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书人·访谈】向娟:网络写作是体力活 十年创作甘苦自知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编辑:王嫣 2016-12-17 13:16:02
时刻新闻
—分享—

向娟:“文学可以有各种表达形式,网络化表达会给文学注入一些新鲜元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汤红辉 长沙报道

  从满足自己的写作欲望而开始网络写作,她一头扎进文学世界将近十年!

  十年间,创作10部长篇小说,出版作品5部,多次获得全国网络文学比赛大奖、入选中国作协和湖南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十年间,她从湖南首位获准加入中国作协、全国首位获评高级职称的网络作家,一直到湖南入选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的首位网络作家。

  十年创作与坚持之路,看似鲜花盛开。近日,“天下尘埃”(本名向娟)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网络写作是个体力活,坚持十年非常不容易,形成了职业病。而写多了古典小说,自己也腻味了。关于未来,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为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会慢慢转向网络评论。

  让网络文学“去妖魔化”更通畅

  时刻新闻记者: 在刚闭幕的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中,您当选为了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作为湖南入选的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的首位网络作家。那么,你认为这有何重要意义?代表着一种怎么样的风向?

  向娟:这意味着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网络作家作为一种文学身份,也得到了官方的承认,年轻而充满争议的网络文学,正慢慢占有文学圈的一席之地,网络文学、网络作家正逐渐被传统文学界接纳、包容。

  它的意义不在于谁(哪个网络作家)成为了全委,而在于全委人员当中有了网络作家,这对整个网络写作群体的意义更大于对单个网络作家的意义。这种导向,会让网络文学的“去妖魔化”进程通畅一些,也会让公众对网络文学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受。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和文学的结合,网络文学作为一个先行者,必然会受到质疑,但文学从未有过固定的范式,未来的文学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文学可以有各种表达形式,网络化表达会给文学注入一些新鲜元素。也许可以乐观地说,借助网络、网络文学,来传播文化,是可以进行尝试的,并且是有益的,将来或可成为一种趋势。

  时刻新闻记者:您是如何评价目前湖南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在全国属于一个什么水平?而湖南网络文学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么努力?

  向娟:湖南网络文学发展的现状,在全国处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有一定的特色。对于今后湖南网络文学的发展,从专业方面说要完善批评体系,打造网络评论平台,构建网络评论家队伍;从产业方面说,就是要在完善产业链条上下功夫,促成与网络文学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网络文学的落地和生发。

  时刻新闻记者:在你看来,如何看待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你认为二者之间有何区别?

  向娟:其实二者从本质上说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基于文学的书写者,只是二者的创作平台不同,一个是以纸媒刊发为主,一个是网络发布为主;它们的侧重点也不同,传统文学更看重文学性,网络文学更倾向于商业化;读者群体也不同,传统文学读者年龄偏大,精英层次的更多,而网络文学的读者越来越偏低龄化,阅读群体为大众所主导;从读感来说,传统文学更重思索和悟道,网络文学则更注重阅读快感,轻松愉悦为主;传统文学写作速度较慢,讲究精工细作,用词考究,网络文学写作更新极快,更类似于快餐文化,但用词更加活跃,语句也更加直白和口语化,具有短平快的特征,等等!

  网络写作绝对是个体力活

  时刻新闻记者:2007年,你的处女作《倾城泪》在网上有高达近300万的阅读点击量。而当时你是一名白领,请问你是怎么走上网络写作的道路的?这中间,有何坚持的故事给我们分享?

  向娟:走上网络写作道路纯属偶然,算是写着好玩吧,相对于写作成绩,当时更看重的是写作过程中的快乐,满足了自己的写作欲望,也喜欢和读者快捷迅速的交流方式。

  网络写作绝对是个体力活,坚持十年非常不容易,每天工作之外,六千字左右的更新,很辛苦,尤其是常年的写作形成了职业病,颈椎和腰椎都不好。记得我怀孕生小孩,包括坐月子都没有停止更新,后来2008年家里遭遇一系列事情,就断更了,当时不知道情况的读者催促更新,还有读者留言骂人。后来几个关系好的读者私下问起,我也如实说了家里的情况,没想到他们自发组织起来给我寄钱,虽然不多,却很令人感动,那时候我就觉得,为了这些读者坚持下来,是我唯一可以回报他们的。

  时刻新闻记者:出道将近10年,已创作10部长篇小说。请问你目前已出版了多少部作品?在创作的作品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部?

  向娟:出版了5部。最满意的小说应该是两部,《咸雪》是以传统文学笔法写的,《浣紫袂》是纯网络小说。

  《咸雪》讲的是一代“悯世盐王”的传奇,书写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以苏家为代表的两淮盐商百年家族故事,苏家长女为了家族一统淮盐的梦想,在商路上拼搏,在情路上挣扎,推动侄子苏瑞安作为两淮商总,最终完成了家族兴起和以德立商的使命。小说获得了2013年互联网文化季网络小说大赛三等奖,并且在2015年《今古传奇》上头条刊发。

  《浣紫袂》是我所有小说里面思想立意最高的,一个装在古典小说壳中的现代励志小说。这本小说没有出版,因为是官妓题材,出版局审核没通过,但是声明,绝对没有情色描写啊。它获评2013年度首都青少年喜爱的十部网络小说,入选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的候选篇目(2016年)。

  传统阅读永远存在

  时刻新闻记者:作为一名网络作家,尤其是屡次获得网络文学大赛金奖或冠军的作家,你如何看待当前日益普遍的碎片化阅读趋势?你认为,传统阅读会不会消亡?对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开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向娟:阅读永远不会消亡,只是会不停地变换形式而已。碎片化阅读更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把零星的时间利用起来阅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传统阅读更加不会消亡,只会更加趋于精英化,但你要吃透一本书,参透一种思想,就必须保持安静,这个时候,深邃的思考需要让自己先慢下来,然后细细阅读,越是看重阅读的,越是愿意慢阅读,传统阅读会伴随人类永远存在。

  慢慢向网络评论转型

  时刻新闻记者:记得曾有人建议你辞去工作,全职投入网络写作,但被你婉拒了。而目前你已“招安”进了湖南省作协,终于是辞去了之前的白领工作。请问,你是否会继续坚持网络写作这条路?还是会否全部转型,做一名传统作家?

  向娟:会继续网络写作,之前其实一直是双跨,就是网络和传统都写,网络以长篇小说为主,传统这边多是散文、评论、短篇小说等,慢慢的我会转向网络评论,因为年纪大了,渐渐体力也不行了,更新跟不上,就会慢慢淡出,以我对网络文学的了解,适合转成网络评论,但不会全部转型,去做一名传统作家。因为网络评论现在很薄弱,传统评论家不屑于做这一块,但为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又必须要有网络评论,总得有人做,我既熟悉网络文学,也有评论基础,是能够做好的。而且,因为个人双跨的写作特点,我也希望自己能做一座网络和传统的桥梁,让网络了解传统,向传统介绍网络,实现二者的融合。

  时刻新闻记者:能谈谈你的创作计划不?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题材?准备什么时候推出?同时,创作了这么多作品,是否会有思想被掏空的感觉?目前你储备了多少题材?

  向娟:古典小说一共写了6部,也算练笔,目前暂时告一段落,开始写现实题材。在近三年当中,我已经分别申报并通过了省作协、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项目,也获得了中国作协的定点深入生活立项,接下来,准备申报中国作协重大题材项目,响应中宣部的要求,书写现实改革洪潮中的“中国梦”,计划写一个行业在改革当中的破局历程。现在正在收集资料,准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被掏空的感觉还是有的,主要还是写多了古典小说,自己也腻味了。需要增加阅读,更需要到现实生活中去体察人生,寻找素材。目前储备的题材不多,大概也只有三、四个,还需要好好构思。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阅读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