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夜雨西山|乌台诗案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 编辑:李子璇 2017-08-29 10:45:1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将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相勾连,在故宫藏品的光泽流转中,引领读者去寻觅苏东坡的生命印迹,解读宋代人的精神密码。本书从入仕、书法、绘画、文学等十个侧面书写了苏东坡的一生,讲述苏东坡淡看夜昼枯荣,笑纳阴晴悲欢的豁达人生。时光静好,来翻开书卷,在宋元明书画的低声诉语中,重新走近苏东坡……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祝勇 著 浦睿文化 湖南美术出版社

  相关专题:图书连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读懂苏东坡与他的时代

  苏轼是在湖州知州任上被抓的。

  官场潜规则,倾轧皆在暗处,雾里看花,神龙见首不见尾,杀人不见血。这是一门学问,私塾里不教,科举从来不考,但官场中人,个个身手非凡,只是苏轼在这方面的情商,不及格。

  何正臣率先在朝廷上发难,上书指责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继而有舒亶紧随其后,找出苏轼的诗集,陷苏轼于“大不敬”之罪,压轴戏由御史中丞李定主唱,他给苏轼定了四条“可废之罪”,这临门一脚,绝然要把苏轼送上断头台。

  历史中所说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它位于汴京城内东澄街上,与其他官衙一律面南背北不同,御史台的大门是向北开的,取阴杀之义,四周遍植柏树,有数千乌鸦在低空中回旋,造成一种暗无天日的视觉效果,所以人们常把御史台称作乌台,以颜色命名这个机构,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它的黑暗本质。“诗”,当然是指苏轼那些惹是生非的诗了。

  用写诗来反朝廷,这是一大发明。

  “乌台诗案”,写进了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历史,它代表着变法的新党与保守的旧党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演变为朋党之间的倾轧与报复。

  但此时的苏轼,还高坐无忧。有人偷偷告诉苏轼,他的诗被检举揭发了,他先是一怔,然后不无调侃地说:“今后我的诗不愁皇帝看不到了。”

  终于,御史台发出了逮捕苏轼的命令。王诜事先得到消息,立刻派人火速赶往南都告知苏辙,苏辙又立刻派人奔向湖州,向苏轼通风报信。没想到带着台卒奔向湖州的皇甫僎行动更快。他们倍道疾驰,其行如飞。幸而到润州时,一路随行的皇甫公子病了,苏辙派的人,才在这场超级马拉松中,稍早一步冲到了终点。

  苏轼从来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将要被捕的消息,他的内心一定被深深刺痛。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罪名的轻重。皇甫僎带着他的人马到达州衙时,苏轼惶然不知所措。他问通判:“该穿什么衣服出见?”通判说:“现在还不知是什么罪名,当然还是要穿官服出见。”

  苏轼于是穿上靴袍,秉笏与皇甫僎相对而立。那两名台卒,一律白衣黑巾,站在两边,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苏轼说:“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皇甫僎说:“不至如此严重。”

  皇甫僎嘴上这么说,但他的做法却很严重。他下令手下台卒,用绳子把苏轼捆起来,推搡出门。

  目击者形容苏轼当时的场面时说:“顷刻之间,拉一知州,如驱犬鸡。”

  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百姓也在路边流泪。

  只有儿子苏迈,跟在他们身后,徒步相随。(本文摘选自《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