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版权秩序不断规范 技术助力市场监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赖名芳 编辑:魏玮 2020-09-17 10:51:3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赖名芳

9月16日,国家版权局在京举办以“强化网络版权治理、优化网络版权生态”为主题的2020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受国家版权局委托发布了《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

报告称,2019年我国网络版权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亮点频出。与此同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对网络版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

行政执法聚焦治理难点成效明显

2019年,我国在网络版权保护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行政保护方面,行政执法引导版权秩序不断规范。一是“剑网2019”专项行动成果斐然,成效显著。围绕互联网版权治理热点难点,开展了媒体融合、院线电影、图片市场、流媒体等多个领域专项整治。2019年共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10万条,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450件,其中查办刑事案件160件,涉案金额5.24亿元。二是针对网络新技术和商业新模式,版权执法监管部门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创新执法监管方式。2019年累计监测发现网络侵权链接42万条,综合下线率97.9%。三是深化版权重点监管,各级版权执法监管部门实施分类管理,持续加强媒体融合发展、院线电影、流媒体、图片等领域的重点整治工作,继续对网络视频、音乐、文学及网盘等领域主要网络服务商进行版权重点监管,推动全面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四是加强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国家版权局会同网信办、工信部建立侵权盗版网站(APP)联控机制,遏制盗版传播,督促微信、微博、网盘、应用商店等网络服务商核查删除侵权盗版信息3万余条。

司法审判探索版权新型治理规则

在司法保护方面,司法审判不断探索版权新型治理规则。虽然网络版权纠纷持续增长,但司法保护效能在不断提升,司法途径仍然是解决网络版权纠纷的主要渠道。2019年北京、广州、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审理网络版权相关案件1700余件。3家互联网法院成立以来,在案件审理、技术运用、诉讼规则等方面不断创新。北京互联网法院广泛使用法律知识图谱、区块链、人脸识别、云视频、微服务架构等10余项先进技术,提高审判效率。

报告显示,2019年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的刑事案件同比上升41%,在著作权刑事案件中占比达36%。其中,游戏作品仍是“重灾区”,占比高达68%。1/4的案件罚金大于50万元,有力震慑了日益猖獗的著作权犯罪行为,实现了通过刑事手段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目的。

多元共治技术驱动治理手段升级

在社会保护方面,多元共治增强了版权协同保护的合力,技术应用驱动了版权治理手段的升级。近年来,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不断演进,由过去的数字水印技术转变为以区块链为主的版权保护技术。北京互联网法院利用区块链技术“天平链”进行电子存证,作出首个版权侵权案件的判决。百度、爱奇艺、新华智云等平台推出区块链凭证功能,有望从源头解决盗版、“洗稿”等问题。

2019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知识信息维权与使用的不平衡引发维权乱象,平台的版权治理责任需作出适当回应与调整,创作者、传播者与产业上下游相关利益方之间的授权和分配规则亟待理顺,国内外版权合作交流与执法协作机制尚需完善。报告建议,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版权保护理念,以法治手段协调创新主体的利益关系,既强化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又兼顾大众信息获取的便利与自由,做到版权保护水平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保障版权侵权损害赔偿与其市场价值相适应。此外,应进一步完善平台立法规定并适度加强平台的法律责任,建立常态化、可执行的新型网络版权协同治理格局,深化开放合作,完善国际版权治理规则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赖名芳

编辑:魏玮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