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康毅
清明快来了,不是这连绵的春雨勾起怀人的思绪,而是因朋友们都在用脚丈量茶山,抢在清明前借原产地风土喝上一口最美最鲜的茶。
尝得那口鲜,不负人间四月天
春茶是打开春天的那把钥匙。
春天是属于绿茶的。尝得那口鲜,不负人间四月天。
你会惦记哪种茶?你又在喝着哪种茶?洞庭碧螺春、蒙顶玉露、西湖龙井、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等等。杭州龙井茶从来都是历久弥新占得头魁。
有人千里迢迢从湖南赶往杭州径山茶之祖庭学做明前茶,不听故事,不说故事,只是真正做完一款自己的径山茶,借此穿越到千年前,感受僧人是怎样做茶,茶道礼仪又是如何传到日本。
径山绿茶正在进行中,好些茶树芽头才刚露出来,第一波西湖龙井已经争着抢鲜上市,每包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那是专有的茶农防伪标志。基本包装如是:外层黄色牛皮纸,内里白色亮锡纸,用红绳子打个十方结,这些尝鲜新品,胆敢在早春拔个头筹,自然都是信心满满的特级茶。当然,也有非核心产区的山寨版龙井,这就要看喝茶人的慧眼和心念了。
第一批湖南保靖黄金茶、蒙顶黄芽、安吉白茶已在爱茶人的长玻璃杯中舒展舞蹈起来。更多的当地高山云雾茶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我们在此时,抢先到手的都是头春茶,比世人爱重的明前茶要早上一些时日。别着急,明前也就是这几天,大批最新明前茶已经在路上,你马上就可以喝到,将这自然界最鲜活迸发的鲜爽并入自己的光阴。
不过呢,人皆以绿茶之鲜为美,其实老绿茶更有一番风味。在长沙的我曾偶得一款年岁八十年的外贸龙井,可冲泡两天,而不减其味,妙处难与君言。八十年的人世变迁,八十年的春滋味,那是与冲泡三四次便淡而无味的明前绿茶完全不同的况味。
青天白地,一饮淡中滋味长
春天也还是属于白茶的,可白茶远远不止于春天。
茶人们对十年前铁观音的叱咤风云还记忆犹新,淡似水的白茶已被热捧为新宠。
在这桃花烂漫的时节,绿茶产区江南仍旧春雨习习,茶之福地福建已是茶之旺季。福建福鼎站出站口人潮汹涌气势如虹,盛况堪比大春运。四海茶友五湖茶商,都为明前白毫银针开采及开采节而来。
清代全能型才子周亮工《闽小记》中记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白毫银针代表着白茶中掐尖尖最嫩的那部分,绿叶黄汤,青天白地,收敛简淡,原本有点儿深闺大小姐的神秘风范,如今加入了大张旗鼓比武招亲的队伍,让人有点儿感叹茶叶江山代有新人出。朋友在采摘银针的大队伍中,感叹采茶辛苦,一“针”难得,决意白毫银针只留给自己喝,每次只喝八根芽。
那些个基地明前银针、农家有机银针、荒野偶得银针、名师制作银针,各种名号的银针比比皆是,再加上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几大品类的各擅专场,情境不下于普洱茶当年之盛。
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曾报道过白茶非遗传承人方守龙老师,他一直坚守在太姥山。这不,方守龙老师的门前盛况空前水泄不通,都是四海八荒赶来喝一口大师珍藏茶、亲制茶的有心人。有朋友挤进去了,喝了几泡大师用饱含风霜的大手亲自冲泡的茶,近身触摸大师的清寂朴素、寡言真诚。
福鼎白茶有众人拾柴的开采节,政和白茶有杨丰老师的茶厂和茶书院。儒雅的杨丰老师是茶人中极少有的综合性传承人,他和他的茶都在自然山水之间呼吸吐纳,又引入了现代品评和管理方式。在李曙韵老师的引领下,收了些杨丰老师的茶,留待岁月沉淀发酵新生,再与亲朋茶友一起品饮这淡中滋味长。
白茶属于四季。春天喝鲜爽的明前白茶,夏天喝冰镇冷泡白茶,秋冬天熬煮一壶老白茶,可抵十年尘梦。
绿茶白茶,这春天里鲜爽的茶,敬给远去的亲人,更珍惜当下的缘分。
一盏茶汤入怀,那是风土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此季,我家乡湖南的茶叶也同样在茶山里舒展。