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
龙志银 摄
2020年春天,“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宣布,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进展。7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
这场仗,湖南靠什么赢?
“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这是《瞭望》周刊记者经深入采访,探寻出的湖南如期交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历史答卷背后的精神密码。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精准扶贫探路前行。”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成新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为记录好、宣传好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的脱贫故事,湖南充分发挥传媒资源优势,主动对接、融入新时代媒体舆论话语体系,巧妙运用传播规律,在故事挖掘、人物塑造、经验推广、价值传递等方面精心设置议程,构筑起一个立体、多维的传播链条,让湖南减贫经验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展现出一幅幅脱贫攻坚见成效的美丽图景。
聚光灯下的小山村
报道如何常做常新
6月24日,“人民日报进乡村”第三期邀约人民日报社编辑记者连线湘西十八洞村,共话十八洞村经验在湘西大地的生动实践。
十八洞村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落,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访贫问苦,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十八洞村由此声名远播。
今年年初,《人民日报》策划的专栏《总书记来到我们家》,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致富奔小康,心气格外足——回访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石爬专家》。
从“我和老伴本来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也认命了”,到“现在一年四季餐餐有肉吃,神仙过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精准扶贫给石爬专老人的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
十八洞村,这些年可以说是在聚光灯下。为了让这个小山村的报道常做常新,湖南不断挖掘新的素材。
今年3月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村里迎来第一批返乡的4位大学生。赵成新介绍,当时湖南省委宣传部和省扶贫办的同志正好在村里调研,感受到了他们的迷茫:出去打工因疫情受阻,回家乡创业一片空白。
“我们得知此事后觉得是很好的新闻题材,便和湘西州委宣传部的同志拉着他们来到精准扶贫广场谈心,鼓励他们保持定力留在家乡创业,作为新生代建设家乡。”赵成新介绍,扶贫办将十八洞村迎来第一批返乡大学生这一题材,在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例会上通报给各媒体。媒体迅速聚焦这批年轻人,一时间报道铺天盖地,这种鼓励无疑给了他们自信和力量。
“我们随即动员他们另辟蹊径,展一技之长,利用移动新媒体宣推家乡,展现十八洞村脱贫路上的‘十八变’,展示老百姓脱贫之后的幸福生活,展销村里苗绣等特色产品。如今他们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返村创业。”赵成新告诉记者。
既有脱贫经验全景解读
也有典型报道新颖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寄语十八洞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正在三湘大地全面开花结果。“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1143”劳务协作模式、“互联网+社会扶贫”……为了让这些湖南经验看得见、传得响、摸得着、用得上,各级各类媒体进行了多面立体的解读。
今年1月,新华社连续推出《“四带四推”,引领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湖南产业扶贫综述》等4篇系列报道,对湖南在蹚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基础上,又探索推广了“四带四推”等产业扶贫新经验,为产业扶贫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的做法进行了聚焦。中国新闻网推出的《精准扶贫如何让群众“认账”?湖南探索创新高质量“样本”》报道视角新颖,内容有新意。
湖南有5.6万名驻村干部活跃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湖南日报》记者驱车1600多公里,辗转罗霄、雪峰、武陵山区,探访那些在深山冷坳驻村的“夫妻档”“兄弟连”“姐妹花”“父子兵”“全家班”……跟他们一起到田间地头体验、入百姓家中探访,泥土沾脚、风雨浸衫,看到一张张感激、温暖的笑脸,采撷一个个有情有义的故事,推出《帮扶一线,那些携手上阵的“一家人”》专题报道。
赵成新说,为了“多位一体”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讲好脱贫攻坚的湖南探索和创新实践,“必须不断转换视角,精心策划,设置议程,并抓住时机,把握节点,积极发挥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作用。”
今年2月29日,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2019年拟摘帽的邵阳县等20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湖南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湖南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于3月5日召开贫困县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特别是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前策划,主动向媒体“喂料”,借助全国两会重要窗口和平台,充分展示全省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好做法、好成效,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湖南脱贫攻坚稿件达50余篇。《湖南日报》在全国两会期间连续推出《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脱贫攻坚,三湘大地焕新颜》等10篇牵引稿,全网点击量超1亿次。
今年以来,仅中央各驻湘媒体就推出湖南脱贫攻坚宣传报道20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主流媒体发稿500多篇。
探寻答卷背后精神密码
挖掘三湘大地脱贫智慧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唐湘岳和《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记者龚颖采写的《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追记湖南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这样给大家解说:“1929年5月,彭德怀带领红军部队来我们炎陵十都镇晓东村曹宅,用染布房的染料水写下了这条标语:‘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共产党闹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现在我们所说的‘两不愁三保障’不就是这个意思嘛。共产党的初心、扶贫攻坚的源头就在这里!”
“英雄辈出的三湘热土,滋养着理想信念,流淌着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赵成新说,2019年11月,当脱贫攻坚胜利终于临近时,却倒在这片红土地上的“脱贫书记”黄诗燕身上,就凝结着湖南答卷的精神密码。
“‘求真务实、经世致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湖湘文化精髓,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湘军’的文化信仰。”赵成新谈道,脱贫攻坚不是一张方子治百病,而是一把钥匙一把锁。湖南探索的“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工程,不搞“高大上”项目,不大拆大建,而是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贫困类型施策,因地制宜开展微建设和微改造,既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又留住了美丽乡愁。
“敢为人先、敢于牺牲的骡子禀性,是三湘儿女摆脱贫困、追求幸福小康生活的‘独有气质’。”赵成新介绍,2020年清明节期间,湖南省扶贫办策划“致敬牺牲在扶贫一线干部”的宣传方案,湖南卫视等省内主流媒体不仅集中报道了这些牺牲的扶贫干部,而且通过大量感人的故事,拓展了故事的历史深度,找寻湖南脱贫攻坚的精神源头。“这种历史与现实联系、交织的讲述方式,唤醒了人们对峥嵘岁月先烈们崇高革命精神的记忆,也从脱贫攻坚这一时代命题中找到了答案。这一价值理念,就是讲好精准扶贫故事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雷萌
编辑: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