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奔走,如同梦境中穿行,不只是空间在跨越,时间似乎也在这个时刻恍惚……抗击非典那年他67岁,今年84岁,17年的岁月仿佛一眨眼就溜过去了,只在青丝上留痕,秋霜似的白发笼在他的额头。想不到耄耋之年还要与病毒交战。”——《钟南山:苍生在上》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地球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世界性灾难面前,已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震中”,匆匆的行色,困倦时凝重的表情,他在危急关头依然果敢,依然有担当。
文学刊物虽不是新闻媒体需及时传递信息,但在国家与民族遭受灾难时文学不应该缺席。5月14日,《收获》长篇专号2020年春卷长篇非虚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首发研讨会在上海作协召开。
《钟南山:苍生在上》由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熊育群撰写,一经发表,引发文学界内外的强烈关注。一部与事件发生同步的非虚构作品,要如何创作才能把握好文学与现实的精准尺度?一个大众熟悉的公众人物,如何描述才能刻画出动人的魂魄与叙事的张力?面对这样的难题,熊育群交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为零距离现实题材非虚构作品树立了一个标杆。
“整个创作过程,可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并且越来越复杂。钟南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疫情的发展也一直在转变,新的事实出现了就要修正之前的表述,写作总有结束的时候,而疫情至今没有。”熊育群在研讨会上说,这部作品创作了一个月,修改了一个月,编辑也审核了一个月。
12年前,熊育群为钟南山创作过报告文学,对钟南山有一定的熟悉度。此次疫情爆发后,当熊育群在网络上看到钟南山深夜赶赴武汉在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时,他深受感动。“耄耋之年披挂上阵,无人不受震撼,又让我觉得特别难受。”熊育群决定接下书写钟南山的任务。
这个时候的写作是困难,“救命是第一位,写作不能耽误钟老的工作,于是联系了钟南山的助理,从助理那里得到支持,同时遍查资料、采访钟南山团队中的医生,去他工作的医院就地取材,”熊育群说,现在出版这部作品,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是书写钟南山,同时也是通过钟南山记录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在熊育群的笔下,钟南山不仅是一名英雄,也是一个凡人,他的一生同样充满坎坷挫折;面对疫情也几番泪目,他有着自己的情感与挣扎;他敢医敢言的背后是害怕,害怕失去病人。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在研讨会上提到,文学应该表现时代、表现民生,在国家与民族遭受灾难时文学不应该缺席。“武汉封城后,《收获》联系了在武汉的七八位作家和记者朋友,希望能采集到来自第一线的所见所感。《收获》本刊第三期的散文头条《一个志愿者的抗疫实录》,就记录了作者如何从国外回来禁足在家,最终走出家门成为社区志愿者团长的过程。我们的编辑吴越特意向在武汉的几家媒体记者约稿,当时我们最想采访的就是医务人员,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医务人员作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他们无疑是2020年度最最可爱的人。这些年《收获》除了努力保持虚构作品的高水准之外,还非常注重纪实文学或者说非虚构作品的培育和开发。当得知熊育群在创作钟南山的非虚构作品时,《收获》就赶紧去预约了。”
“熊育群的这部作品没有收集八卦讲猎奇故事,而是书写了钟南山作为知识分子的风骨。我认为一部作品的文学性和影响力不是对立的关系,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纪实文学往往直面生活,关注民生,熊育群这部作品做到了。”程永新说。
“钟南山作为一名科学家,在国家几次重大危难关头,冲在最前方。我想他之所以能产生重要影响,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他所做的事情跟数亿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的评论、他的论断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说,“看他本人很难相信是一位84岁的老者,他看起来是那么活力四射、充满了血性。熊育群用人民的视角和家国情怀,把这样一位时代大家的精神、人性的温暖,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国力量,书写了出来,读来令人震撼。”
熊育群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王尧在研讨会上表示:“钟南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传说,疫情期间,大家对钟南山的一举一动,他的发言都非常关注,其实就是在关注自己的疑虑和问题。特殊时期,不仅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情绪都在翻涌,要写好这些变化不易。而在当下的场景里处理问题是最难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非常大的争议,但熊育群处理得很好。再者用艺术的方式来应对重大事件,在零距离现实中书创作非虚构,文学刊物与出版社联动快速地出版,这在全国也是首次。”
此次《收获》长篇专号2020年春卷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除了《钟南山:苍生在上》,书中还收录了须一瓜的《致新年快乐》、张忌的《南货店》、孙频的《我们骑鲸而去》等一批当代文学原创精品。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徐明徽
编辑: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