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扎“根” 陇原大地“辞”贫

2020-09-30 11:47:3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网
作者:田野 王坤宁 李婧璇 编辑:魏玮
字号:

□本报记者 田野 王坤宁 李婧璇

甘肃定西是我国“三西”扶贫开发工作的“肇始地”,也是2005年全国第一批农家书屋挂牌的地方。9月16日,由中宣部主办,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甘肃省“书香扶志气·阅读扶智”——农家书屋助力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在此启动。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成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总结农家书屋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滋润和智力支持作用。

农民说——

读书增强自信,干啥都能干好!

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甘肃日报》、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甘肃农民报》等媒体的10余名新闻记者从定西出发,历时8天,深入定西、武威、张掖、酒泉等地的农牧民生产生活一线,开展行进式、调研式、体验式采访。

在定西市安定区康佳花苑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胡伟杰在与去年搬下山的贫困户万学文促膝长谈中了解到,万学文从家里只有一本《毛泽东选集》到现在可随时去农家书屋看书,变化不可谓不大。

和万学文一样,定西市陇西县权家湾村村民权瑞峰也是一有空闲就来到书屋学习。权瑞峰告诉记者,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5年。“书是脱贫增收的‘金钥匙’,我学到不少养牛技术。现在家里养了4头牛,已经脱贫了。”

离开定西,采访团驱车翻越乌鞘岭。在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村民李能文家里看到,床头案几一本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和书法教材为新家添了书香。

“以前条件受限,忙于挣钱养家,闲下来看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农闲时在家里或是去村里的图书室看看书、练练毛笔字已是生活的日常。”李能文用质朴的语言说出了一个热爱阅读农民的心里话,“读书可以提高自信心、自强心,写毛笔字也能写好,种庄稼也能种成。干啥都能干好!”

记者说——

书香气让奔小康的陇原更美

9月19日,采访团来到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西岭村。西岭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顾伟东正将一本本图书装入书袋中,以马背运输的方式送到牧民手中,这被当地农牧民形象地称为“马背上的书屋”。

“一路向西,最难忘的风景在肃南。”光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记者王冰雅说,“草原广袤,但文化并不荒芜。”裕固族群众历来珍视文化,“马背上的书屋”更是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肃南大地。

“儿时读书的记忆让我难以忘怀,也成为我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感谢张爷爷为我们提供了读书学习的场所和平台,让我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能有机会读更多的书。”在酒泉市金塔县金塔镇红光村农家书屋,考入海南大学的王雪梅的一篇读书心得,吸引了甘肃省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何乃宏的注意。何乃宏说:“农家书屋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增进了群众文化福祉,也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王雪梅所说的张爷爷,是红光村农家书屋管理员、87岁的老党员张永忠。张永忠老人也给何乃宏的搭档吴林峰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的坚守,培养了青少年爱读书的习惯,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文化家园’。”

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星。9月21日,在敦煌市黄渠镇代家墩村农家书屋,记者看到,当地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书屋打造成了有特色、接地气、聚人气的“会客厅”。

一路走来,《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说,甘肃大地上的农家书屋有特色、接地气、聚人气,乡土味、书香气让走在脱贫路、小康路上的陇原更美。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