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是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其实从内容上来看,这部鸿篇巨著更像是回忆录。
我曾好几次说到,生在那个时代的俄国,是每个作家的幸运,也是他们最大的不幸,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这些有如太阳一般闪耀的作家遮蔽了几乎整个世界文学的天空,有他们在,道路就是光明的,不用担心文学的路没有方向,但是也正因他们的闪耀,余下的人再难发光。柯罗连科就是这些太阳光芒笼罩下的一颗明星,很亮的一颗,但是依然无法显眼。
《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读起来并不轻松,但是这依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在长达80万字的篇幅和大量的人物背后,是时代的共性与人的个性的激烈对抗。社会欲将人全部同化,并且几乎做到了,但是终有一些人前赴后继与这股洪流对抗,这些人在俄国被称为“社会的良心”。柯罗连科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本门槛很高的书,因为她内在是改革失败后到革命开始前整个俄国社会的缩影。这个时期,或许是俄国建国以来除了被蒙古统治的200余年时间外最为动荡、混乱的时期,因此缺少对社会背景的了解,对书的很多内容会感到费解。除此之外,柯罗连科除了文学作品外,还创作的大量的政论作品,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故事》中,柯罗连科力求还原真实,于是回忆了大量的人物,我没有具体数过,但是印象中,以人名作为章节名的篇目就有几十篇。大量的真实人物不断出现在读者面前,全面的展开是不可能的,在尽可能缩略、简洁的篇幅中,柯罗连科塑造了很多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尽管如此,依然不是大部分人物都足够鲜活,单论讲故事的功力,他和契诃夫甚至高尔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同为自传体小说,感染力方面略胜一些。当然,这个差距实际上是为了还原真实历史不得不在艺术上做出的让步。
最后,翻译底本的选取,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是用的苏联社科院编纂的文集本,这个版本的特点就是注释详细,内容全面,所以书中有三种注释:原注,即柯罗连科自己写的注释;编者注,即苏联专家所做的注解;以及译者注。如此繁多的注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阅读的进行,所以我觉得对于这本书可以选择两种读法。如果有较充分的知识储备,对于历史背景比较熟悉,也乐于仔细地了解每个人物、事件的始末,时间上也充足,那不妨放慢速度细读,把每个注释都仔细看过;如果仅仅是想读读这本书的内容,那不妨粗读,大部分解释人物的注释可一带而过。
废话说完了,进入正题。《故事》一共分为三卷(其实是四卷,但是第四卷没有写完),简单概括的话,第一卷的主题是成长的童年;第二卷的主题是寻找生活的真谛;第三卷是作为政治犯的流放生活。每一卷的创作时间以及中间的间隔都很长,所以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柯罗连科写作风格的变化。
故事的第一卷是从作者的童年写起的,首先柯罗连科这个姓氏,并不是典型的俄罗斯姓氏,实际上大多以科结尾的姓氏都是乌克兰人的姓氏,比如舍甫琴科,这个姓氏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以元音O结尾不需要变格变位,语法上的问题具体不展开说了。柯罗连科一家确实是生活在乌克兰,他的母亲则有波兰血统。俄罗斯、乌克兰、波兰三个国家的恩恩怨怨,可以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俄国最早发源于基辅,史称基辅罗斯,但是后来随着莫斯科大公国的建立,俄罗斯族的沙文主义越来越强烈,乌克兰地区逐渐沦为俄国的附庸,乌克兰人在俄国时期一直也有点二等公民的感觉,但是乌克兰其实对俄罗斯的文化有很深的影响,举例来说的话,果戈理就是乌克兰族。波兰和俄乌两国的关系就更加复杂,历史上波兰曾经是非常强大的帝国,多次入侵俄国,甚至曾经在俄国扶植伪帝和傀儡政权,当时,拥有合法继承权的迪米特里被其庶出的兄长所杀,波兰借此机会拥立了一个假的迪米特里为沙皇企图控制俄国,史称“伪迪米特里二世”。后来,国家间的强弱对比发生了变化,波兰退出了强国的历史舞台,而俄国成为了欧洲顶级的强权国家,于是俄国伙同德国三次瓜分波兰,18世纪末直接将波兰亡国,并入了俄国版图,所以波兰人在俄国的地位比乌克兰人又普遍低了一等。这个样的历史情况,在第一卷中被柯罗连科提到了很多次,无论是乌克兰人还是波兰人,都有寻求民族独立的愿望,但是被俄国的沙文主义所压制了。
除了文化的冲突,第一卷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父辈与子辈。柯罗连科的父亲是一个没有封地的贵族,在法院担任法官。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知识,当时的俄国刚刚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在其他欧洲国家早已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俄国竟然刚刚结束奴隶制社会。虽然名义上农奴得到了解放,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日子甚至不如农奴制时期,贵族没落之后社会财富并没有普惠大众,而是很快以金钱为尺度形成了新的特权阶级。柯罗连科的家族就是这些没落贵族中的一支。虽然还保留着贵族身份,但是封底完全没有了,全家的收入全靠父亲的工作。柯罗连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作为一个法官,他绝不肯在法律上让步,永远站在公理一边,这一点我们应该肯定,正是他的正直遗传给了柯罗连科,才有了后来这位伟大的作家。然而,这位父亲身上同样有着旧时代的各种陋习和上一个时代父亲的通弊——专治,父权观念根深蒂固,他牢牢把持着家中的一切。而且在他的身上有着典型的时代烙印:笃信宗教,却又相信科学,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上一个时代人在新的浪潮中的迷惘。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父辈与子辈的冲突始终是社会的主题之一,屠格涅夫写了小说《父与子》,对契诃夫来说父与子的矛盾同样影响了他的成长。旧制度被瓦解了,整个社会的法规、观念、习俗随之烟消云散,可是新的一切都处于生长中的阵痛。“这一代人没有获得什么遗产,但却受到了遗传。”自由是什么?很少有人说得清,甚至很少有人了解这两个字哪怕字面上的意思。带着这个迷迷糊糊的观念,柯罗连科开始了青年生活。这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束缚没有了,可是遮盖也没有了。
在第二卷中,明显可以看出柯罗连科在写作技艺上的成长,故事的流畅性变好了,许多情节开始变得有趣而生动,而且在这一卷中,作为自传性的作品,柯罗连科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彻底地“解剖”,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着许多的新生事物,他们不可避免的走了许多弯路。柯罗连科和他的同学们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但是更多时候是茫然,是不知所措,这让我想到了俄国文学中一个经典的形象——多余人。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到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屠格涅夫的《罗亭》,那些有思想、有才华却最终没有行动的人,成了上一个时代的缩影。十二月党人起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农奴制成为历史,但是社会并没有起色,贵族阶级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缺少支撑,庞大的帝国摇摇欲坠。所幸,到了柯罗连科的时代,同样的迷惘,但是却选择了不同的对待方式,因为虽然他是贵族,但是他和上一个时代的贵族完全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对于生活真实的愁苦,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接了结束迷茫,为了后来者不再迷茫,柯罗连科积极地投入社会生活中,宣传革命思想,既然人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法律和平等,那就由知道的人告诉他们。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参加的彼得拉舍夫斯基革命小组,尽管这时的革命思想尚不完善,尽管实践和思想总是脱节,但是这是未来的火种,是暗淡天空的星光。一次次地被捕后,最终柯罗连科也被流放。
这一卷中有一章特别让我印象深刻,涅克拉索夫去世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墓地前进行了演讲。这次演讲在俄国的文学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幕,其实在陀之前,先是屠格涅夫发表了讲话,而在下面听的人当中,除了柯罗连科还有契诃夫,就这样,俄国文学的两代人,升起的一代和即将逝去的一代,就这样完成了传承和交接。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将来总有一天(而且这一天已经很近了),会从人民本身中产生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并驾齐驱的新诗人。
柯罗连科
在最后一卷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柯罗连科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人物不断地出现,都与当时的时事相关,更像是纪实文学内容,期间夹杂着柯罗连科的政治见解。流放地的生活,最初是充满无奈的,因为那里愚昧总是战胜理性,人民被驯化了太久,习惯了逆来顺受,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沙皇,大多数人依然把他视为上帝之子,把他的统治视为唯一的合法生活方式。所以,尽管俄国一再推行宪政,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遑论法制社会了。但是观念的高墙在松动,人们逐渐意识到,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痛苦的并不是好沙皇治下的坏官员,而是体制,只要俄国依然是人治的,无论沙皇是昏庸无道还是励精图治,底层人民永远逃不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命运。
俄国当时的社会结构非常奇怪。对俄国来说,改革历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农奴制改革也不例外,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名义上是人民的解放者,虽然取消农奴制的确是一件伟大的壮举,但是实际上农奴制改革之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活得更差,然而人民一方面受到旧有的思想传统影响,另一方面觉得沙皇真的为他们开创了新的历史,所以非常笃信沙皇的统治,认为是一些贵族在违背沙皇的意愿压迫人民。而一些看到了问题实质的进步力量,当时主要是民粹派,却遭受来自上下两个方面的阻力,统治阶级阻止他们,而底层人民往往也不理解他们。但是,又有很大一批掌握权力的统治阶级实际上是非常同情这些革命人士的,所以在政治犯流放途中,又常常会对他们予以照顾。最后,民粹派们选择了激进的恐怖手段进行反抗,亚历山大二世遭到了暗杀,而后继任的沙皇施行了比亚历山大二世更反动的统治手段。但是燎原之火已经点燃,时代向前滚动的巨轮不会向后倒退。尽管对于这个时期的恐怖手段有很多争论,但是通过这些手段确确实实推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最后的结尾是柯罗连科结束了流放刑期,离开流放地,其实他本打算继续写下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所以实际上《我的同时代人的故事》讲述的是柯罗连科成为作家前的前半生,在这期间柯罗连科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他看到了俄国社会的本质,他成为了真正的“站在人这边”的作家,一切不再是空谈,一切不再是盲目的呐喊。同时,这部作品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扭曲的社会结构、各个阶层人的复杂人性,组成了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