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到《故宫六百年》《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中国书写:紫禁城六百年》,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写了十几年的故宫,可谓“书写故宫专业户”。
在今年上海书展期间,由祝勇主编的《中国书写:紫禁城六百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该书集结了书写紫禁城的灿烂文字,汇聚集中了郑欣淼、扬之水、李洁非、张宏杰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的精彩篇章,以“建筑春秋”“国家宝藏”“两朝烟雨”“百年历程”四辑,立体式、多角度呈现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紫禁城文化。
8月17日,祝勇与出版人谢锦做客上海书城,与读者解读紫禁城的六百年风雨与故宫人的风雨兼程。
活动现场。
故宫中的文物囊括中华文明五千年精华
故宫本意为“过去的宫殿”,是为泛指。而过去的宫殿,如汉代的未央宫、唐代的大明宫都只记载于史册,真实的宫殿都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北京的故宫是古代王朝代表全国性政权的唯一宫殿,在此意义上,故宫又特指现在的北京故宫。在回答书名为何取“紫禁城”而非“故宫”时,祝勇提及故宫词义复杂,紫禁城一词则相对清晰明确,即指曾经作为古代皇宫的建筑空间的内容。
故宫历经四个历史时期,包括明、清两代,民国时期与共和国时期,但故宫的内涵不限于此。祝勇说:“故宫中的文物囊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精华。历朝历代到今天,中华文明的物证在故宫不断流。如今的埃及、印度、两河流域都已不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但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中断。”
由他编选的《中国书写:紫禁城六百年》写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包括故宫的建筑之美,故宫的历史,故宫中的文物之美及其体现的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以及故宫博物院95年的风雨历程。
《中国书写:紫禁城六百年》
“选文标准并非学术论文,因此文章不是很深奥,还是从个人出发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回顾和解读的一些文章。”祝勇说,“书中的四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比如研究两朝风雨不能只看历史大事记,还要了解皇帝。文物和历史走向大的脉络都存在关系,紫禁城的每个文物都牵动整个大的格局,很多细节都相互联系。”
看故宫不要仅看表面
“故宫”还作故宫博物院的简称。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已走过95年的风风雨雨。一代代故宫人为保护这里的文物付出了太多太多。
庄严是第一批进入故宫博物院的人,后创建台北故宫博物院,而由于两岸音讯不通,庄严终老于中国台湾。
《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
“故宫中的工作人员把自己的生命跟故宫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忘情,同时也很自豪。这种自豪感是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注入到故宫人内心世界中的。”祝勇再次提到庄严,“庄严先生跟我说,文物迁到贵州以后,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的生活。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没有放松自己的责任。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对文物都有很深的情感,都像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文物,这样的精神在故宫博物院里一代代传承。”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中也出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很多美院博士、博士后面对着社会各种诱惑,仍然选择了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人,看上去挺风光的,但他们内心非常安静,能够在这认认真真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非常有耐心。这是源自他们对文物本身的热爱。”
祝勇称:“包括我自己,我身边的同事们,老中青几代对故宫,对故宫的文物,真的像对自己的生命一样在热爱,这一点是故宫传承的精神。我们在看故宫的时候不要仅仅看表面的东西,要看到背后的精神实质。”
故宫在年轻化,在与时俱进
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在故宫里,文艺可以一遍遍地“复活”。
祝勇举例,1420年朱棣建立紫禁城,虽在格局上奠定了紫禁城建筑风貌,但它在历史变迁中不断突破格局。后来乾隆皇帝出于对王羲之的喜爱,特地六下江南,将江南的文化及其载体搬回紫禁城中,其中包括竹文化。
“乾隆花园是非常体现乾隆个性的建筑空间,必须要有竹子。”祝勇说,“紫禁城中有很多细节,让我们看到平时不被察觉的人的内心世界。这些在两朝风雨政治活动中解读不出来,只有通过艺术品与细节才能够进入。”
他也提到,今天故宫里的修文物已经不是纪录片里的修文物。故宫新盖了特别大的文物医院,每一个文物都是有病例的,都有治疗方案。还有很多的新的科室、新的工种、新的领域逐渐进入故宫。原来的故宫专业背景比较单一,局限于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而今也引入了生物、化学。比如故宫的文物医院现在有专门的微生物研究室,里面的工作人员能在青铜器、木器、古代服装、书画上了解微生物的生命状态,从而判定文物的生命形态与历程。“文物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生态,这个也被纳入了文物修复。”
“总得来说,我们今天的文物修复已经进入一个高科技阶段,并即将进入人工智能阶段。故宫在年轻化,在与时俱进。”祝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