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都市女子爱上种地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嫣 2016-07-25 10:30:02
时刻新闻
—分享—

  《种地书》蔡珠儿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相

  少年时读诗,读到采花,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里羡慕陶渊明的山居生活,好惬意哦。读到种地,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由感叹农民劳作真辛苦啊,风吹日晒的日常生活无法承受。

  可偏偏有个现代都市女子爱种地,不是雇工请人代为种地,而是亲力亲为地“挑灯夜耕”。这位强悍女子就是台湾作家蔡珠儿。她嫁了位上海人成了上海媳妇儿,后又在香港大屿山找了块地,实践起了自己的“农妇”夙愿,并以此为契机,写了《种地书》。

  蔡珠儿本来是以“厨艺”见长,写出来的书不是《红焖厨娘》,就是《饕餮书》,大咧咧一副"“我是吃货我怕谁”的样儿!可若论及性格,我觉得本书第一章“傻婆荷兰豆”才真正展示了蔡珠儿“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悍妇形象。

  城市里种地,只能种瓜种菜种花。这是份苦差事,不自寻其乐可不行:差点把草坪改成稻田,“愈想愈乐”;看见菜畦歪歪扭扭,“自己叉腰笑了一顿”。可倘若想把地种好,光有乐观主义精神是不够的,还得发狠:面对夏天地里的瓜蛆果蝇,她放出狠话:“有杀错,没放过”;初次种地因收成不好而败下阵来,她指天发誓说:“成绩烂怕什么?这事是终身学习,永远没法毕业啊。”种地不易,坚持就是胜利。

  在种地的过程中,蔡珠儿更是体会到了一种颐养身心的美感。这是一个接触地、撩拨菜、侍弄花和欣赏鸟的过程。她在《红耳鹎度小月》中写到了鸟:“喜鹊、八哥、柳莺、鹊鸲,都是园中常客,我最爱的是白鹡鸰、轻灵翩跹。”可当这些鸟吃掉她辛苦种的菜时,她却好脾气地说:“那么种菜给鸟吃,就算替天行道了吧。”我们看到一个在坚硬与柔软之间徘徊的蔡珠儿,她把分寸掌握得很好。

  蔡珠儿爱种菜也爱漫游,你想不到一个台湾姑娘怎么那么爱香港。“叮叮见闻”里写满了她对香港的日常居行的爱,甚至连香港的"叮叮120"的老电车都是她挥之不去的心头好。她到底属于台湾、香港还是什么地方,好似不太重要了,就如她在《时间的逃犯》一章里所述,花香、美食、人间冷暖才是她的真正归宿。

  唐代诗人王建在《雨过山村》里有云:“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仔细琢磨一下诗中的乡村即景,能身兼厨娘、农妇、作家,真是不错的人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