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反思》,王东京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将书稿交给出版社之前,我一连好几天为怎样起书名而纠结。原本是想用《经济学困惑》,可有朋友主张用《经济学悖论》,而责任编辑曹春博士又建议用《经济学反思》。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曹博士的建议好。是的,本书不单是写困惑,更多则是自己对经济学的思考。文能对题,最后定下来就用《反思》。
实不相瞒,为写本书我足足准备了二十年。1996年,我在《中国经济时报》写专栏向国内读者介绍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名著、西方经济史,每周一篇,写了八年;后来转到《21世纪经济报道》写中国经济系列,也是每周一篇,又写了五年。于今想来,要是没有十三年专栏打底,恐怕不会有今天这本《反思》问世。
不知有幸还是不幸,当年我就读的中南财经大学并非名校,但母校非常重视读经典。那时候教授上课常给学生背经典,考试也逼着学生背。记忆中大学四年似乎天天背书,当时感觉真的很不幸。可1998年考入人民大学读博士,发现自己背经典的本领明显高人一筹;后来写专栏,引经据典得心应手,现在看却是因“祸”得福了!
这里要说的是,大学时为了考试读经典,免不了囫囵吞枣,到中央党校任教后才知自己对经典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重读,这一次读得用心,整整花了两年时间。这两年不仅让我领悟到了经典的魅力,同时也对经济学产生了诸多的疑惑。不过那时年轻,初出茅庐,面对疑惑只是觉得自己蠢,没敢去怀疑经典。
2010年,我的工作岗位有了变动,没时间再写专栏了,只好忙里偷闲整理之前尚未发表的论文。不承想一边整理旧稿,脑子里对经济学的种种疑惑却挥之不去。于是灵机一转,我决定先弄清这些疑惑。这样又用了五年,一个一个问题研究并力求甚解。去年八月在《学习时报》重开专栏,这一年刊载的就是我近五年的思考成果。
相熟的朋友知道,迄今为止我出版的著作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讲解经济学原理;一类是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中国经济。而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西方经济学不仅有不少理论相互打架;而且也不足以解释中国的现实。其实早在3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艾克纳就承认“经济学的某些重要命题还不能用事实证实。”基于此,我对经济学的反思也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展开。
举例说吧:萨伊定律说供给可自动创造需求,而凯恩斯却说供给不能创造需求;魏克塞尔说利率是政策工具,而费雪却说利率不是工具;马歇尔说需求定律是基本规律,可又说吉芬物品是个例外。再对比中国的现实:“菲利普斯曲线”说低失业必导致高通胀,而中国今天低失业但并未高通胀;斯密说分工可提高效率,可时下中国的产业融合却势不可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我对西方经济学的反思,首先是对某些理论命题提出质疑,同时也给出我认为正确的解释。当然我认为正确未必就正确,相信读者会有判断。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