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一定和数字化紧密联系

2020-08-17 10:40:30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敖然 编辑:魏玮
字号: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敖然

自2010年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若干意见》,迄今已经10年。在这10年中,传统出版业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和技术相互渗透融合,不断拓展出版边界,发展成为新型出版业态,出版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合力,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数据上看,国内广义的数字出版产业在2019年所形成的产值已经突破8000亿元,出版行业对拥抱数字技术的认识与实践持续强化,融合出版的效果逐步显现。

启动“十四五”规划是重要的战略布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响使整个出版业向融合出版进一步规划布局,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业态,以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内容需求的变化。

从近几十年数字出版的发展轨迹看,出版融合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从早期的电子出版到信息通信技术催生的内容生产、复制、传播的颠覆性变革,出版规模在迅速扩张,内容的产生方式、内容的呈现形式逐步多样化,借助数字化手段的生产、复制、呈现、传播等方式日新月异,以“90后”的“互联网原住民”为代表的用户接受内容的方式与以往全然不同,传统出版正在面对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一旦走进历史当中,我们发现变化的发生其实都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疫情中比尔·盖茨说:“一场疫情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正如农业时代的终结并不是因为材料不再重要,工业时代的终结也并非电能可有可无,信息社会驱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已经逐渐从化石能源变为数字化因素。可以预见的是,内容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动能一定要和数字化、信息通信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此,我认为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启动制定出版行业改革创新、健康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将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向内容产业的一次重要的战略布局,出版业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从出版业自身来看,出版机构拥有长期形成的内容组织生产能力和强大的内容资源,必须保持传统出版对内容生产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进行知识传播、文化传承过程中应该发挥的核心价值,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保障所在。

从疫情暴发后几个月的经济统计数字来看,数字经济增长最快,网络阅读、线上教育、网络游戏、有声阅读、直播均表现出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势头。历史也一再证明,内容产业和传播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信息技术也偏爱在内容产业找到落脚点,甚至电子商务也首先在图书销售领域落地开花。最近几个月,我们进一步发现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已经被互联网所全面渗透。数字化生活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消费快速升级,消费场景快速变化,网络数字化的消费习惯已然形成,需求已经开始释放。

出版人要充分认识数字出版的重任

出版人对于各种变化是否已经有所准备?我国网民超过半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定义的年轻人。这意味着“90后”已成为互联网生态中的主力军,互联网对他们而言是与生俱来的,对他们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新时代的用户都到互联网上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内容生产、传播服务和出版管理也需要到互联网上去。

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内容丰富、传播便利、服务广泛的优势,也要高度重视媒体格局变化所带来的舆论导向、网络沉迷和信息安全等现实问题。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出版融合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从“相加”到真正完全“相融”还有不小距离,技术创新、编辑创新和理念创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出版在我国出版业由大变强进程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强融合发展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性、坚定性。

我们看到客户端、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直播、短视频等媒介新形态,借助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的媒体渠道进行立体式传播。面向“十四五”的谋篇布局,需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在内容产业深入渗透的机遇期,在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手段创新和方法创新,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果,深入推进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充分通过实施数字出版精品战略,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持续提高优质内容供给能力和数字出版精品生产能力、传播能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