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图书品种井喷式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提出要坚守“慢出版”,不盲目追求出版速度。读了“衡量”署名文章《以高质量出版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见9月2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后,笔者深刻地感觉到,“慢出版”,是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环境中,对出版价值的一种回归和坚守。
道理很简单,图书要紧跟时代步伐,但不同于以“快”为特征的报纸、期刊、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它是一种更加需要以宁静的心态和高屋建瓴的审视,以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开掘者姿态,来为当今和未来的文化作出自己的探索和奉献的媒介。一句话,对图书选题绝不能一蹴而就、立等可取、立等刊行。
最近,一家媒体就专门采访报道了三位追寻“慢出版”节奏的书业策划人,他们爱书到痴迷,对图书策划有着真切的感受,那就是“百分之九十时间所从事的日常工作,任何办公室的勤杂工也能胜任,但是,每一个月,或者每半年,有那么一刻,契机出现了,除了你没有人能够把握”。这就是图书策划人的专业特质,也就是他对选题的独特把握和预判,这种超乎寻常人的能力,很多图书策划高手都具备。
“慢出版”是相对于“快出版”而言的。君不见,一些出版机构在出版任务繁重、利润指标紧逼的情形下,大幅度缩短了图书出版周期,而且很多部门和编辑的出版指标定得过于繁重,导致编辑工作不得已提速,再提速。在这种工作状态下生产的产品,自然与精品佳作的距离越来越大。慢不下来的出版节奏,使得不少出版物错漏百出,编校质量堪忧。
随着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业内纷纷反思提高出版物质量的办法。其实,“慢出版”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至于如何做到“慢出版”,相信很多坚守这种出版方式的机构和编辑都有自身的经验,那就是立足优势,量力而行,量力而出,做自己想做而图书市场上又急需的选题,甚至是十分小众的选题。
应当看到,由于做精品出版物需要旷日持久,一些出版机构的编辑无法坚持,事实上考核中也不提供这一坚守的后援,因此,为了赶出版任务,一两个月就能出版一本书,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的图书能十天半个月就上市。自然,这样的图书新品,充其量只能是出版“快消品”,可能多数没有几天就会销声匿迹,其实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出版资源。
笔者以为,“慢出版”应是出版人日常的一种行为模式和工作状态。出版人应该最大限度地对图书市场和文化产业格局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并静心聚力了解市场、了解读者、了解作者,对自身的出版方向进行合理定位和有效把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出版物都是“慢火”熬制,对突发公共事件,也需要用出版物来快速配合,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出版人日夜奋战,赶制防疫出版物,这也显示了出版人的应急能力。
记得几年前曾有人说,出版是一种慢生意,也就是出版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无论是久负盛名的“出版重镇”,还是成立不久的业界新兵,只有用一本又一本的优质出版物来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才能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口碑,才能在业内站稳脚跟。而这些优质产品,都是用“慢火”熬出来的。
笔者所说的“慢出版”,绝不是裹足不前,而是希望看到更多的高质量出版物。行稳,是为了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