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近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策展人黄笃与乔纳森·哈里斯联合策展,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37位艺术家参展。展览主题是基于全球最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现实而提出的。
这些世界景观的新动向及不确定的状态,包括类似于国际经济发展的失衡、贸易保护壁垒与逆全球化的抬头、被迫流离失所的移民,狭隘民粹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暴力不断浮现,高科技技术的竞争及跨越地理界限的网络渗透和攻击,环境问题及英国脱欧的困惑等,在作品中都可以感受。
尼泊尔艺术家玛尼·拉尔·斯雷斯塔 《1336计划》展览现场
如现场最大一件展品是尼泊尔艺术家玛尼·拉尔·斯雷斯塔的《1336计划》,这是一个社区艺术项目,通过与加德满都的多样化社群,特别是妇女和青年一起工作从而表达一种艺术理念。加德满都海拔高度1336米,提示出这个地区的生存现实,历史与现在,混乱与痛苦,特别是2015年地震后,山谷生态进一步恶化,但这里的人仍在努力建立他们的希望与荣耀。就像巷子里的妇女们一起编织、交流这样自然。这件编织而成的巨大的装置可以允许观者进入和触碰,而编织这种材质的选择也象征着生命中的经历,是自发生长的、表现性的、互动的、有趣的和纠缠的。
沈远 《课堂作业》
沈远的《课堂作业》 较为直观地表现对于现代性的思考,几十个桌子和小椅子都被悬挂在墙上,策展人说这象征着某种吊诡和倒置:童工们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小桌子上日复一日加工这种红色的鞭炮形的布艺品,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经济发展和精致的玩具背后常常是无数个这样工作的人付出的牺牲。
田龙玉 《用引致忧伤的东西来治疗忧伤》
田龙玉的作品《用引致忧伤的东西来治疗忧伤》,艺术家关注经济迅猛发展与城市扩张所产生的现实问题。拔地而起的世界大厦(全球财富和权利的象征)在艺术家看来,像“獠牙”一般成为全球化景观下都市化的“异变”。艺术家眼中城市发展是构建与毁灭融为一体的,城市化高速和不可逆的发展存在着遗留的问题与现实创伤。
“今日文献展”是北京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常设性大型国际三年展,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十二年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还反映了亚洲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当代艺术创作的新动向。
策展人乔纳森·哈里斯在开幕式上谈道,展览主题“缝合”(A Stitch in Time),源于英语谚语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意指在事情还未恶化发展时及时补救,以避免日后产 生亡羊补牢的麻烦与困扰,强调的是以当代艺术对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做出反应。
柏谢尔·玛库 《海市蜃楼》
柏谢尔·玛库的《海市蜃楼》是用近两千个陶瓷房子堆叠拼成的,策展人谈道,每一个房子象征的则是每一个流离失所的人。
何岸 《看看大哥能帮她吗?》
何岸作品《看看大哥能帮她吗?》中,何岸使用霓虹灯“文字”作为媒介,把在公共空间中废弃的、碎片的、残缺的原有意义的霓虹灯文字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建构起一种别样的陌生化的叙事。他对文字的重新拼合基于语言学和观念相结合的方法,延展成另一种(阅读)顺畅和(理解)障碍相交织的新的文字叙事。
邵译农作品
邵译农利用传统工艺方法,经过十年日复一日对树的主干进行烘烤、打磨、披麻、挂灰、上漆以及再上漆的工艺,最终漆树“生长”出约十厘米的厚度,再将这赋予人工生长的漆器悬挂于排序的拱形不锈钢结构中,呈现出装置雕塑的效果。从作品中可以看到木的自然节律和质朴简约,也能感悟到人的劳动与自然相关的生命、时间、生长的外化状态相吻合。
崔玄周作品
艺术家崔玄周挪用了西方伟大艺术家及经典艺术作品的元素,他选取了其中的图像符号和题目并对它们进行批判式的、艺术式的“修订”。
萧昱《竹子》
李洪波《文化男女》
李景湖,现在考古(东莞),青铜,尺寸可变
东莞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曾生产占世界百分之五十的玩具。这些被废品站收购的玩具模具就是遍布全世界的塑料玩具的母体,生锈的玩具铜模具,粗看像古代青铜雕塑,但细看就像我们小时候流行的卡通角色。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转移,东莞制造业日渐式微,世界工厂之名已不再强劲。这个作品正是全球化下东莞经济史的写照。
黄晶厚作品
韩国艺术家黄晶厚擅长以摄影表现人或物体的属性及其叙事。他在“面具”系列中呈现了一张鱼皮或鸡皮或其它物质与人脸的关系。他以怀疑主义态度对肖像进行了重新界定,不仅暗示了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创造的突变体,而且也揭示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两面性,隐喻了我们在寻找自我身份中的迷失状态。
“缝合”除了缝纫与外科手术中“缝针”的字面含义,同时它的深层含义与西方的后马克思主义者、 阿根廷裔理论家厄内斯特·拉克劳于 20 世纪7、80 年代在社会与语义层面上提出的链接理论相联系。“链接”是把独立不同的事与物连接在一起的动作行为,具体指不相关的不同语言、观念、意识形态、经验、价值、渴望和人群间关联。展览主题“缝合”以此引申为人主动参与和改变的内涵,具体通过隐喻的或唤起的方式使人投入行动、介入、干预、揭示和改变的对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编辑: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