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生活富裕的小康之家越来越多,相应的,从小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伴随少子化而来的溺爱随处可见,加之很多家庭家风建设中缺少居安思危、奋斗上进等构成元素,导致很多青少年读书、工作阶段均缺乏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志,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构成潜在的负面影响,成为一个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社会现象。
“家风”当培养居安思危意识
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但从未忘记居安思危,南京每年举行的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以及国家及各地在特定日期开展的纪念抗战胜利、烈士公祭、防空演练等活动,均是为了强化这一意识。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国家如此,家庭亦应如此。比如,古人常说的“有时常思无时苦,丰年常积灾年粮”“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便是此种居安思危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实际上,国人自古便高度注重“家风”传承本身,就说明了该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因为,相对于“家财”而言,“家风”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精神层面的传承,即注重传承的精神对行为的指导。注重“家风”传承,而非“家财”传承,其原因就在于,在拉长的时间线内,“家财”属于不可控的高危因素,当“家财”因各种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时,好的“家风”则可以通过对后代行为的影响,使家庭或家族获得重新振作的机会。
所以,国家层面,倡导和强调的都是艰苦奋斗等精神,家庭层面倡导和强调的是忠厚、读书、上进,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就是这个道理。
“忠厚”关乎品性和做人,“诗书”关乎才干和上进,秉持忠厚品性,努力增长才干,于个人、家庭乃至国家都是意义重大的长远之计。“思危”则必求安,求安则必从强化居安思危的意识入手,培养做人的品性,增长兴业报国的才干。家庭成员有居安思危意识,家庭方能幸福、兴旺,公民有居安思危意识,国家方能繁荣、富强。国家由无数的家庭和个体组成,“家风”中的居安思危意识,于家于国,都是不可或缺的。
“家风”当倡导奋斗精神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体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也从某个角度道出了个体和群体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之道。求生存的过程中,“适者”并非被动适应,而是积极主动应对环境及其变化,调整自身,以利生存。这一主动应对的过程,就是奋斗的过程。
一个家庭出现“败家子”从而走向衰败,多半是因为父祖辈没有形成好的“家风”,没有在家庭成员间形成一致、清晰、积极、正能量的价值认知体系。其父祖辈或许并不缺乏奋斗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此种意识、精神只是个体的,未能成为“家风”的一部分,更未通过教育、传承进入子孙后代的意识。甚至,父祖辈在小有成就之后即将奋斗精神束之高阁,使自己奋斗的成果成为子孙享乐的温床而非继续奋斗的基础,其衰败是可想而知的。
“父母之爱其子,则为之计长远。”如何“计长远”?答案是:培养一个含有“奋斗”关键词的好的“家风”。于家庭而言,这是比金钱更能传之久远的财富,下可以兴家,上可以报国,于国于己均而利而无一害。
将“奋斗”基因写入家风
多数情况下,“家风”强调的是对既有家风的传承,即由父、祖乃至更长时间线上的祖辈所构建的“家风”的传承。但这显然并非“家风”传承的全部内涵。除了对既有家风的传承之外,家风建设实际上还包含着鼓励人们丰富既有“家风”,乃至为开创“家风”的意思。于家庭而言,如果父祖辈已建立起好的“家风”,则传承、丰富、践行之;如果父祖辈未形成好的或未形成清晰的“家风”,则积极构建、开创好的“家风”并从自己开始认真实践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正在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小富即安的心理,避免滋生卸甲放马的安逸享乐思想。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离不开好的家风对青年人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家庭,特别是生活步入小康但却缺乏家风建设,尤其是缺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家风建设的家庭,加强家风建设,将“奋斗”基因写入家风并使其得到有效传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革命年代的壮志豪情,是革命年代的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建设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中,我们更加需要奋斗精神,需要从家庭这一社会的最小细胞入手,以写入“家风”的奋斗基因,催生出无尽活力,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奋斗之花。
文/李立志(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李立志
编辑:肖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book.rednet.cn/content/2022/09/05/1178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