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有些感受,要作家去唤醒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艾平 编辑:李子璇 2018-02-10 12:01:00
时刻新闻
—分享—

  艾平

  读潘向黎的新书《万念》,感觉有点奢侈,像在一个贮藏着宝藏的长廊里流连,细细看、慢慢品,或断章,或长句,或半个细节,或一页速写,点点滴滴,看似淡然,个中滋味,却可以醍醐灌顶,沁人心脾。

  万念,从何而来?抬起头来的一瞬,读到一本好书的一刻,凡此种种,或平平静静,或深流暗涌,都被一根柔韧的线穿起来,无数个念头,无数个想法,多年来女作家潘向黎日复一日地记录每一点滴有趣的人、事、物以及由此带来的灵感与感念,于是就让人看到了一种开阔也细腻,洒脱也隽永的路。

  《万念》作者潘向黎用她的性灵之线,穿起了无数个意念,这意念一个个过去了,一个个却还在,有时,过去了就是一种“还在”。潘向黎说:“用意念盘玉。”一个个意念萦绕心头,有如一层层的涟漪,荡漾成数不清的万念。万念盘玉,潘向黎把自己盘成润透的玉。

  把千丝万缕的念头捡拾起来,能不能成为一部书?关键处在于,平凡之中,有没有生出一个个非凡的念头。

  阿涛玛说:“水啊,你为什么不倒流?”于是,水真的倒流了,“渐渐地又觉得里面包含了更深广的哀愁,人生的、时代的。”

  有情所喜,是险所在,有情所怖,是苦所在。

  说得是。但,又如何?依然险,依然苦。

  潘向黎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将非凡的“万念”写出了饱满的况味。

  人生万念总是与学养有关,作者见识多广自不必说,就说如今这样爱惜文字的也真是稀缺了。《万念》不仅字字珠玑,还每每推敲到绞尽脑汁。看到形容桂花盛开时的天气,被叫作“木樨蒸”,潘向黎就想,可不可以把夏天的酷热叫“荷花煎”。好一个“煎”字,把夏日的热和焦灼说尽了。

  万念如针,在世间飞行,穿过事物的外罩,留下一个个剔透的针眼。

  品读潘向黎的小说,总有许多惊喜。她擅写细微之物,在对美好事物的细腻呈现外,时代、社会变迁在城市和人群身上留下的痕迹在她笔端多有展露,有些竟细到你无法察觉。

  她会在小说中埋藏某品牌的当季香氛,或是刚上市的特别适合人物的衣饰物品,只因为“对时代气氛和人物身份来说是恰如其分的”。不经意的背后,是大量素材的积累和考察。

  对潘向黎而言,对于社会的细部审视是永远做不完的功课。除了细部体察本身具有的美学价值外,她还认为:“这些对于时代变迁的大记录永远不缺人去做,而社会细节却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瞬息万变,若不记录下来,很快就会被历史淹没。”她说,“如今我们所感兴趣的民国时期,大量的细节已经很难真实还原。文学若不为当下存言,将来又怎样才能写出‘真实的现在’呢?”

  年轻时看花都挑剔,要挑最完美的才肯久久凝视。中年之后,依然爱花。但觉得朵朵都好,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委屈处。不,不只是对花宽容,人生到此时,已经是有花看花,无花看叶。

  意念犹如影子,飘忽而来,转瞬而去,没有声音,没有色彩,难以着实。但是对于一个腹有诗书,敏于文字的女子,思想和感觉是不可能悬空虚置的两面一体,于是意味深长。

  轻拢慢捻抹复挑,低眉信手续续弹,心韵悠悠,世风历历,尽在其中。

  文学即发现,万千华丽,也不如初春的新叶一片。万念在发现,生发出许多明媚的新叶,大珠小珠一般,摇曳生辉。万念在路上,潘向黎的发现依然无穷尽。

  读《万念》,需去念,一字一句地慢慢看,一字一句地念了又念。

  纵然是余香满口,也还是不说什么最好,一说就离开了那种玉的质地。

  《万念》 潘向黎著 三联书店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