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出版的艺术

2020-04-27 11:24:52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聂震宁 编辑:魏玮
字号:

书同兄:

“4·23”世界读书日。谢谢你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拙著《阅读的艺术》!你评论留言:阅读有艺术,出版也有艺术吗?有意思!政治有政治艺术,战争有战争艺术,外交有外交艺术,管理有管理艺术,举凡教育、学习、写作、说话、建筑、园林、烹饪、生活等无不有艺术,那么,作为传播各种知识文化的出版,又怎能没有艺术?

这几个月里,许多人都十分关注电视新闻中可敬的医护人员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报道,有许多情景能让我们这些医学上的外行悟到其中的精妙,那往往就是医学中的艺术。一位大夫瞬间做出的决断,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抢救危重症患者,居然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一位大夫对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做出换插管的决定,竟能使得患者转危为安,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些技术操控之外的悟性,这悟性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

至于许多医护人员采用各种办法安慰患者,舒缓患者的焦虑,疫情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让我们时时感受到一种医护的艺术。唐代孙思邈所说:“大医精诚。”一位西方哲人所言:“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疫情期间“大医精诚”的种种情景,让我们所有人为之感动。

什么是艺术?古今中外哲人们下过各式各样的定义。归总起来,艺术最重要的品质就在人的精神创造。人们各种活动的艺术性之高低取决于精神创造的优劣。

出版的艺术也概莫能外。

同处改革开放之初,“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2年一次推出50种,涵盖世界上哲学、思想、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学术代表作,给遭遇过10年书荒的读者很大惊喜,为新时期学术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典基础。

“走向未来丛书”跨越学科限制,执着于思想解放的前沿思考,在选题设计上是面向未来的创新。“走向世界丛书”则选择晚清国人看世界的不同眼光,借以成为对改革开放的催促和推动,在选题设计上是温故而知新的创新。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既往近20年丛书断断续续出版的基础上扩大了选题范围,提高了出版的密度,体现了新时期的开放精神。“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帮助国人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当代文学的进程和风貌。如此等等。精神是一个——改革开放,然而选题的角度和风格却各各不同,这就是出版的选题艺术。

出版的选题艺术可讲的故事最多。

在对待原创选题上,许多名编辑风格迥异。冯雪峰编辑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读稿读到凌晨4点钟,一时激情难耐,提出马上要约作家杜鹏程来交换意见。何启治编辑长篇小说《白鹿原》,联系作家陈忠实长达18年,可谓锲而不舍。龙世辉编辑《林海雪原》,既充分尊重作者曲波的意愿,又毫无保留地投入精力改写作品,既视作品如同己出,又毫不谋求私利。周振甫身为文史专家,却在编辑《谈艺录》《管锥编》上全力投入,多有专业上的贡献,深得学者钱钟书的感佩。傅璇琮编辑《万历十五年》,征得远在美国的作者黄仁宇同意,在北京邀约文风比较适合的学者帮助全面完善文稿,这才有了后来被称为大历史写作的范本。如此等等。精神是一个——一切为了好书,然而着力点因人因书而异,这也是出版的选题艺术。

在对待出版社原有选题上,出版人也颇有各种艺术的操作。商务印书馆把自张元济起百年来出版的世界学术名著汇集而成“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把自冯雪峰起半个世纪来出版的中外文学名著汇集而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二者后来都成为两家大社的看家品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把一本原来薄薄的小书《世界美术二十讲》改编为插图珍藏本,全彩印刷,一直大卖至今;其后,又扩充成“二十讲系列”,相继收入《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乡土景观十讲》《西方20世纪别墅二十讲》等,成为这家名店的常销书。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第三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学界虽有好评,可市场并未大卖,编辑并不就此放下,而是时在念中,一旦有了良好时机,主动建议作者修订,重版书成为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品种。如此等等。精神是一个——求新求变,在选题开发上坚持与时俱进,这同样是出版的选题艺术。

书同兄,作为新入职的编辑,你们往往会对出版选题的艺术性比较感兴趣,不错,这是整个出版过程里最具创新价值的环节。遗憾的是你目前还只能先从事文稿编辑工作。那么,文稿编辑有没有艺术性可讲呢?

有!文稿编辑也要讲求艺术性。

记得我曾经给你们讲课时谈到过写作的两个层次,即“对不对”和“好不好”,其中“好不好”就是写作的艺术性要求。文稿编辑一般来说也要先从“对不对”来评价规范文稿,这大体是技术活,不可马虎。最后还是要在“好不好”上多用心。

早年间,曾经有编辑在编发著名作家孙犁的名篇《荷花淀》文稿时,文中写到抗日根据地,男人都去当兵了,家里的女人想念丈夫,作者写了一句“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文稿编辑顺手改成了“女人们到底有些牵肠挂肚”。他认为牵肠挂肚比藕断丝连更贴切。可是书出版后惹得作家勃然大怒,他认为破坏了他的语言风格。这就是编辑工作中常说的“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和“如需修改,要征得作者同意”两条规范。

20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的一部翻译文稿中有“他的病一日日好起来了”的句子,文稿编辑认为里面“一日日”太文绉绉了,就改成了“一天天”,翻译家把状告到社长曾彦修那里,为此曾社长召开全社编辑大会谈这个问题,指出老翻译家作为老知识分子,有自己的文风,没有必要非改成大白话“一天天”。可是,周振甫审读钱钟书的《管锥编》,指出书稿中1000多处错讹,绝大多数为钱先生接受,而且还在序言中感谢“良朋嘉惠”。在文稿编辑环节,把文稿改好是艺术,不擅改也是艺术,编辑的谨慎从事、相机从事就是一门艺术。

说到出版的艺术,很多人会立刻想到书籍的印装艺术。不错,书装艺术是书籍中最直接的艺术。书装艺术在美术学科里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专业。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书籍印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电子书、网络版再便捷,可毕竟没有那些印装艺术高超、印装质量上乘的书籍惹人喜欢。人们究竟喜欢纸书哪些方面呢?喜欢书的用纸,喜欢书的装帧设计,喜欢书胶钉加锁线,喜欢书的字体适中且行间距疏朗,更多人喜欢买书时捧书的快感。更不要说一些藏书家,特别是“复本控”,他们的收藏不仅为新品,还特别重视收藏内容与装帧、纸张与设计俱佳的书。就连一些喜欢电子书、网络版而唱衰传统纸介质书籍出版前途的朋友也承认,说是未来的数字网络出版时代,大概只有印装质量讲究的纸书可以作为艺术品能够生存下去。

书同兄,我们并不因为书籍的印装艺术关系到传统出版业的生存和前途才高度重视起来,其实,即便远在数十年前,还毫无数字互联网技术的挑战,出版业就强调文稿编辑要在书籍印装艺术上加强修养。

记得在第九封信中咱们谈过这个问题,我建议文稿编辑要跟书装设计者“同明相照”“同气相求”,应当成为“半个装帧家”,善于从整体上把握装帧方案,为装帧设计者做好参谋、助手。何况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纸介质出版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提高我们书籍印装艺术的鉴赏力不仅有利于编辑个人成长,而且已经成为事关行业生死安危的大事,不能不有相当的关心了。

好了,出版环节最后剩下的就是营销了。营销也有艺术吗?不用说,出版的营销艺术不仅有而且不能没有。

当年我和人文社的同事操作《哈利·波特》的营销,为此写过一篇长文《一部超级畅销书的生命工程》,称得上生命工程的营销方法,总归带有相当的艺术性。当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加拿大作家长篇小说《英国病人》,书早已印制完成,一直按下不发,为的是等待同名电影在奥斯卡获奖的信息,一直等到影片获得9个奖项的信息传来,图书销售这才趁势而上,赚得个盆满钵满。不能不说是营销艺术上的成功。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不少出版社将新书发布从线下改为线上“云首发”,不屈不挠地做营销,令人感慨。

中国外文局组织抗击疫情系列出版物全球“云首发”仪式,还邀请国际友人通过“云致辞”参加“云首发”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达到全球首发的效果,颇具震撼力。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名言:“动荡时代最大危险不是动荡,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我们出版人在疫情之下并不固守“过去的逻辑”,而是创新办法,坚持营销,这本身就是一种营销的艺术。

书同兄,自你入职出版社以来,已经给你写到第十二封信,刚好成了一打。我们已经就一个新入职的青年编辑面临的不少问题做了讨论,尽管觉得还有不少问题未能谈及,可还是只能就此打住。再絮絮叨叨下去,我就该成“老师控”了,让人讨嫌。我之所以在第十二封信里讨论出版的艺术,其实就是想建议你对不管是不是讨论过的问题,都能把握好一种思维方法,也就是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艺术创造的思维方法,就是既要坚持价值正确,又要求新求变求好,在考量“对不对”的同时,还要想想“好不好”,把事情做对,还要把好事做好,把好书做好——这大概就是出版艺术的精神和主旨。供你参考吧!

此祝

春安!

聂震宁

2020年4月22日

回顾

《给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专栏已发篇目:

1.《写给新入行的编辑》

(2019年7月8日06版)

2.《认识你的出版社》

(2019年8月5日06版)

3.《向老编辑学习什么》

(2019年9月2日06版)

4.《学会跟作者打交道》

(2019年9月18日06版)

5.《正确认识社会效益》

(2019年9月30日08版)

6.《怎样学会做选题》

(2019年10月14日06版)

7.《怎样才能写好审读报告》

(2019年11月4日06版)

8.《不能轻视基本功》

(2019年12月2日06版)

9.《学会与各部门合作》

(2019年12月30日06版)

10.《编辑与读书》

(2020年1月20日06版)

11.《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

(2020年3月10日03版)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