良文化传统教育融入绘本学习中;另外,绘本也让“美”更容易被创造,对此,他认为鼓励个性化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培养绘本画家的基本土壤。

曾获包括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中华优秀读物奖、国际杰出童书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的魏捷则详细介绍了绘本的创作方法。其绘制过程包括写好一个故事、选择适合的开本大小、采取何种绘画表达方式、酝酿与构思、依据故事设定形象、画草图并修改、进行有意思的图文编排并反复调整。

辛月的演讲题目是“从童心出发,向童心到达”。她在演讲中就创作绘本故事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创作者要充满童心,不要说教,相信孩子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从工作审稿角度和读者角度,换位思考指导创作;其次,她以《别把老鼠带回家》为例,强调了绘本创作中要控制语言和逻辑的难度,去掉连接词和因果叙述,通过情节推进自然表达;第三,主旨要积极向上,结局温暖,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感;第四,绘本创作在构思故事的过程中,也要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给画手充分的发挥空间;此外,控制故事节奏也很重要,需要在每次翻页中都设计惊喜环节,吸引孩子继续读下去;而在创作科学类绘本时,要格外注意科学知识的准确性,要与读本反复查证。

《别把老鼠带回家》

辛月也为绘本创作者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了几个建议。首先,最重要的是多读书,要阅读大量优秀绘本,提升品位。她说:“高质量的绘本阅读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创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你才会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什么样的不够好,还有怎样的改进空间。”其次,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找到语感也很重要。“亲子阅读的进行过程是小朋友看着画面,家长进行读文字。适合读出来的绘本,小朋友才会听。有时候放在纸上可能看不出问题,你大声读出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对小朋友来讲是不是足够友好。它应该是朗朗上口的,如果非常拗口的话,就说明还要继续进行修改。”另外,她还建议创作者去图书馆、社区和学校,或者加入阅读推广人的行列,为更多小朋友读书,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也是在做社会公益。

陈晨则分享了创作《别把老鼠带回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她发现很多好的灵感和想法往往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别把老鼠带回家》,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小男孩和他亲爱的猫之间的有趣故事,聪明的小男孩最后运用他的编程技能完美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我家里正巧有一个正在学习编程的小男孩,这次的绘本创作也得到了不少我家小男孩的帮助。”陈晨说。

开始创作时,陈晨首先会记录下自己对于绘图的种种想法,并清晰整个故事的逻辑结构,经过前期不断思考和反复推敲,使图画和文字达到相对的平衡,才可以将故事最好的呈现出来。之后进入角色设计环节,为此她细心观察自己的儿子和楼下的流浪猫,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获得灵感,最终创作了一个聪明而执著的小男孩。这些工作准备好之后,陈晨开始将角色带入分镜草图,因为绘本是连续的图画,和单张的插画不同,不仅要考虑画面的构图和格局,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体的连贯性;当然色彩也是至关重要的,选用的色彩需要考虑到绘本整体内容,因为《别把老鼠带回家》的故事和编程有关,所以她在绘本中整体采用了比较科技感的配置。而在最后的绘制正稿阶段,她鼓励大家多多尝试不同的风格和技法,慢慢找到最适合的。

陈晨特别提醒说,对于创作者来说,不光要努力勤奋,还要具备敏锐的生活观察力。无论哪种题材,都试着从身边出发,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相信会得到最好的启发。“我之所以从事儿童绘本的创作,一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孩子和小动物,二是因为我也是一个小男孩的母亲。接触儿童插画和绘本就是我从十月怀胎时开始的。很多时候我的创作灵感都是从我家调皮捣蛋、让人头疼又天真可爱的小家伙身上得来的,他也是我所有作品的创作基础。每次我都会让他从他自己的角度表达一些看法,提一些修改意见。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往往是成人意想不到的,这样也更能让同龄的小朋友接受和认可。”她说。

黄榆婷身为《小小发明家》的主编,则分享了人工智能绘本的设计创作过程。为了创作人工智能绘本,《小小发明家》工作室曾在全国的37个城市给2万个孩子上过一节课,以征集小朋友的作品,让他们把在生活中关于发明创新的任何一个想法,都给画下来;再筛选其中一部分有意思的作品,让小朋友在设计师的帮助下,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一件实际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跟我们以前时代的孩子有一些不同了。他们从六七岁开始就已经关注到了机器人,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可穿戴设备了,”黄榆婷说,“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想让更多的孩子通过绘本的形式,从小就能够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科技。”

活动最后,上海市教委教材语管处、上海教育出版社领导向志达书店、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赠送了最新出版的人工智能科普绘本。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程千千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