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古居,义山馈赠,古风深蕴,精神内涵。
行走在常宁市大义山下,缓缓步入庙前镇中田村,一座古民居依山傍水而建,迄今600多年。穿行在幽深的古巷,抚摸斑驳的屋墙,踌躇在庭院与回廊,诵读着牌匾与檐联,咀嚼着浸润于传统村落文化中的价值观,鲜明的文化基因让人品味历史的久远。
在这里,忠诚爱国,敬业齐家,诚信友善如同一幅历史传承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忠诚爱国的尚武之风
“忠于祖国、爱我中华”“自强不息”的奋斗与拼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体现。在中田村,这种精神化为忠诚爱国的尚武之风,卫国兴邦的一代代中田先贤,以无私奉献和不懈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气势磅礴的壮丽诗歌。
据传,炎黄时代,舜帝南巡到现常宁市境内,看到当地山贼土匪猖獗,于是,他坐镇中田村附近的金龙岩,指挥平息匪患,当地老百姓感激他,特建了一座庙命名为“舜帝庙”。舜帝死后,葬于九嶷山,离此仅100多公里。从那时起,卫国兴邦,忠诚爱国的精神就被中田人传承。
翻开《同治常宁志》,从宋代一直到清代早期,动乱和匪患,频繁冲击官府和官军,普通的老百姓也常受到劫掠。由此,忠诚爱国、护家兴村的思想在中田更加深入人心。
明代朝廷为了维护各地安定和维系统治,建立了卫所制度,这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常宁地处衡阳市西南,紧邻永州市祁阳县。而祁阳在元明时期是瑶民和苗民聚集地。为了防御瑶民和苗民,朝廷从衡州卫调出一个千户所到常宁(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设置了常宁守御千户所,并在各个要塞设置营堡。清同治九年(1870)编撰的《同治常宁志·兵防》中有清楚的记载:“明洪武元年自京师及郡县皆立卫所,二十八年寇(即叛乱的瑶民)窃发,调中千户所官军讨平之,分屯四乡垦荒自给。”
据中田村《李氏宗谱》记载,中田李氏先祖是官军中的军官,常宁设置千户所的同年,他们从桂阳带兵来到形势紧张的常宁。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李氏祖先子荣公一家来到庙前镇,“我祖屯居庙前市,历年守之仰食于国,时惧民赋不足、衣食难给,命各垦田且耕且守……子荣公配雷氏生子四,长志恭开派下麻田即今中田”。
在中田村,当地村民普遍有浓浓的忠义爱国思想,他们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卫国兴邦、保家护村的思想。行走在古民居,随处可见地上石板的象棋、军棋,甚至还有早已失传多年的策反棋、老虎棋、牛角棋、九子棋、十字棋……传统的爱国爱家思想在村民中口口相传。
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率兵在江皖一带与太平军作战,中田村的李世文参加湘军,跟随唐训方作战。由于他勇猛善战,性格豪爽比梁山好汉李逵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军中有“活李逵”之称。据说,有一次,他去招兵,只招了20名士兵,军将不满训斥,他回答说:“兵不在多,关键在于‘以一当十,以十当百’。”随后,军队在攻打安徽时,唐训方被敌军围困,紧要关头,李世文凭着一身胆气,飞马挟着唐训方突围而去。李世文智勇双全,一次攻打一座城堡时,遇猛烈阻击,久攻不下,李世文急中生智,安排士兵用白布做口袋,装泥沙,偷运到城下,堆沙成丘,后用桌子做挡箭牌,持剑冲锋,率领士兵一举攻下了城堡。
追根溯源,中田村古民居的先祖来自于骁勇善战的军队,他们屯据在中田村,和平时期下地耕田、枕戈待旦,一旦战事发生便英勇应战,护国卫家,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田村古民居群落会散发出如此强烈的忠诚爱国情结了。
中田村及其古建筑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遗存中释放出的文化内涵丰富。
经湖南省古建筑学家考证,常宁市庙前镇中田村古民居始建于永乐二年(1404),迄今600多年。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旧宅100多幢,天井200多个,青石巷道108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民居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800多户,居住者多为李姓,这在国内农村是十分罕见的。民居既有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古民居巷道(资料) 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省目前保存较完好、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之一;中田古建筑的军事防御性更是十分突出,带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古遗存随处可见,遗存大量明代建筑构件,其文化考古价值极为珍贵。它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衡阳市唯一的中国首批传统村落。
敬业齐家的儒家之风
古往今来,中田村留下了无数家风故事,将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敬业齐家的儒思之风遗存在中田村的历史天空中。
当地流传一个“皓首穷经”“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故事。清朝时期,村里有个李正邦,人称李二爷,曾与当地道台大人王安邦为同窗好友,满腹诗文,却屡考不中,遂退而居家“皓首穷经”,钻研诗文典籍,写下几间屋子的草稿。他的故事被当地县衙所知,常常请他修改公文。凡有来者,李正邦皆不拒,通宵达旦。后被征为县衙师爷,兢兢业业,凡百姓有所请,李正邦也殚精竭虑完成,受到百姓推崇。曾有豪强在庙前白沙地段的盐茶古道设卡索税,当地百姓苦不敢言,李正邦得知后,晓大义与县令,带兵将此盐卡清除,让盐路畅通,惠及百姓。
据当地李氏家谱记载,乾隆三十五年间,中田村的李十三科举朝考一等第二节捕巡提堂官,每次办案干事,都冲锋在前,破获了无数案件,朝廷奖励他敬业奉公,赐送他大刀三把,分别为120斤、90斤和60斤,总共270斤。他把赐送的三把大刀,用棉布三丈,裹在一起,扛回老家。在宗族人春节期间舞龙灯和平时民间重大庆祝活动时,由敬业奉献、勤俭持家的人表演。如今仍有两把大刀保存。
纵观整个古村建筑群,气势恢宏,“家”味十足,规划整齐,无廊无檐,多为进深三间面阔三间布局,砖木结构,青砖砌墙,硬山顶,屋面覆小青瓦。山墙多为“金字屋”形制,山墙檐大多设计简朴,也有仿斗拱式如意装饰的,建筑的基石、廊柱、门楼、窗框、厢板、照壁、屋梁等处,大多有纹饰图案,石质门框中钱字纹穗,寓意吉祥如意、四季如意、平安如意;门墩大象、如意纹饰,寓意招财进宝、吉祥如意;海草纹饰寓意多子多福;门楣上方龙凤戏珠纹饰寓意龙凤呈祥之意;天井石雕鲤鱼跳龙门寓意出人头地;木窗拐子龙纹饰寓意出人头地;倒挂蝙蝠纹饰寓意五福临门;喜鹊、梅花纹饰寓意喜上眉梢;垂柱莲花纹饰寓意美、圣洁、长寿,出污泥而不染之意……木质槛窗的木雕图案、吊檐柱的荷花瓣造型,雕作工艺精美细致,线条流畅,均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将家的祥和安宁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劝诫后世“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至理箴言。其“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的古训,深深影响着村落中的人们。
中田村的家训,齐家之风甚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等祖训成为中田村村民的治家格言。
清末民初,李昌运是中田村豪门士绅,虽权力在握,但自知节制,出任县参议,口碑良好,屡屡为百姓谋计,归家则检点自身,温恤有加,时常邀请戏班前来唱戏,与村民同娱乐,每次唱戏搭台,他都把自家的房门拆下来。凡家人有不端行为,必严厉责备,教育有加,以致村风淳朴,家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中田村古民居的李氏家族,因公敬业屯居,齐家修身,建起了家园,繁衍子孙,聚族而居,有40多代人,历时600多年,民居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有800多户,家道兴盛。
诚信友善的仁人之风
中田古民居文化倡导诚信待人,友善处事。以其古风民韵,既滋润着中田民居,也深深影响着常宁大地。
翻开《李氏宗谱》,其字辈排行“兴旺承祖泽,荣华继万代,英俊定乾坤,贤才传后生”,字句之间,将仁者的友善之风以字辈传承下来。
民风传承久远,历来崇尚友善、诚信,凡有不从者,全村共罚,以正其风。清末民初,中田村族人李桂林牵牛杀猪,入室偷盗,破坏邻里友善,时常行欺骗之事,全村人都以此为耻,其兄长顾全村民友善的大义,亲自将李桂林绑缚“沉河”,虽过于严厉,旨在灭不良风气,随后还每家每户地上门为其弟负荆请罪。
行走于中田,明清古建,一如老家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的乡村模样,令人萌生浓浓的乡情。漫步在青砖石板、楼阁牌坊之间,感悟其中的古风,明清时期,人口繁衍,谨遵文公遗训、广传朱子义理、多行善事义举,“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
“须以和为贵,孝顺为尊”。1931年,长江流域发大水,村民饥荒,中田村团绅李昌厚的媳妇“十九娘”乐善好施,友善邻里,主动施米舍粥,帮助村民,甚至还搭起义棚,对逃荒过来的人能够施舍,受到村民的夸赞。村里有个王秋香的妇人,家里贫困,受到“十九娘”的特别关照,长年帮助救济。
漫步青石巷道,稍微留心,依然可找出一些当时“诚信友善”的古韵痕迹。一条条规整的巷子,纵横交错,俨然是一副严密布阵的“棋盘”,100多栋各自独立的坚固青砖石头房仿佛一颗颗“棋子”,互助互照,外人贸然入内,必定“晕路”。
邻里友善和睦、谦恭礼让之风,浸染了这里的每方青砖、每片黛瓦。古色古香的青石巷道是古民居的筋脉,是古民居的风格特色之一,它幽深、曲折、四通八达,联络着主干与分枝,巷子不宽,规整地遵守着同样的尺寸,仅能容下两三人并排同时通过,邻里间的“近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更是感情上的团结友善。如今在这里,还流传一个规矩,新建的房屋高度,一般都不会超过邻家已建的屋子,哪怕是一块砖的高度。这都是“友善”文化在村落建筑上的具体表现。
中田村古民居建筑群完善的引水和排水设施、坚固的建筑工艺和大规模的建筑布局,无不透露出“友善”的信息。仔细观察由大理石砌成的天井,难以找到排水管道,实则全村家家户户全部通联。
玄妙的是,六百多年来,中田古民居遭到过无数次的大雨洪灾,但民居的天井从未出现过渍水堵塞成灾之事。究其原因,当地老人讲,在修建民居时下水道都放了乌龟,乌龟常年爬动,一通百通,保证了下水道的畅通。另外,天井的排水管设计是藏而不露。故所有天井的排水管都是由上而下,左右转弯,从环村的小溪中流向村前的月光塘。
村口的月光塘,其形呈半月形,看起来就像是一张拉满的大弓。塘后的古民居,像一把随时上弦射向远方的巨箭,仿佛时刻保持着“箭在弦上”的状态。传说以前,中田村与邻村经常发生矛盾摩擦,甚至斗殴,关系紧张。后一智者路过此地,为化解矛盾,针对村民的心理,因势利导,建议村民民居前修一弯弓形水塘,与对面村庄形成“门当户对”,让村村之间友善和顺,互不欺凌。月光塘修好之后,村里人前来庆贺,杀鸡宰羊,好不热闹,从此,中田村与外村再也没有纷争、斗狠,相处友善,村落兴旺,一直延续至今。
(原载《新湘评论》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