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比较集中地谈礼乐。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礼,即礼仪、制度,是社会政治伦理纲常和个人言行的规范。这里谈的主要是周代损益夏商而制的礼乐制度。礼以仁为本,以诚为基,以中庸为节度。维护和恢复周代礼乐制度是孔子终身的追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他的政治理想。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 孰不可忍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解读】季氏:即季孙氏,鲁国权门,三桓之一。八佾(yì):乐舞仪仗的行列。佾是列,八人一列。按周代的礼乐制度,天子用八佾,共六十四人,诸侯六列,大夫四列,士用二列。乐舞仪仗的规格规模是有严格规定的,而季平子——一个大夫却敢在自家庭院里以天子的规格来行礼乐,这是违反规定的,是严重的僭礼行为,简直是篡逆。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对季平子的这种行为显然是非常气愤的。“季平子,你作为鲁国的大夫,还是国公之后,竟忍心做这样明显违反礼乐制度的事,你还有什么事不忍心(不敢)做呢?”“是可忍,孰不可忍”,后来常用来表达一种对某事某人不可饶恕、无法容忍的强烈愤慨。
孔子批评季平子说:“季平子在自己的庭院里用天子八佾的乐舞仪仗,这种明显僭越违礼的事都忍心(敢)做,还有什么事情季平子不忍(不敢)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